讲座实录 场域与建构——陆轶辰谈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上)

2015年06月12日 加拿大木业协会



【【导言】】
2015年3月29日下午14:00,陆轶辰讲座“建构句法——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建构分析”在有方空间举行。讲座由CCDI副总裁庄葵主持。陆轶辰从建筑理念、建构分析、建筑实施三个方面全面解读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建造过程,更为满场热情观众解答了他们关注的问题。讲座结束,米兰世博会进入最后准备阶段,陆轶辰还是在忙碌中抽出时间对讲座文本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力求表达精确、完整。有方君这就为大家呈现这份充满诚意的文本。

“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物,而更是一个场域(Field)”。以下是讲座实录(上):
———————————————————————————————————————————



▲ 主持人:庄葵

庄葵: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做陆轶辰老师的主持。在2012年时,我们在纽约的一个寿司馆,第一次见陆轶辰,感觉非常好,让人觉得很舒服。后来逐渐有了更多的接触,包括后来在纽约做了很多的参观和走访,去他原来读书的耶鲁大学参观,也去他工作的地方参观。2013年时,我在纽约第一次看到了中国馆的模型,后来有一天说这个项目将会被建成,我非常的高兴,我相信今天大家都一样,都很好奇这之后的故事,也很想听陆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欢迎陆轶辰老师。



▲ 陆轶辰:建构句法

陆轶辰:大家好,很高兴到这来跟大家做有关世博会中国馆的建构句法的小研讨会。很高兴来到深圳,这里是我的福地,2013年我自己开业后的第一个讲座就在深圳,讲座题目叫“我们所能改变的”,当时的主持人也是今天的主持人庄总。一晃两年,时间过得很快,比起两年前的心态,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在变化。比如两年前我相信所能改变的,现在开始觉得有点不太靠谱,做建筑项目就像人生--经常是事情改变人,不是人改变事情。比如中国馆,从2013年中标之后一路下来,我们赋予房子概念,培育它,慢慢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会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往下进行。

讲座首先,对主题“建构句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理解:“建构”是指通过综合的建筑和结构体系来表达建筑理念,它本来是一个地质学的概念,后来被建筑学引用;“句法”是指在逻辑中使用的正确语言的行为规则。今天的讲座我在前面四分之一会简单介绍中国馆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在接下来四分之三的篇幅中会讨论中国馆的建筑句法问题。

【从不可度量的构思中找到可度量的明确轨迹】

我们经常会讨论做设计所需要的思维方式,PPT左侧表达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右边对我来说是工程思维的方式。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师的思维是放射性地展开,需要有Open-ends、dead ends,需要黏连、思路往往是循环往复的;右边这张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擦抹的痕迹,最后明确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这对我来说是做工程的思维方式,需要从不可度量的构思中找到可度量的明确轨迹,通过这个轨迹来线性地解决问题。建筑师需要有这两种思维方式,前者用来做设计,后者用来解决问题。



▲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接下来会先讲,我们是如何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推进中国馆的概念设计,其次会介绍如何用工程思维的方式去建构一个系统,用这个系统来解决问题。余华写过一本随笔,叫《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谈到小说创作的过程,和建筑设计很相似。大概意思是这样:当你刚开始写一个角色时你创造了一个角色,但一旦这个角色被赋予性格特征之后它就有了生命,扶他走一段,之后他会按照自己的生命和性格来自己谱写这个故事,这个时候作者就不再去“设计”了,而让笔下的角色自己去“演”。对我们来说,做建筑的方式也是这样。工程问题、装配工艺、材料特性,把这些东西赋予建筑之后,把“句法”搭建出来后,建筑师其实需要的是在正确价值观基础上的选择力、控制力、和协调力,最后建筑就会呈现出一个结果。

这是米兰世博会的总平面,黄色的是世博会中国馆场馆,东西向的轴线是世博会的主轴,沿主轴南北两侧是不同的国家馆。世博大道上今后可以品尝到很多不同国家的食物,很热闹。中国馆是所有场馆中第二大的国家馆,也是中国是第一次在海外设计、承建自己的独立国家馆。这次的中国馆设计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主体的设计团队完成的,包括了建筑、室内、展陈、景观、装置、视传各个专业协同合作,体现了清华的整体实力。今天我主要进行阐述的是建筑设计方面的内容。



▲ 世博会场地总平面图



▲ 世博会中国馆总平面图

大家知道世博会是很重要的世界博览盛会,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塞罗那馆等这些重要的历史建筑都在世博会上留下了身影。前一阵库尔哈斯在谈论CCTV的时候谈到,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是中国在世界崛起的“加冕”时刻,那么经历了2008年后世界经济萧条后的2015年,中国来到欧美文化发源地之一、经济也曾经非常发达的意大利来做自己的国家馆,我们究竟要有什么样的态度介入这次的盛会?

【希望的田野】

中国馆的主题是投标阶段就确定了的,“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设计伊始,当时我给同事布置了一个小课题,让每个同事自己找一张图片来解释他们心目中的“the Field of Hope”。我们的同事来自各个国家,这是普林斯顿研究生院毕业,来自于希腊的Ivi挑出来的“ the Field of Hope”,她的希望田野可以是生物经济学的“Field”,也有同事选的生物制药的“Field”,也可以是中国食物加工工业的”Field”……“Field”在建筑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展开了可以说很多。当时我们还考虑是否要用五色土来夯一个中国馆,后来发现中国的土壤远不止5种颜色,一共有79种颜色;我们的韩国同事提出说可以用“大米”来做主题,所有的食物都是用大米做的,用大米筛下来的米糠烧成灰拌在混凝土中--整个房子都跟大米有关,但当时有反对的声音说,中国还有一半人主食不是大米……



▲ The Field of Hope

中国的文化、历史实在太深邃太广阔,很难用一个词、一个单一概念来概括中国,一旦这么做肯定会以偏概全。对我来说,更希望通过“希望的田野”来表达一种愿景,一种感受,而不一个简单的从“物”到“物”的具象转换。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张图,是这种乡间的意境,通过朴素的建筑形式来表达。



▲ 乡间的意境

【不是另一个“物”,而是一个有关场域的设计】

另外,这次世博会的中国馆,我们希望它不是一个物,而更是一个场域(Field)。我们开始讨论把物体和场域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梳理:包括了物体组成场域、以场域为物体、以物体为场域、场域即物体等,很发散的分析方式,最后在这些可能性中慢慢看到一些接近我们想法的地方。






▲ 物体与场域的联系形式



▲ 大量概念模型

这是我们当时的概念模型,我们做了很多的概念模型,通过研究和分析的方式来推进设计。

【拓扑的形式生成】

最后,整个中国馆的形式来自于2008年,当时我在我的老师弗兰克·盖里的事务所工作,我下了班晚上回到家还是想做设计睡不着觉,就拉着一帮UCLA和Sic-Arc的学生在自己的车库里开了一个小工作室,做竞赛。当时2008年有一个很重要的竞赛,是韩国丽水世博会的竞赛,我们当时的方案概念是用山和水的天际线拓扑出一个波动的屋面,叫“正面看水,侧面看山”。这次我们把这个拓扑的形式生成法用到了中国馆的概念生成上,拿北京CBD的天际线和桂林的山水天际线进行了一个简单的loft。你会看到我们在南边的立面推出了一个Deep Facade,形成建筑最基本的形式。



▲ 立面形态推敲



▲ 中国馆两侧的立面形态

如果大家今年去米兰世博会的话,可以观察下,中国馆从北侧看是这样的硬边,南侧看是自然天际线的形态。屋面形态由自然的抛物线向直线线段转变的数理关系很复杂,这也导致我们最后在落实屋面参数化算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难点,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解决,这是后话了。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这张在媒体中流传比较多的中国馆效果。



▲ 中国馆效果图

【中国馆的功能流线】

这是我们当时投标的模型,这是它从西面看过去的建筑立面,伍重说“In the West, one gravitates towards the wall, in the East one gravitates towards the floor”,大意是与西方建筑师更关注围合的墙体不同,东方建筑师更关注水平向的大地。我们通过对场域和建筑的分析,考虑把整个项目的建筑、景观、展览结合在一块,形成个内外一致的、强调“场域”的中国馆。



▲ 中国馆模型

中国馆场地是一块南北向纵深的基地,游客由场地南侧的田野景观拾阶而下,“浸”入一望无垠的“麦田”景观,由中国馆东南角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建筑内部;景观的立面于是成为了展览背景,由中国11个省市策划的有关食品文化与粮食生产的展览,而建筑的大空间就漂浮在上面。



▲ 中国馆功能流线图解

观众由大坡道来到位于建筑二层核心部位的平台,从这个平台可以回望“麦田”,一共22,000根LED在首层组成了丰富的画面、丰收的场面、山川河流、劳作的人们。



▲ 中国馆“麦田”效果(师丹青设计)

影音厅位于2层流线的顶端,里面会播放大概10分钟的有关中国人回家过年的一段影片;位于影音厅外、漂浮于大坡面上的廊桥使得室外的景、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可以自由进入内部空间;观众随廊桥穿插回室内,将体会到整个建筑流线最高潮的部分—高耸的胶合木结构屋架构成的出口区,为观众提供了纪念性的空间体验。我们一开始想用这个空间来做入口。但最后还是决定从一个更谦逊的入口进入建筑,然后在一个纪念性的空间中结束参观的流线,一个欲扬先抑的过程。



▲ 高耸的胶合木结构屋架构成的出口区


版权声明:转自有方(微信号:youfang502)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