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是农历乙未年正月初七。据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生日。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人日”作为古老的节日之一,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代东方朔在《占年书》中明确记载,旧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各占一物,按次序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顺理成章,正月初七成为人的一个大日子,即“人日节”。《北齐书·魏收传》中也记载:“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说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画在门上;正月初七则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
魏晋以后,人日节开始被重视,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在内的多种庆祝活动和礼仪活动,如戴人胜、登高、逐鬼鸟等。“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荆楚岁时记》对当时江南一代的人日习俗做了详尽的记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这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之,可以祛病避邪。并用五彩丝绢或金箔剪成人的形象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鬓作装饰避邪,或剪纸花互相馈赠。
到了唐朝,人日节最为盛行。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唐诗记事》卷九中记载:“景龙三年人日,清晖阁登高遇雪。”随圣驾出行的苏颋在《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一诗中对此进行了描述:“楼观空烟里,初年瑞雪过。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轻飞传彩胜,天上奉薰歌。”在朝廷为官的宗楚客也作有一首同题诗:“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时任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的刘宪则从不同角度作同题诗,更是把当时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进行了描绘:“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风寻歌曲飏,雪向舞行萦。千官随兴合,万福与时并。承恩长若此,微贱幸升平。”
在当时,人们还以人日这天的天气阴晴占卜终年的吉灾,日晴为吉,日阴为灾。对此,东方朔在《占年书》也有记载:“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而众多的文人雅士面对人们欢度人日节的景象,则不免诗兴大发,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诗人高适在人日时想起友人杜甫,便作得《人日寄杜二拾遗》一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诗人杜甫曾以《人日》为题分别作有一则五言诗和一则七言诗,五言诗云:“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七言诗则说:“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前者表达了韶华逝去的无奈情怀,后者则表达了人们在节日气氛中重新振作,早春时节不再担忧前途,充满了乐观精神。
唐代以后,“人日节”逐渐被人们淡忘,但一些风俗却留传至今。如这天在我国很多地区要食“七宝羹”或“七菜粥”,即用七种蔬菜做羹煮粥,据说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只是由于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但取意是大同小异,差别不大。有些地区人日节这天要放鞭炮、吃饺子,而大多地区则是吃长面,也叫“拉魂面”,寓意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也是提醒人们渡过了几天休假和欢庆新年的气氛,“人日”后不再休息,来年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