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光会英语还不够:三个故事告诉你英语背后的跨文化能力

2015年04月25日 加拿大朱凡



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夹缝间


相信凡是关注孩子英语的妈妈,都对孩子有一个美美的期待,就是将来能成为一个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早早打起小算盘,让孩子到国外镀金。从十几年前的雅思托福潮到现在上、国际班、国际小学甚至国际幼儿园,这个大军已经越来越把战线往早龄衍伸。


然而很多孩子早早在国内接触了英语,以后出国留学镀金是否就可以顺利融入国际学习环境和当地社会,毕业后成为国际型人才呢?


答案是否定的:以下是一组很著名的新闻组图。美国女孩黛西·霍尔多夫,在俄亥俄大学拍到的中国留学生生活真实图。我可以证明,在欧洲、澳洲的我所见的中国留学生,(尤其是被父母用花钱塞过去的那些)真实的生活如出一辙。


“他们就像生活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的夹缝间”





(图文来自网易教育)



“因为中国学生喜欢待在一起,加上语言障碍,他们真正接触美国生活的渠道,可谓少之又少。虽然人在美国,却仍是在通过教材,了解着美国文化。

“泡泡的口语不错,通过语言考试后已正式开始学习专业。尽管身边有了很多美国同学,但她依然觉得交流困难,“有些美式笑话,我根本听不懂,就只能跟着笑。”


即使这些英语水平已经达到通过考试可以顺利入学的程度,但对融入当地环境和国际学生社群,是足足不够的。所以海外的中国学生普遍抱团,生活在“夹缝”当中,这是让人相当唏嘘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语言背后更深入的一样东西:


跨文化沟通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这种能力背后的是什么素质在里面呢?开朗的性格吗?文化好奇心?容忍力?


那就还是从DrBing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情来进行分享吧。



第一个故事:关于发音和性格


写作起因如下:周日下午电话响了,是一个中国女朋友。


“大妞,我车正停你门口。来我家?”

“不来,忙”

“中国餐”

“等等,穿鞋”


于是一声口哨,我家所有大小成员瞬间涌向车库,跟着她车直奔她家。因为我家车小,我就进了女朋友的车,发现除了德国老公,还有个中国小伙子,是一个中国留学生,今天来给我们下厨。文中就叫他小Q吧。


Q的德语说得非常流利非常快,语法错误也不多,就是因为发音有点问题,听着比较吃力,加上他自动步枪的语速,听着更痛苦了。(发音不正就别说太快!没人会用语速做衡量标准,而是信息传达效率 切记!)


Q有着和我见过的其他中国留学生完全不同的性格,我在学生时期接触过的留学生,只要是身处国际社区里,就有一种别扭,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的感觉:西方人看来就是非常低调、谦恭,中国人总是笑嘻嘻的,而且只要不是被逼,永远不会主动说一句话;实际上他们可不是谦恭,当只有中国人的时候,本来的个性就洋溢出来了,该吆喝的时候吆喝,该爆粗的时候爆粗。


所以西方人都说中国人谦恭,看他们给骗的!


这些留学生这样人前人后两套,不会人格分裂吗?



Q绝不是这样,他无论和谁都非常自信健谈。甚至趁着在花园抽烟的空档,也把家里德国老爷爷也抓着狠说了一把。虽然后来和老爷爷一聊才知道他也没听太懂。


必须承认小Q的开朗自信在中国留学生里面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按道理说应该很多各国朋友吧,带着这个好奇心理,我问了他这个问题。结果是否定的:


他还是只和中国人玩儿。


看来开朗的性格并不是国际型沟通能力的完整条件。但是他那听着让人吃力的发音,觉得会是一个决定性音素。



第二个故事:关于文化好奇


在华时我属于德国领事馆属下的德国工商会,那就必然认识很多德国企业驻华员工和家眷。有一次聚餐有个朋友带了他16岁的儿子来。因为我和小孩有天生的亲和力,一会就和小伙子聊了起来,他是8岁来华的,但很惊奇的是,他居然除了 Ni Hao xie xie居然什么都不会说。虽说是就读国际学校,但毕竟78年了,泡都泡会了才对。果不其然,他学校的朋友,都只有德国孩子,没有中国或华裔。


再仔细观察他爸妈,我忽然发现一些问题的蛛丝马迹了,我们吃饭的地方从中餐,泰国菜,日本菜各种选择可点,但爸爸妈妈孩子,点的都是德国香肠酸菜土豆和啤酒。


我从长期的国际社区生涯中总结出一个非科学不靠谱但很管用的定理:一个凡是只吃家乡菜,不爱尝异国口味的,一般都是对外国文化不包容、不好奇的人。有个词叫local patriotism,翻译可能是小地方爱国主义吧。


插播个关于小地方主义好笑的:和商会那批德国人刚认识的时候,长桌上有德国人有中国人,德国人就说我们德国最棒最牛了,等中国人没趣走光以后,南部德国的人又和北部德国人争吵起来,南德的说北德人一股鱼腥味(靠海),北德人说南德人放假就到山里爬树(靠阿尔卑斯),于是南德人也口水战败走了;等最后只剩下北德的人的时候,汉堡的人就跟其他北部城市的人说:你们市最美的景点就是通往汉堡的高速路了。(笑 Cry 惹)

虽然大家都是在秀逗扯皮,但折射出的还是人人都有的某种小地方爱国主义吧。


爸妈有小地方爱国主义,对其他文化不好奇,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以后也没有跨文化能力。


但中国人,尤其是会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家长普遍不会啊,目前不是都挺崇尚外国文化的么?所以这个结论似乎还有疑点。



第三个故事:关于圈子


以前在国内外国人社区活跃的时候,分为两种圈子:一个是国际人圈子,大家讲的是国际通用英语(相当于我们普通话),一个是地方圈子(例如德国人一个圈子,美国人一个圈子,澳大利亚人一个圈子,甚至英国也分苏格兰圈子,威尔士圈子,真是有够物以类聚的)


这个故事就好笑了。有次在国际商会的派对上坐一群英国人旁边(当时一桌什么国家的人都有),聊天聊得非常开心,于是这群英国人就邀请我周末一起去看足球。结果看球那天晚上啊,居然这群英国人说的英语我就一句都听不懂了:从发音到句子到内涵,简直和国际社区那个晚上不是一门语言啊。于是那天那群英国人自己嗨得不行,我就一个人尴尬郁闷死了。后来听说光是他们英国小圈子活动都一律说肚子疼、发烧。


这种尴尬就是产生一种自己不属于那个圈子的疏离感,心理上觉得挺压抑的。所以可以理解中国人到海外抱团的原因:和中国人混可以处于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里。



那怎样才能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呢?


既然身边的例子不多,也懒得为了一篇吐槽文特意找案例,那就讲一下自己作为正面例子的所经历的节点吧。


1.嚼舌头

首先我觉得有贡献的是我的发音。因为DrBing 56岁就有嚼舌头,发音模仿能力一直都挺好的。不光是英语,法语和德语虽然学的晚,不具备“原汁原味”,但至少是没有母语口音干扰的(回复德语,法语看视频)。嚼舌头带来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和其他人沟通的时候,人家听的不吃力,不用猜。再进一步语言达到了语义细微的高级层面(例如调侃,讽刺,冷幽默)之类的,就增加了沟通的有趣性,双方聊得很爽很开,这就愿意继续深入交往。所以中国人和外国人“非功利性沟通”(就是不像谈生意那样有目的驱动的,而是纯粹交朋友)的第一个基石就是发音


如果好像小Q说德语那样,听着很吃力,听者就要高度集中精力,一段时间下来精神就会很紧张,觉得很累(你试试和一个地方口音很重的人聊正经事儿,聊完一定整个人垮了似的)。人都是有“心理舒适区”Comfort zone)的,可以很放松地沟通交流就是处于“舒适区”;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万一听不懂还要赔笑,假笑,那就是在“非舒适区”。另外,发音不正,听着“吃力”,如果遇到正事儿,甚至要反复去问,确认意思,这么一来一去的就变相提高了有效沟通成本,所以最后大家就不愿意深入混在一起了。所以我以前念书时打工都是一小时几十甚至一百多欧元的高级工(项目编程)有次一个两周的网站项目就赚了5000欧元,那一年基本不用干活,爽得;小Q打的就是11.5的低级工(超市搬运),挺辛苦的。



我今天看到朋友圈有个转发《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线路图》总结了曹文、安妮鲜花、汪培珽等四个专家或妈妈总结的线路,截图如下



第一个问题:自然拼读对应“说的能力”这是不对的,因为按照这个思路,孩子只是能通过字符得出读音,这完全不是根本上的“说”,而仅仅是符号-发音的转换规律而已。自然拼读的本质见词能读,听词能拼,是从听说过渡到文字阅读的拐杖,“说”的最终目的是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两者有巨大的区别。



第二个问题:按照这个线路,自然拼读后立刻就过渡到独立阅读了。独立阅读的确是能够吸收大量的单词和文法,但和能自由表达还有很大的一个距离。所以英华兰启蒙线路和课程设计思路,是把“交流”和“阅读”两条线路分开的,而且交流高于阅读。因为1. 国内高校生能英语阅读的大有人在,早年和德国教授一起回来做客座的时候,发现学生的英语论文都挺好的,但能交流的聊聊无几,英语启蒙其实是要解决“哑巴英语”这个我国最根本的问题。 2. 在关于嚼舌头的公开课我说了:通过阅读我们接触的大多是陈述性的表述,交流可以用到的语句其实寥寥无几(顶多就是文中几个主人公的对白了,而且由于故事性的需要,不一定就能在生活中适用)那孩子吸收到适合用于交流的“积累素材”就非常少了。


2.消除陌生感

这个和我说的英语启蒙首先要消除语音陌生感是一个道理。

我不知道现在我国人民对待外国人是什么样子,但我小时候,简直是万人空巷看怪兽似的,觉得他们多了不起了。陌生带来距离,距离带来恐惧,恐惧就觉得别人牛掰,反向就产生不自信。


我记得我最初接触外国人是10岁左右,爸妈的大学来了叫Michal的超级帅哥。妈妈经常找他练英语,花痴的我也非去不可一段时间下来就和帅哥熟悉了,用自己会的英语生搬硬套地和帅哥套近乎,这就完成了基本交流的启蒙步骤。这同时也是消除对外国人的陌生感,知道他们既不是外星人,也不会吃小孩,更不会怎么牛掰,喜怒哀乐都是一样的,就是肤色不同而已。


牛掰的永远是个人,而不是他的人种。中国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比欧美一个领救济金酗酒的人强,但中国姑娘似乎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看到好多年轻漂亮姑娘的往又老又丑又胖的老外身上蹭,唉,价值观失误啊。


后来初中每周都有外教课,姐姐当时进了外企,家里外国客人挺多,再加上十七八岁经常背包族,往西藏新疆泡,经常都是和各国背包族同路(关于旅行给我的启示会 在后面的文章分享,那真是对人格培养太重要了),那到了出国的时候就完全不觉得外国人有什么特别了:思维方式,幽默感,价值观其实全世界是相通的,根本不存在本质性的隔阂。觉得有隔阂主要都是在接触的第一道坎儿上过不去。


3.学习外国还是中国文化?

很多家长误会以为西方文化是必修的,我看到英华兰学员里面,12月朋友圈照片,很多家庭都有圣诞树。我觉得这个很好,但并不是完全必要的。进入一个国际圈子,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友好的,你不懂得他们的文化和礼仪,不但人家不会怪你,还会很热情地为你介绍(地方爱国主义又作祟了,弘扬我大X国文化精髓哈哈哈)。这样反而增加你们的谈资。谈资多,关系就容易深入。不然就哼哼哈哈点点头,说说天气,然后就散了。


相反,你不懂得自己的文化,这就闹笑话了。我遇到凡是稍微有文化一点的外国人都有个特点,他们都会对人文非常有兴趣,有些知道一些中国古代历史,有些对琴棋书画,孔孟庄感兴趣。这个时候我就能挤出小时候积累的文化沉淀,跟他们讲解,有时候还会在家里弹奏一曲,或者即兴一下书法,这样谈资就来了。这比懂得别人的文化更加促进友谊和关系。


记住在国际环境中,你要去表现你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假装自己是一个外国人。假装成外国人,但你永远不会是真的外国人,反而变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奇怪生物。


好奇心,开放性是必须有的,但不代表专门去学人家的文化:所以中国家长现在做的好些事情都是本末倒置的。把优先级搞反了。


4.我的留学生涯


最后就说一下自己在德国的留学生涯作为结尾吧。很幸运的是,我们班我是唯一一个中国人。(所以想和中国人抱团取暖的机会都没有过)还有一个幸运的事情是遇到了两个非常可爱的人,一个叫做Malte,是照顾外国学生的,特别暖男。另一个叫Verena,是个金发碧眼的南部姑娘,因为很喜欢艺术所以和我臭味相投。他们都很快和我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带领我去各种学生派对。


在一句德语都不会就去德国,到可以和德国人融洽地混在一起去饭堂,上下课,开派对,用了不足两个月时间。一开始是有点尴尬的,人家笑自己跟着假笑也是必须的,不过这个痛苦期过得很快:第一有自己喜欢的信任的朋友,老时不时过来给我翻译一下,照顾一下,那是很暖心的;第二我当时就知道这个阶段是必经的,必须把自己暴露在非舒适区里,才能顺利进入舒适区。果然痛苦期就很短。



这是我到德国第一年的生日趴,我是最下方烤焦的那个,旁边是Verena,她太白了,显得我直接是黑人。当时已经很多各国朋友(唯独没有中国人),第一张的帅小伙儿就是Malte。至今感谢他们帮我踏出完全融入他乡文化的第一步。


最后还有一个趣事,有次刷朋友圈,凭着我女性特有的觉察能力发现,发现一个移居美国多年,而且还是英语超牛的朋友发的一张复活节照片,居然节庆的孩子全部都是华人!!!



我于是找他聊天,看看是什么回事。聊天对话如下,你随意感受一下。




不能跨文化而生活在异乡,真可怕!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