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古建筑群,是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所建。它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粤中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该村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晒坪、广场、池塘兼备,聚族而居,布局协调,风格统一。建筑群均采用硬山顶锅耳式封火山墙,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式。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坐西向东,以池塘前后为背景的总体布局,前面开阔,背面封闭,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是建筑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各个学科研究我国古代农业聚落文化和广东文化地理的实例,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
整个村占地约52000平方米,古建筑群面积约14000平方米,前临半亩鱼塘,塘基砌以三石块,突出部分状如壶嘴,塘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许,形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的“文房四宝”齐全的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大旗头村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合理,所有屋檐的雨水排到天井小巷,自“渗井”泄入暗渠,经暗渠全部排入水塘。小巷全部以条石铺砌,方便清理暗渠和疏浚下水道。
大旗头村古建筑群中的祠堂、家庙共五座,型制基本相同,分别是:裕礼郑公祠、郑氏宗祠、振威将军家庙、尚书第、建威第。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住宅结构布局基本相同,只是规模大小不同。
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住宅形式为“三间两廊”式,天井两侧是行廊及厨房,正房三间,中间厅堂由一木屏风分隔为厅堂和卧房,卧房上为阁楼,放置杂物,木屏风前有简易神龛,供祭祖先。厅堂以木趟笼与天井相连,天井的墙面饰有砖雕,用以拜天官之用。山墙立面开窗少且小,山墙顶为锅耳式封火山墙,下有草尾装饰,入户门为框门,上有门罩,大旗头村每栋住宅的墙裙至少有40公分,且为大石板墙裙,加强防潮效果。房屋结构为山墙承重。大建筑群从西向东,群体布局整齐密集,小巷纵横,东有池塘、晒坪及麻石广场,西有广场及池塘,南北两侧均为其他姓氏家庭的旧民居。
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房堂全部建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分房过程,这体现了粤中民居的家庭繁衍的历史,随着一房一房分下去每分一房人建一幢房屋,建了房屋又建神祠堂、家庙,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片整齐、划一、密集的村落建筑群组。整体看来,远看的大旗头村古建筑群的保护,远看还算可以。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屋群,至今也吸引了许多旅游观光者和摄影爱好者前往此地参观。今天我有幸走进此地,走进这一条条的古巷,走进一家家古屋,看到许多已经是残垣断壁,屋顶成了天然的水帘洞,瓦片掉落,屋梁被雨水,白蚁沁透、侵蚀,断墙随处可见,我也隐约听到有气无力的哭泣声,所到之处,目之所及,惨不忍睹,我的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心也隐隐灼疼。造成这样的痛心场面,据当地人介绍,原来的古屋群都住着当地的村民,由于政府人认为古屋群有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的价值,于是与村民出示了一份关于村民撤离古屋群的方案。由于但地政府的重视不够吧,村民已经迁出古村近20年了,20年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漫长的20年,如果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得到人们的精心呵护,古屋内部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惨况,人们更不会听到古屋的惨叫声———
当今社会的日新月异,就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的古文化而闻名,先辈们的聪明才智,让晚辈们肃然起敬,就是这些足以让人们为之自豪的古建筑,如果再不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那么,这座古屋也很快变成一座废墟,救救古屋,不能让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毁于我们的愚昧、毁于我们的不重视,这才无愧于我们的祖先对我们的期望!
美丽的公众号USAMarauder美国摄影旅游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惠州分院客座教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擅长专业广告摄影,静物、食品、时装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