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美国高中生,最齐全的美国高中资料整理
这些精英已关注我们
课间的时候,听说了这件事的朋友都跑来安慰我。他们支持我的回应,但也觉得我没有必要去向别人解释。我因他没能融入集体而试着去帮助他;同时,我也没必要太把他无知傲慢当回事,免得显得我自己急于证明什么。但事实是,我的确被他的话伤到了,也曾为此找我的家人和中国朋友们谈过。的确,现在我看起来像个美国人,但这并不能抹掉我来这儿之前,在中国所度过的那段岁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我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被特殊对待了。
我想尽一切办法努力融入我所在的集体,我对受到的歧视所采取的激烈反应也让我自己吃尽了苦头——我感到迷茫,受到孤立,内心也满是羞愧与内疚。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我总是极力避免一切有关“数学”、“米饭”、“小眼睛”等的笑话——或者至少让对方知道我的不满。
后来,等我渐渐长大,开始恋爱之后,又慢慢发现我的特殊身份竟成了我受欢迎的原因。追过我的人大多都坦承黄皮肤对他们有着特别的吸引力,更有人认为这是每个男人生命中的必经阶段。我曾与其中一个人的父母见过面,过后,他妈妈这样对他说:“我懂,你现在就想要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讨厌这种被划标签的感觉,并从此只选择跟没有和亚洲女子谈过恋爱的男人交往,以为至少这样我能确认,他们喜欢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我所代表的类型。但这并没有让我好受多少——他们会义正严辞地跟我说自己并没有什么亚洲情结;可最近,有个人甚至扒开了我的眼皮,好奇地问我“为什么眼睛没有睁开?”
我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常常会碰到男人跑来问:“你是从中国过来找老公的吗?”更有甚者还会眯着眼睛,自作聪明地调侃“me love you long time.”
我的身份也常常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的工作。我以前所呆过的公司,大多都喜欢任用亚洲人;而我也常常碰到应聘一份技术相关的工作时,自以为能力不足却总是被意外录取的情况。除此之外,也有因为我的身份而受到不利影响的情况——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我应该很好说话。他们当着我的面开一些亚洲人的玩笑,我也常常被指派一些本不应该是我的工作。而一旦我因此生气,他们就会觉得我敏感不好相处,因而进一步排斥我。我也见过同是亚洲人的同事,混在堆里迎合着他们的玩笑,嘲笑自己的种族,只为让自己能够更加融入。
而美国人所理解的亚洲美女则应该有着一身黄皮肤,紧致健美的身材,高耸的颧骨,和标志性的性感的单眼皮。在美国,我们常常能看到出现在荧幕上的亚洲人,往往都特意用化妆凸显出他们的杏仁眼和黄皮肤。
这使我更加混乱,不知该跟哪边走。而更糟的是,我生来就有一头厚厚的卷发、重重的双眼皮,和一身带点微蓝调的肤色(我的家族中只有我一人如此)。还常常有人跟我说我看起来有点儿像欧洲人。所以,以自身条件来讲,我既不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也没办法成为中国人眼中的美女。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更加无法确定。
关于作者: 当她在中国出生的时候,她被唤作“小文”(音)。3岁时,她移居美国,在为熟悉英语而观看过电影《音乐之声》后,采用了Maria这个名字。她喜欢Maria的叛逆、乐于展现自我的精神。今天,Maria已经取得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学士学位——在那里,她同样主修了电影学和法语。在上海和法国求学后,她在时尚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攻读电影学硕士学位。她的愿望有这么几个:读到PHD;出版自己的文字;在做表面上的“Maria”的同时,也做一个“小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