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旅行的艺术》

2015年11月02日 伦敦读书会



记得在八月份的周末读书会上,我分享了一些老式的、短小的游记。里面有篇文章提到:好的游记要记录“路之所经,身之所遇,心之所记,口之所谈。”之后意犹未尽,有意寻找一些关于旅行的书和文章来读。这时正好有个从国内带书来的机会,我在翻上海译文图书目录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立即收入囊中。

我个人对于好书有三个简单标准,一,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二,文字可心,读之如沐春风;三,是个好故事。符合一个,就勉强能看;符合两个,可以带回家。这本万水千山背来的书没有让我失望。首先,书名字虽然叫《旅行的艺术》,但通读下来,跟其它的旅行类的书完全不同。它并没有大量讲旅行风光,不是游记,更不是攻略;而是分享旅行体验、引导读者发现旅行的意义、引导读者做有意义旅行的系列杂文,不教条、不刻板,翻译的不错,还称得上娓娓道来。书的开篇两个章节我读的很慢,除了一些话语让人眼前一亮,我读得混混沌沌,有一种不大摸得着书的脉搏的感觉。读完反思,有可能是因为这本书跟根植在我脑海中的“旅行书”相距太远,潜意识里有一种怀疑的心理。同时也努力地适应这本与众不同的“旅行书”。


其次,我喜欢本书的谋篇布局。全书分为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这五个部分、九个章节。每一章节里,作者都设定了1-2个确定的地点,安排了1-2个向导。向导是真有其人,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作家、画家、艺术家,如福楼拜、罗斯金、梵高、华兹华斯。 向导和他所导的地方通常有着非常深切的渊源,比如梵高和普罗旺斯、华兹华斯和英国湖区。涉及到的每一个地点,作者都亲自前往,所以文章中虽然是导游(历史名人)的个人经历在引导读者体会某个特殊地点(与名人相关的地方),在寻找旅行的意义之时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但是却是作者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在其中穿针引线,通过层层剥离导游和这个地方的关系,得出他的建议和结论。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也让人信服。

再次,这本书“书中有书”。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作家诗人的作品、画家的名画,水到渠成地作为旁证,可以说满篇都是名人名作,却因为与本书主旨、内容融合良好,完全没有掉书袋、或让人厌烦的感觉。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兴趣盎然地去查相关的资料。比如第一部分里提到画家爱德华-霍珀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体会旅行要“在人们不屑一顾的地方发现诗意”,说明人们潜意识中旅行的目的和旅行“治愈”的魔力。书中的插画是黑白的,我好奇地从网上逐个搜出这些画,去体会作者的对原画色彩光影的描述,进而体会作者的用意。无形中阅读被拓展了。



所以,就算你完全不赞同作者的观点,那么读后该有收获,至少看了一些名家文字摘选,读了些精致的诗歌,赏了各时期的名画,了解了历史人物们的生平,离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本身都会更近些。

此外,我还很喜欢作者的语言和论述风格,“把大感觉化解成小感觉,把结论隐藏起来……这样的文字有一种感性的征服力。”他通过细致描述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产生同感和同理心,在此基础上传达他的观点,丝毫感觉不到说教的压力。合上书页,我感到满心欢喜。既有阅读的快乐,又有学到东西的欣喜。推荐给喜欢旅行的。就算是厌恶旅行的,相信也能从书中找到支持自己不旅行的佐证呢,我可以剧透一下,书中有相当的篇幅谈论一种特别的旅行模式:室内旅行,还介绍了一本书《我的卧室之旅》。这可真不是开玩笑,因为“如果我们可以将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己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远方的高山和丛林”呢。

所以,不管要不要旅行,爱不爱旅行,在出发前往远方前,先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熟视无睹的风景吧。




《旅行的艺术》书摘:


P56
  旅行能摧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在流动景观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

P99
  对我来说,祖国是我热爱的国度,换言之,是一个给我梦想,让我舒畅的国度。

  我是所有活着的生物的兄弟,是人的兄弟,同样地,也是长颈鹿和鳄鱼的兄弟。

  我们,所有人,都是因为风而四散各地,然后在一个国家出生,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之地;但是,和福楼拜一样,我们长大成人后,都有依据自己内心的忠诚来想象性地重造我们的国家身份的自由。我们可以回复到真正的自我。

  有人问苏格拉底他从哪里来,苏格拉底回答说,他来自世界而非雅典。


P135
  时常走访大自然是接触城市生活中罪恶的必要良方。

  虽然他们生活舒适,却从未放弃追逐新鲜事物;即使他们什么都不缺,而幸福也根本与他们想要追逐的东西无关。

P162
  人在这些壮阔景观面前,就像迟来的尘埃。与这般壮丽景致的交会,令人欣喜、陶醉,也让人在面对宇宙的力量、更迭和浩渺时,深感人类的脆弱与渺小。

  壮阔和美丽常被人混淆。

  一种景致只有让人感受到力量,一种大过人类、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力量,才能称之为壮阔。壮阔之地具体表现了人类意志所不能左右的力量。


P176
  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最充满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P189
  在惠斯勒画出伦敦的雾之前,伦敦并没有雾。在梵高画出普罗旺斯的柏树以前,普罗旺斯的柏树一定也少得多。


P211
  照相机提供了一种选择。拍照可以稍稍满足那种拥有美的渴望,这种渴望是被一个地方的美丽所激起的;我们对将要失去一幅珍贵的图景的焦虑,会随着快门的每一次闪动而逐渐消失。也许我们还可以尝试着让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地方,希望通过让自己更加接近于这地方而使它们在我们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P212
  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那就是通过理解美,并通过使我们敏感于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上的和视觉上的)而达到对美的拥有。追求这种敏锐理解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尝试通过艺术,通过书写或绘画来描绘美丽的地方,而不考虑我们是否具有这样的才华。

P214
 绘画可以教我们去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在用我们的手再创造眼前的景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自然而然地从一个松散的方式观察美的位置转向了另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可以获得对美的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继而获得关于美的更深刻的记忆。

P215
  我们在旅行时,如果我们放弃每小时走100英里,从从容容地行进,我们或许学会变得健康些、快乐些、或明智些。世界之大,远超过我们的眼界可以容纳的范围,不管人们走得多慢;走得快,他们也不会看到更多。真正珍贵的东西是所思和所见,不是速度。子弹飞得太快并不是好事;一个人,如果他的确是个人,走慢点也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根本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

P223
  写作就是用文字画画。

P233
  人类不快乐的惟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






作者介绍: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哲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探讨哲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生于瑞士,毕业于剑桥大学,现居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Essays in Love 》(1993)《拥抱逝水年华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Status Anxiety 》(2004and《幸福的建筑》 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 (2006)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本文为读书会书友原创,转载请联系公号。

欢迎各届爱书人士投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