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第三者角度对申请者个人陈述及成绩的确认和重新解释;
2、对申请者的陈述和成绩进行补充;
3、以同行的身份向录取委员会的教授提供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校教授的推荐信),包括申请者的素质、动机以及申请者是否能从该课程获益;
4、作为录取委员会对申请者的考察标准之一,推荐信的作用不可忽视,好的推荐信可以帮助申请者拿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而差的推荐信,尤其是那些泛泛而论的、内容混乱的推荐信,往往会导致申请功亏一篑。
5、在极重视个人信用的国度,可以说,推荐人以自己的信用向大学所作的推荐,是整个申请中的一个很大的变数。
对于研究类课程的申请,尤其是PhD的申请,三封推荐信中应该至少有两封学术推荐,即要有两个教授或老师推荐你,推荐内容主要在你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
但同学们要注意,现在即使是研究性的课程,录取委员会也比较注重学生的多样性,所以在推荐时,不能仅限于课堂和科研,要顾及自己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于诸如法学院、商学院的申请,则要注重工作推荐信,你老板的推荐信,实习单位领导的推荐则更为重要。
推荐人要熟悉你的学习和工作,熟悉你的动机和学习计划,要有比较密切的交流。推荐表中的“How long have you known the referee? In what capacity?”就是问的推荐人和被推荐人之间的熟悉程度。
在此基础上,如果推荐人是国外教授,而该教授和你申请的学校又很熟悉,这种推荐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推荐人和你申请的学校教授又比较熟悉,处理好了,推荐信则会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如果推荐人虽然不熟悉对方的教授,但是该专业内很有名的专家(诸如拥有院士之类的头衔),经常参加国际交流,其推荐作用也不可忽视。
正文部分
第一段:
•推荐人与申请人的关系。
•推荐人是在什么环境下认识申请人,以及相识多久。
•申请人希望申请的哪一个学期和科系。
第二段:
•推荐人对申请人资格评估。
•推荐人初识申请人时,对他有何特别的印象。
• 举例证实推荐人对于申请人的评估结果。
第三段:
•对于申请人个人特质的评估。如:沟通能力、成熟度、抱负、领导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以及正直等),或是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结论:
•推荐人对于申请人的整体评估。
•评估申请人完成学业以后,未来在个人和专业上的发展。
•申请人会为这个科系及团体带来什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