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美国非农数据」可快速关注
1专心
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师傅,到了您这境界,还需要修行么?”大珠说:“当然,我很用功。”来者非常不解,问:“师傅怎么用功呢?”大珠再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来者几乎要笑出声:“一般人都会做的事情,大师还需要用功做啥?”大师平静地说:“一般人吃饭时不肯吃饭,有百种需索,睡觉时不肯睡觉,有千般计较,所以,这是不同的。”
在任何时候专心都是值得我们去努力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我做的也不够好,总想着能够一心二用。聊天的时候喜欢看电影,最近发现聊天也没有聊得痛块,电影也没有看好,本来是想着节约时间来着,最终却是什么都没有做好。
这方面根源上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贪,想要的东西太多,总也不肯放弃什么,放弃这个,觉得可惜,放弃那个也是如此。第二是不肯认输,为自己找借口。这个做不好的话,自己心里安慰自己,我那方面还有涉猎,还有机会。最后是那方面都没有做好。就像打井一样,一种情况是挖了一口井,一汪清泉;另一种就是挖了十个坑,一口水都没见。
现在总结下来伟大的投资人不管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最成功的案例总是聚焦在一两个领域,比如巴菲特研究最深入的还是快速消费品和金融行业;彼得·林奇对于连锁行业情有独钟;比尔·米勒则是科技股大师;索罗斯则更关注于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基本全能选手是非常少的,这不由的让我想起生物界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那一群动物,最凶猛的几种基本都是见不了面的,狼在草原,虎在山林,碰面的机会不大。但是他们却都可以主宰自己的领域,这已经足够了。
公司层面上,情况也类似。世界五百强大多是都是专业化的公司,多元化的情况很少。多元化最成功的莫过于GE,杰克·韦尔奇在带领GE高速成长时也特别强调GE的每一块业务都要成为业内前3强,最好是第一名,不然就放弃。我认为韦尔奇旨在表达多元化不应该以降低对本行业的业务能力为代价。在国内这么多年对于证券市场的跟踪了解,也是专业化更容易成就伟大。格力电器做到这么大的体量,还是专注于制冷领域;万科在砍掉非核心业务以后开始腾飞。
2平常心
关于“平常心”冯仑以前说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作为客观世界的利益主体,有其自身的角色定位,有了角色就有了是非得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屁股决定脑袋。投资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在没有买股票之前研究股票中立性较强;买了以后就看不到他的缺点了。
前几天遇到一个中国平安的客户经理,向我推荐平安的投资理财产品,说有多好多好。我不以为然,反过来建议他买理财产品还不如买点平安的股票放着,长期业绩可能会更好。况且平安的投资水平的确比较一般,我拿富通说事,他立刻反驳我说平安虽有浮亏但是没有实实在在的亏损,平安看中的是富通国际化的牌照和平台。他如果不是平安的员工,绝对不会有如此的判断。若是金融危机过后投资富通的话,投资额可能只要危机前的20%,但是获得的股权是相同的。
2007年蓝筹股去泡沫化的时候也是如此,多少人栽倒在中石油上没有及时撤退,亏了钱都说自己是“价值投资”,准备长期持有,看中其长远价值。殊不知价值投资根本不会在40块的价格买中国石油,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亏钱也不是价值投资”。小股民很多都是赚了10-20%就急吼吼的获利出局,亏钱的时候特别能熬。然后亏钱的小股民很少有承认自己错误的,反而是喜欢说“价值投资的理念在中国不适用”,这一点美国的股民亏了钱也大抵如此。普通人越是成年越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有巴菲特、芒格这样的人精在批评自己错误的时从不手软,令人无比钦佩呀。
那么怎么克服角色定位所带来的思维偏差,首先在做决策的时候应该记录当时的决策依据,因为人是很健忘的,尤其是自己犯过的错误,为了提高业绩,扒开自己的伤口还是很有必要的,事后评估时,历史依据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然后,努力用常识去思考,这话听上去有点奇怪。2000年-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5年的熊市,也有人成功的逃过了这轮大的调整。那个时候国家推行国有股减持的政策,所有的学者、媒体、社会舆论都是一片叫好,一个股民回家兴冲冲的和他老妈说这事,以表达发财机会将至的兴奋之情。他母亲可能也就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看法截然相反。“这个东西,国家都不要了,你买它干嘛”,该股民恍然大悟,成功逃离大跌。
用常识思考可以避免犯很多错误,就比如当前的房价你就算下,花多少钱才能买一套,然后若是当作一个营运资产租出去,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本,就知道是不是高估了。显然不是房价高估了,就是房租低估了,租房比买房划算是不争的事实。同样的钱若是买一些分红回报高的股票,光是分红就接近5%,现在哪有价值100W,每年可以收5W租金的房子。
另一方面,普通人的阅历也限制了思维的宽度,历经坎坷更能获得“平常心”,这一点不易获得。很多人也曾相信房价会下跌,但是在历经了多次挫折后终于屈服了。每年都希望他跌,每年都没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事实证明我原来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是错误的,房价是不会跌的”。
但是站在一个更远的高度,资本主义数百年的历史上真的有什么可以历经疯狂而不褪色吗?没有。任何商品泡沫的酝酿形成、发展壮大、进入高潮、泡沫破裂都只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只是周期有长有短,长着15~20年,短则3~5年,历史上房价水平基本是按照收入增长曲线上下波动的,若是长期脱离收入增长曲线向上的话,那么回归是早晚的事。但是我们只是熟悉这根曲线很小的一部分,归纳出来的结论自然也就很有局限性。
巴菲特面对金融危机而面不改色,背后是他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几轮大的经济周期社会阅历极其丰富。我们不可能等到他那个年纪再开始研究投资,但是我们可以去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历史,摸索经济周期的大概规律,进一步增加生活阅历,这样同样会淡定很多。
平常心也暗合我们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人在不偏激的情况下,能把事看的更加的清楚、透彻;而冲动是则更容易犯错。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有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这在任何时候都有用。社会上有很多缺陷,我们固然愤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切还是在慢慢的变好,尽管有可能是曲折的。过去有些事很龌龊,我们蒙在鼓里不知道,现在有了新媒体这样的形势,很多事情曝光以后,体制还是在慢慢的进步。
——非农君分割线——
有的人在微信中学习,有的人在微信中沦陷,关注非农君,分享此文到朋友圈,让我们不谈国事,只谈赚钱;让更多的朋友学习掌握第一手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