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修心四重天

2015年11月04日 加拿大生活馆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经将人生规划为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种划分深入人心。


在文玩圈子内能够明码标价的东西往往都是容易得到的,而玩出的境界则是无价的。文玩圈中其实也存在这四重境界,代表着不同的岁月沉淀和人情世故。不知您属于哪一种境界?




自然境界——初入文玩的人


文玩是朴素的自然造化,人为给它们赋予了各种宗教和文化的内涵,充满了人文气息。然而绝大多数初入文玩的爱好者最初喜欢上这东西,都是留恋于各种文玩物件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细致浓密的纹理和形态,岁月尘封中自然演变的过程,以及温润细腻的质感,这些都是寻常人工所替代不了的。


出于对自然美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嗜好我们爱上了文玩,也通过爱上了文玩充分感受到了自然那种朴素凝重的气质。拿出一串开片的老星月我们不禁肃然起敬,这种藕断丝连的破碎之美在自然的演变中竟也如此的迷人。




手里捧上一串包浆精湛的小叶紫檀,那种明镜空悬的通透感让人心如止水。对自然之美的憧憬与追捧大概是文玩人所共有的一种特质,这也是我们感受文玩所必不可少的经历。



功利境界——熟悉文玩的人


不可否认少数人在介入文玩之初是奔着升值投资的目的。其实大多数文玩人挑选或保养一件宝贝时,都会惦记两个问题:什么样的东西最容易升值?怎样玩才能升值?


越是对文玩熟悉,就越会把鉴货估价当作一种本领,并引以为傲。即便很多文玩人不忍心出售手中的宝贝,只想玩下去不离不弃,但也难免要遵照众人眼中公认的升值标准来对自己的宝贝作出品鉴。




人们都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人家的好,对文玩的爱也分三种:真爱文玩的人眼中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孩子,再残缺再不值钱也是最好的;假爱文玩的人看自己的东西就是老婆,哪哪都不如人家的好,自己的越看越不值钱;第三种对文玩的爱亦真亦假或难辨真假,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看时是自己的孩子,任何缺点都成了优点,私底下一个人看时就成了老婆,痦子大的斑点都成了心头病,谁谁的老婆都比自己的好。


其实过多在意高低贵贱都算是功利心在作怪,绝大多数文玩人都属此类。



道德境界——得道老玩家


能达到道德境界的人不多,历史上孔子孟子就是有如此造诣的人。文玩圈子内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把玩来达到润滑心灵、提升道德修养的目的?


其实是可以的。




为什么佛家念佛要用念珠?念佛念得正是自己的本心,日月山河都化为手中的念珠,让本心和佛心相互贯通。而对于不信佛的人而言,手持念珠手钏,静下心来感受整整一圈的珠子在手中一颗颗滑过,易得易失终有轮回,手指尖的计数消化了心中的算计,这难道不是一种修行?


再比如玩核桃,讲究的人不会让两个核桃在手中碰撞,相互环绕而不过分亲近,这不正是提炼一种“周而不比”的君子之道吗?以公正之心待人,不存私心和偏袒啊!人生看破得失,懂得如何处理好天人、人人与个人,就是崇高的道德修行。我们说老玩家不同于大神,大神似乎什么都能有什么都认识,而老玩家可能终身持守着一件文玩老物,但是闲看庭前都是乐,置身事外心境和,这就是玩出了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想玩看人玩的世外高人


古往今来,堪称天地境界的人恐仅有老子一人,足可悦纳万物、包容天地。而在文玩圈子中可否有这样的境界?未可知。台湾李敖形容成仙的境界“想吃看人吃,想X看人X(此处略去两个字)”


老子天地境界羽化成仙的无为境界就是如此。而文玩人如果能玩出天地境界,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一下,是不是就该到了想玩看人玩的程度?比如某老翁用毕生积蓄包下几颗上好核桃树,待青皮产出,任由路人自由采摘不收分文,老翁静坐一旁看路人剥皮取果配对把玩,心中自得其乐。




久而久之闻名海内,从此每逢收获季节都有人慕名而来,群聚如村落......这比赠人价值连城的核桃要惬意的多,这种晚年岂不快哉!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