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里英国或将成欧洲最大经济体

2015年04月10日 英国房



英国知名经济学家、伦敦市长首席经济顾问李籁思(Gerard Lyons)日前在伦敦市政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提醒中国投资者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英国经济前景,以便做出更好的投资判断。

  

英国正面临5月7日大选,还可能要为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公投。商界人士多半担心,万一退出欧盟,会严重影响英国的竞争力,包括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前首相布莱尔4月7日出场为工党领袖拉票时,就批评保守党党魁、现任首相卡梅伦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公投的承诺将使经济陷入“混乱”,并可能削弱英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

  

至少在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上,英国体现了“世界强国”的地位。根据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的数据,自2000年至今,英国一直都是中国对欧洲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国,英国吸引到的中国投资总额达160亿美元,远超被誉为“欧洲经济发动机”的德国 ,后者只吸引到84亿美元,跟法国(80亿美元)相差无几。

  

不过,李籁思仍暗示中国人在跟欧洲打交道时,似乎过于看重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和政治领导者的地位,而对英国作为欧洲金融中心和在欧洲的政治分量认识不够;尤其是近几年来,英国的经济复苏要远好于其它欧洲国家。

  

他预测,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英国在接下来20-25年里,人口预计会持续增长,有望超过德国,并带来人口红利,“只要我们的生产力达到和德国只有较小差距,那么我认为在接下来的25年里,英国也许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

  

李籁思长期在伦敦金融城的国际型银行担任高级职位,包括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等,被彭博社评为2011-2012年度全球预测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家,他在2012年末离开银行界,自2013年起担任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首席经济顾问,就广泛的经济和金融问题,以及伦敦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中保持独特地位、吸引外来投资和发展经济提供建议。

  

“温网效应”


“对中国公司来说,英国确实有很多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即使目前不是很多,但是将来英国经济规模扩大后,一定会有很多。”他补充道。

  

实际上,过去5年里,中国投资者在英国的表现已经相当积极,投资总金额平均每年递增85%。仅在商业房地产市场,去年中国投资者就砸下23亿美元,几大保险公司纷纷出资数亿英镑收购办公大楼。此外,上海绿地集团正在开发两个价值各6亿英镑的商住地产项目,大连万达集团则斥资7亿英镑兴建豪华酒店。

  

在这些轰动一时的地产投资案中,也有个别项目出师未捷。例如中融集团计划斥资5亿英镑在伦敦东南部重建历史地标“水晶宫”的项目,就因在长达一年半的排他期限内与地方议会都无法就土地所有权等问题达成一致而流产。

  

另一个前景尚存疑点的项目是总部基地2013年宣布计划投资10亿英镑开发东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码头,将其改造为“亚洲商务港”和伦敦第三个“金融城”的地产项目,在签约近两年后,该项目于今年初低调易主,并未向外界解释其中缘由,投资主体已改为中民投,目前项目进展仍缺乏细节。




李籁思称,他不便对具体的项目置评,但提到伦敦市政府正在投资开发与市中心连接的新交通网络将于2018年和2021年分别开始投入运行,“这对皇家阿尔伯特码头将是一大利好。”他说。

  

李籁思认为,中国的投资可以在帮助伦敦保持其全球竞争力,并进一步成为高科技、宜居城市的努力中扮演关键角色。

  

他说,中国和全球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从过去十年的“中国制造”标签转变为这十年的“中国购买”。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确保英国在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流动趋势中保持优势。

  

英国对商业往来所一贯秉持的开放态度意味着,它欢迎来自中国的收购行为,即便英国不再拥有那些品牌。

  

“在英国这被俗称”温网效应“—就像著名的网球赛事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大多数比赛获奖者都不是英国人,但英国仍能从主办比赛中受益,” 李籁思说,“只要国际玩家都来伦敦,我们仍保留着国际投资的竞争力,因为就业机会仍将在这里创造。”

  

未来的机会在亚洲


一些对英投资的先行者已经充分品尝到受欢迎的滋味,准备再下一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最近就透露,他正考虑对英国娱乐产业投资10亿美元,还考虑收购一个英国足球俱乐部,并已与几家英超俱乐部洽谈收购事宜。他称赞英国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说自己去过很多国家考察投资环境,最欣赏的就是英国市场。

  

上个月英国政府在西方国家中率先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在李籁思看来,这是两国金融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四个主要驱动因素:软实力、地缘政治硬实力、经济和金融的驱动力以及政策制定机构的驱动力,”他说,“英国在软实力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地缘政治硬实力自然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谈到经济和金融的驱动力,我们可以在英国和中国看到很多有利因素;而来自决策机构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他看来,过去七年的金融危机带来了从G7到G20的变革,面对巨大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不得不承担起更多责任,包括给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相匹配的投票权,但这些改变显然还不够,亚投行的出现正顺应时势,而英国必须确保在亚投行这个新的政策制定机构占据有利地位,就如同当初在IMF和世界银行占据有利地位一样。



  

“亚投行反映出的,不只是政策制定机构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也反映出未来的机会在亚洲,”他说,“亚洲有着很高的存款额和很多基础设施投资机会,因此亚投行必将在未来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英国则可提供全球性的标准,来保证其在亚投行的有利地位。”





温馨提示: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转载或者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订阅我们】点击右上角 →关注官方账号,或在添加朋友处输入帐号:sinauk-house

【分享或收藏】点击右上角

【咨询合作】请直接留言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