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后的叙利亚
猴年春节的鞭炮声还未散去,2月1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前往德国慕尼黑,参加在当地举行的“国际叙利亚小组”支持会议。
目前叙利亚问题的国际解决处于何种阶段,王毅部长此行将代表中国做出何种贡献?海外网就此采访了著名中东问题专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
叙利亚问题正处在重要的转折关头。李伟建表示,叙利亚问题在2015年底曾发生重要变化,联合国安理会接连做出两个决议,确定了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基本方针,并从今年1月起开始了在日内瓦举行的政治对话。不过,由于反对派内部比较复杂,各自的主张也并不统一,甚至确定不下来谁参加对话,日内瓦对话出现了进展迟缓的苗头。
在这种情况下,周边一些本来就对政治解决不积极的国家,如沙特、土耳其等国态度更加消极。再加上目前美国处于大选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的势头比去年底有所放缓。作为一向主张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反对武力的国家,中国希望继续推动这一势头,将联大决议落到实处,王毅部长此行便肩负着这一重要使命。
李伟建分析,在恐怖主义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威胁,难民潮对欧洲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下,美国做出不寻求推翻阿萨德政府的表态,使得叙利亚问题重新走上了政治解决的道路。目前这一大的趋势已经确定,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需要推动。包括俄罗斯也要参与到政治解决进程中来,但在政治解决的条件上,双方还要继续讨价还价,这个过程不比过去的伊核谈判容易。
此前在伊朗核问题的政治解决中,中国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包括“分阶段”走方案的提出,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可以说是在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参与解决中东问题上的一次“练兵”。李伟建认为,此次,积极参与叙利亚问题的国际谈判,正是中国积极“大国外交”的又一体现。
此前,中国就曾经邀请叙利亚冲突的双方,包括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的高官到中国,在二者间进行斡旋。李伟建认为,相比于在冲突中各自支持一方,甚至直接军事介入的美国和俄罗斯,中国的优势在于地位比较超脱。正如一些观察家们指出的,中国在叙利亚并无多少实际利益,但本着维护“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公义,中国积极参与叙利亚政治解决进程,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品”,却有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事关中国的国家利益。
目前,由于恐怖主义和难民问题的发展,叙利亚问题成为影响中东稳定的核心问题,政治解决的条件也日趋成熟。中国正是抓住了这个中东问题的“牛鼻子”,发挥中国地位超然的优势,为叙利亚问题的最终解决贡献“中国智慧”。王毅外长在中东问题转折时刻的外访,值得期待。(执笔/王少喆)
(来源:海外网)
↓点击阅读原文,看新闻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