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我们发了一篇伯克利应届大学毕业生妈妈对自己培养孩子过程中失误的反思,(参考妈妈在伯克利毕业典礼上却说:这四年我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没有记住他)。文章一经发表,得到了广泛传播。48个小时内,逼近50万的读者看了我们的文章,30多个社交媒体转载,200个左右读者在后台留言评论,在各种家长群、留学群里,大家都在讨论着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发热议,我们想,是因为它触及到了众多家长、特别是留学生家长的内心。我们的很多读者发表了很多精彩的评论,观点各一,我们挑选了一些我们认为可能对大家有启发的评论分享,其中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留学生的身份认同:尴尬的“香蕉人”?
从典型的东方文化到多样的西方文化,“留学生”不论进入“新世界”还是退回“老世界”,都是艰难的。今天,这个群体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在大家用羡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同时,我们要承认,确实有部分留学生有身份认同的障碍,这个族群值得我们更多关注和理解。
留学生们一方面在美国看不惯老师和同学,另一方面在国内又看不惯某些陋习。孩子都成了夹心饼干了。在美国用中式的学习方法,孩子得多艰难啊,文章看的我心拔凉拔凉的。
深有感触,作为家有留学生的家庭,我们要面对的问题真的是更多,所要改变的也更多。我的孩子只有14岁,我亲身经历着这其中的问题,也欣喜地接受着国外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个人认为,所谓的融入就是可以欣然接受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但是第一代移民真的是有些尴尬的“香蕉人”。
要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才可能在长大之后彻底融入,这不是靠去国外读个大学就能够解决的。不只是作者的孩子,绝大部分的新移民、留学生都有这个问题。生长的土壤不同,怎么可能结出一样的瓜。
但是第一代移民,不管是从崇明移到上海 还是北京移到纽约,一定是幸苦两代人的家族事业,家长要有全盘考虑。
这母亲对留学的“融入”有一种理解误区:不是非得思维西化、 接受美式意识形态、最后变成香蕉人才是最好的“融入”。并不觉得孩子这种思维和文化上的“意识不接受”是一种失败,了解后带批判精神地应对也并非坏事,至 少这个过程教会人取舍和更了解自己。另外,虽然只生活在中国人小圈子里并不健康,但完全放弃原生意识形态文化的“强行融入”也代价巨大:一些二代移民中文极烂,完全不了解甚至在父母偏颇的引导下憎恨和力图“去中国化”,这种顶一张亚洲脸却毫无亚裔特色和个性优势的模仿式融入,也总会受制于在该社会主流意识 形态规则里永远基于二等公民的隐形歧视中。留学最好的“思维”状态也可以是“求同存异”。
感谢分享这篇很好的文章。很多家长都想要孩子融入,什么样子的生活才叫融入了呢?大学或者高中才出去的孩子要靠自己真正地融入美国社会其实是很难的。我会多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校园里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多参加些志愿服务,培养或发挥自己的特色或特长,这样的大学生活应该不会太孤单乏味。
中美教育方式大碰撞
从以教导知识为出发点的中式教育,到倡导独立思维的美式教育,“留学生”该如何准备与应对?
带孩子在这边上学,了解他们学习的过程,也是我成长的过程,完全不一样的方式,老大7年级,最近科学课是讲生态系统,孩子们分小组,先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植物,有几种昆虫(自己抓的),要保证都活着,孩子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写关于生态系统的作业。这样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时间长了,思维方式就会改变,不会一味地等老师灌输。
阅读是整体性的,阅读的世界是不同于日常的世界,是我们精神的栖息地。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爱书,爱阅读,充实他们的心灵,才是重要的,至于所谓的批判性思维,是整体阅读后所产生的智慧和对待客体和自身不断驱近 正确的认知,这不是阅读唯一的目的,或者它根本不是目的,而是阅读后的副产品。
我们的孩子岂止不了解美国文化,就是中国文化有了解多少。文化差异跟文化素养不同的概念,有素养不同的文化可以碰撞交流,没有素养做基础,则只能鸡同鸭讲了。中国孩子缺的是素养。
对于国内孩子阅读量小的说法以偏概全了。私以为,最关键的问 题还是在于国内的教育没有教会孩子最简单的逻辑关系,怎样说清楚一件事,怎样说服一个人,花了太多功夫在“窗帘是蓝色的”“行走在消逝中”的意识流上。另 一个问题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和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并不能混为一谈。文中的男孩子明显在这方面掉进了中国孩子经常栽进 去的大坑,他在伯克利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考上医学院”,而是经过更细致的调查去了解,我为什么想要做医生?我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医生?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医生?
思维不是教出来的。我们往往在对待知识的时候总是被动的等着 老师向我们传授,老师教授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就把他的思维方式带入了。这与古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完全不符的模式。我从小学习不好,老师眼里的“坏 学生”,但我如今也变成了一位“法律人”独立思考其实在如今的教育下是很难实现的,你独立思考出来的结果会被看作对教师权威的挑战。 我没有留过学,我也许比各位长辈的孩子年长几岁.我自认为思维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也不是通过客观及外在环境而改变的。无论是中国的思维方式还是、外国的 思维方式,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他产生这样思维根源,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两千多年,我们的生活无不是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而美国式思维产生的根源在哪儿?我们 有多少留学生回去注意呢?只是看到了不同,但不知道为什么不同。 以下个人拙见,望斧正。
怎样留学才算好?
妈妈圈的一位美国顾问,经常对家长说“我们要帮孩子找一所学校,在那里,她可以在未来的四年取得成功”。伯克利妈妈的文章更让我们体会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择校错误可能影响孩子四年的时光。
这位妈妈真正说出了两个国家培养孩子在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一味的认为国外教育是很轻松让孩子逃避国内高考选择国外的家长们真得好好阅读这篇文章衡量利弊,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适合哪片土壤。
这份分享特别难得。大家喜欢分享也喜欢看别人的成功经验,但其实赴美留学并不是以录取为终点,学习,毕业,就业或者再深造,都是我们需要审慎对待的过程,这位妈妈坦诚地剖析了孩子和父母的缺憾,可以给我们更深刻的指点。
Berkeley 和其它的一些公立大学,其实基础教学并不像我们华人想像的那样,她的教授好多是以做科研拿funding或出paper为主,教学只是他们保持tenure的一项必须而不是他们主项,所以他们对上课尤其是本科的基础课往往并不会投入很大精力和时间准备。不难想象他们上课时有些不能针对基础或孩子们的疑惑深入讲解,有的还海阔天空的讲些他们自己的课题。
外加加州连年来budget cut, 有很多课程会有三四百人,教授更做不到了解每个孩子的问题,而且他们可能也不care,所以经常上完课,就找不着教授了。有的小孩也许会上网查资料,找TA, 或和同学讨论,有的孩子却苦于自己较劲,四年下来其实有些课仿如自学,辛苦且不容易拿高分,记住有些老师讲的不好但考试还是会很难的。
像许多国内以老师教学和辅导培养的孩子并不一定适应,所以选择大学要看它适不适合孩子。像Berkeley这样的对自觉性强,和主观目标明确或适应自学的孩子好。
近年从在公司做intern的孩子来看能在Berkeley拿3.8,3.9的孩子比Stanford不差而且更sharp,有主动性和想法。在加州,进Berkeley比Stanford容易,但一样优秀的出来难!
很多观点不错,但具体到孩子是妈妈帮选校时失误了。伯克利打分很严不利于申请医学院是有名的, 到college confidential 上搜搜就知道了。孩子若上了文理学院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能理解妈妈当时的心情,对名校说不很难。感谢真诚分享。
做个能放手的家长
学会做个能放手的家长,这是门不容易的艺术。
纪伯伦说孩子属于未来,不属于我们。想想这话真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顶多能提供给孩子一个全社会认同的基本原则,比如善良与毅力等等。
从小学一年级时我们就开启这样的对话:妈妈,你答应我一个要求。我说,好,只要你的要求不会伤害到你的身体与心理健康,不会伤害到周围的人,不会伤害到家庭、学校、国家,只要爸爸妈妈有能力提供,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每次他提要求我都提供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