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大学(一)——约翰·纽曼与“大行之道”

2016年05月20日 加拿大留学移民专家


约翰·纽曼(John Newman,1801-1980),是英国牛津的大主教和教育家。虽然他一生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了宗教事务(牛津运动)上,但是他系统地总结了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高等教育的成功之处,并且通过著书立说和演讲阐述了他那卓有远见、被英美很多教育家称道的教育理念,因此被西方很多学者供奉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


大学的理念

纽曼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一书中。

书中最主要的内容有这样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当时(今天依然)代表英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牛津大学几百年来办学精髓的总结。

具体来讲,就是强调在大学里,学生们除了学习知识以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彼此成为朋友,是他们不可少的人生经历。缺乏了这些,大学生活便不完整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而不是发文凭

其次,纽曼针对当时大学教育开始出现的功利现象,提出了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非雕虫小技的地方,并且把这一点作为对大学的基本要求。






纽曼在一次讲演中讲到——

“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比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牛津大学就是这么做的)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 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


在当时,英国高等教育的大背景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对技术、管理和商业的专才需求很大,年轻人学习一技之长也能得到很好的职位,有较好的收入,因此当时英国的社会比较浮躁,这和今天快速发展的中国有点相似。


纽曼反对这种知识面窄、缺乏广度的高等教育理念,支持牛津大学长期坚持的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大学教育。他多次提到将一群好学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生活的重要性,在学业上要少管他们,但是必须教他们对自然美德的追求,生活的知识,商业的信用,对是非的判断能力,生活品位,以及对英国的贡献等等。

后来,美国很多一流大学在强调职业培训的同时,也接受了纽曼的办学理念,甚至比牛津和剑桥做得还要好。以职业教育闻名的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简称HBS其实把纽曼的这一理念发展到了极致。



在这所全球最难进的商学院里,从来没有考试,同学们互相学习获得的知识不比从教授那里得到的少。大家生活在一起,平时同吃同住,假期由学校组织到世界各地一起玩,那里的学生年轻、已有小成而又雄心勃勃。在宽松的环境下,他们可以自由地获取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尤其是和人打交道的经验。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哈佛商学院里不能喝同学们玩到一起的人是白交学费了。在美国,类似的大学还有耶鲁大学等一大批。


纽曼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有很高的自觉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所大学里大部分学生都是问题学生,而学校又不加管束,这所大学一定会办得一团糟。所以美国很多州立大学,由于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很难实施纽曼的这一理念。


而在美国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里,因为入学门槛很高,进来的学生大多数希望自己今后事业上有所成就,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主动性是不用担心的。加上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很强,能迅速掌握专业知识,这样就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本领,也就是纽曼所说的大行之道了。

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四个角色。首先,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的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并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

——俞敏洪


本文节选自《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吴军  著)

                                                           

欲了解相关信息请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关注“加拿大留学移民专家”或是拨打电话24小时服务热线400-606-2991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