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牛比人多的新西兰,乳品出口是其经济命脉。但未来几年内,新西兰却可能有1/4的酪农要关门大吉,这与台湾观光业,有什么共通点?
答案是,它们都与中国大陆的需求大有关系。
新西兰出口的奶粉,占全世界乳品贸易的2/3。从2013年开始,中国成为新西兰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的进口奶粉,有一度高达9成来自新西兰。
但这一两年来,中国对新西兰乳品的需求逐渐下滑。根据新西兰贸易统计指出,新西兰对中国出口的乳品,在2007年仅有3.9亿纽元,到了2011年暴增为22亿纽元,在2013年更高达46亿纽元,7年内成长10多倍。但这数字在2014年减为43亿纽元,去年更腰斩为24亿纽元。
恒天然(Fonterra)是新西兰的乳业龙头。来自新西兰Newshub电视台的记者兼主播海丝(Samantha Hayes)分析指出,新西兰奶粉出口衰退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去年初撤销了实施30多年的乳液配额,价廉物美的乳品大量出口到中国,瓜分新西兰大饼。
也有是中国乳品业者为了不想受制于恒天然,开始向新西兰以外地区寻找合作伙伴。例如伊利就与美国乳品公司结盟,蒙牛乳业也与丹麦乳品公司 Arla Foods 合作。
在这波变化之下,受创最严重的会是新西兰的酪农,尤其是在过去几年出口暴增下大量扩产的农人。「新西兰人很担心,如果出口持续下滑,会有很多酪农想不开,」海丝说,新西兰政府正积极对酪农进行心理辅导。
同样因应中国消费者需求而大量扩产的,还有台湾的观光业。陆客已成为过去几年台湾观光业的主要命脉。饭店业、餐厅、艺品店等产业,都受惠于如潮水般涌入的陆客。大陆赴台旅游团客人数,过去5年间增长2.6倍。同样的,饭店数量也直线成长,观光局统计,至2013年底为止,全台共有108家饭店、2.55万间房间,而到2017年底为止,预计还会再增加1.15万间房,4年间增幅超过4成,这还不计入民宿以及许多游走法律边缘的「日租套房」。然而,以往五一劳动节假期,是台湾观光领域业者引颈期盼的旺季,因为陆客占来台旅客超过4成之多,每年将近400万人次。但今年政党即将轮替,选前就开始盛传来台陆客配额大幅减少的传言,眼看已经成真。在3月20日至6月30日期间,启动首波限缩令,只开放16.6万个名额,跟去年3至6月来台的111万人相比,落差非常大。消息指出,大陆预计在7月与10月,继续实施限缩令,开放额度将再次减半至8.3万与4万人。不只团客,就连自由行也锐减。移民署指出,近日受理的陆客自由行签证,减幅更高达65%。开放自由行的大陆城市更将从47个缩减为4个。日本NHK电视台,5月16日晚间也大篇幅报导,大陆当局限制赴台旅游人数,重创台湾观光业。
新西兰酪农业与台湾观光业同样都曾经受惠于中国消费者,先进者享受了高速成长,但扩产过度,后进者却可能面临需求后继无力的窘境。但台湾观光业比新西兰酪农业更加脆弱。原因是,后者的主要引导力量为市场因素,等全球经济情势好转,奶粉还可以卖到其它市场。但陆客赴台观光,还有两岸政治因素影响。海丝指出,意识到生存危机的恒天然也开始多角化经营。他们积极研发奶酪、甜点等乳品加工品,而非只出口奶粉,力图提高酪农业的附加价值。「要在竞争下生存,除了提高质量,别无他法,」她强调。
新人入群请长按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