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财富传承的最佳方式

2016年10月18日 美国华人会计网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更好的空气,子女的教育或是海外投资而移民美国,有的人入籍成了美国公民,有的人获得绿卡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中国人有将财产传给后代的习惯,这在中国目前没有任何问题,因为遗产税尚未实施,自己的财产想给后代多少就给多少,但到了美国情形却是大不同。


财产继承的规划不再只是那些家产万贯的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必须要做的,拥有一、二百万资产的中产阶级也需要了解。因为继承规划不仅仅意味着少缴或不缴遗产税,还与税务及资产配置有密切相关的。资产继承的方式各有不同,具体您应该采用哪种,则因人而异。


要做好财富传承,首先要了解与遗产规划有关的三个税法:遗产税,赠与税和隔代赠与税。

赠与税

美国税务局税法规定2015年每个人一年最多可以给他人赠与价值14000美元的财物,少于、等于这个额度不需要缴赠与税,这就是所谓的年度赠与豁免(Annual gift exclusion).大于这一数额则要报税表 Form 709,你可以每年为超过赠与额的部分缴纳赠与税,也可以累积起来以后再交。美国税法规定,2015年每人一生有543万美元的生前赠与额,每年超过年底赠与豁免的部分相加,如果你一生的赠与额没有达到543万,你就没有赠与税.如果超过了, 则要交赠与税, 最高税率为40%. 注意这个赠与额和遗产免税额是加在一起算的。

遗产税

是人身故后才征收,遗产不仅是指遗留下的现金,还包括房子、土地、股票、共同基金、退休帐户、银行现金帐户、拥有的公司、有价值的收藏等等。不是每一分遗产都要缴税,只有超过一定额度的部分才要缴遗产税,不用缴遗产的部分叫”遗产免税额”。联邦政府遗产免税额在2015年是543万美元。也就是说,每人一生(生前)有543万的赠与额,生前赠与掉多少身故后就从你的遗产免税额中扣掉多少。当然,如果你每年都为超额的部分交了赠与税,那就不会影响您身故后的遗产免税额。2015年的遗产免税额是543万,如果你生前一共赠与出去了100万,那么去世时你的遗产免税额还剩下443万,因为你生前已经用赠与了100万。这100万的赠与额指的是你每年年度赠与豁免以外的赠与,如果你每年的赠与额少於豁免额则不占用一生100万的赠与额。 注意如果你既非公民,又没绿卡,则不享有543万的遗产免税额,实际的免税额只6万。


隔代赠与税

祖父母把遗产不给子女而留给孙子女,若未好好规划则除了遗产税还要交隔代赠与税(Generation Skipping Tax, 缩写为 GST)。IRS认为如果大家都隔代传的话,就有一代IRS收不到税,所以IRS就要加收一个隔代赠与税,税率为50%。


美国人如何将财产

转移给后代的方式


对于中产人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利用每年赠与豁免额给儿女留钱


按照税法,2015年每个人每年可向任何人赠与$14000美元,在这个额度以下任何的财产赠与都无需缴纳赠与税。如果一对夫妻有2个未成年孩子,每一个孩子夫妻两人一年可以赠与28000美元,2个孩子就可以赠与$56000美元而不必缴税。不用多,10年下来父母转让给孩子的财产可以达到 $560,000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这些钱用来投资,投资所得和本金则都属于孩子的财产,赚多少钱都名正言顺的落入孩子的腰包无需缴纳赠与税。


在美国,赠与税是给钱的人付税,收钱的人不付税。如果您父母没有美国公民或绿卡身份,他们对您的汇款是不需要缴赠与税。当然,收到的海外资金,如果金额超过10万美元以上,就必须填写3520税表申报,但申报不意味着你要付税。只是说美金税务局想了解,您的钱来自何处。 还有夫妻之间财产转移不受年度赠与豁免限制 (但夫妻必须都是美国公民),因为美国法律定义夫妻为单一经济共同体,夫妻之间的财产转来转去没有限制,但给子女的财产则受一年$14,000美金的限制。


美国最简单和最有效向子女转让财产的方式是购买人寿保险


既可以为自己买也可以为子女购买,而最终的目的是让子女能够有“意外之财”或是让财产顺顺利利“传宗接代”。很多人一生中能留给子女的财产可能不会超过百万美元,如果买下一份保额为百万美元理赔的人寿保险,这就等于是实实在在为子女留下了百万现金。而且人寿保险保险的理赔受益人不用缴纳所得税,也不用缴纳遗产税。


为子女购买永久人寿保险也是美国人将财产转移给后代较常见的做法


孩子小,保费自然低,这样的投资效果好。保险公司一般是在投保时对投保人做身体检查,为孩子买人寿保险等于使孩子有了终身可保性,而且以后孩子身体不好,保险公司也无法取消其保险而且也不能涨保费。父母为子女买人寿保险,孩子不用出钱,父母将自己的财产无形中转移到孩子身上,而且即使以后留下其他遗产,有一部分财产已事先转移,这样自然也降低了遗产总额,从而降低遗产税。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除原创类稿件,其他均由本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税务法定依据,具体操作请咨询美国相关专业人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关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