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6 日,正值国庆假期,很多人都在享受着亲朋好友的陪伴,但是互联网医疗平台「春雨医生」CEO 张锐却因心肌梗塞猝然离世,留给世人无限惋惜。
张锐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从《京华时报》到网易,曾任网易新闻的副总编辑。之后又选择创业,创立「春雨医生」,成为中国在线医疗领域的先锋。
今天,我们带你重走一个创业者的征程,感受这征程上的血雨腥风。
本期内容来自头条问答。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是个怎样的人?
答主:刺猬公社,「刺猬公社」头条号作者
在成为春雨医生 CEO 之前,张锐是个传统的新闻媒体人。这个来自安徽的 70 后青年才俊,在人大读完生物学本科之后,又继续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北京体育大学新闻教研室主任、《京华时报》新闻中心主任。
如今,无论是传媒教育还是新闻实务,都很少有人为「新闻理想」加冕。但十几年前,张锐的博客文章中总是满腔的热血。
如著名媒体人马昌博所说,张锐始终行走在行业的风口上,是一个先知式的人物,早在 2005 年底,他就开始谈「纸媒会不会死」,并且提出了相对悲观的论调。
他的《都市报思考》系列文章一写就是十余篇,这个热爱新闻的传统报人,有过无数次慨叹报人堕落的痛苦时刻。他认为「公器属性」和「喉舌属性」的悖离,「商业属性」和个人的人文追求的悖离无法愈合,摆在报人面前的命运选项只有 A:灭亡,B:堕落。
张锐想要寻找选项 C。于是 2006 年,他离开《京华时报》加入网易,成为了最早从传统媒体投身互联网的媒体人。
当时还没有所谓媒体人转型的风潮,对张锐而言,2007 年的记者节必定感慨良多,公司里没有气氛,他忍不住见人就喊过节好。
他回不去传统媒体了,幸好做互联网也没有离开新闻,反而进入了一种可以操作 24 小时全天候「无缝新闻」、「公民新闻」的状态,如鱼得水。多年以后,作为网易新闻的副总编辑的张锐战功彪炳,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公开课、网易论坛等都是他的作品。
只有这个行业,才能满足他永不止遏的好奇心,才可以给他作为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才会拥有的满足感与荣耀感,是新闻让他完整。「我很开心,我是新闻之奴。」
财新传媒记者李妍在采访手记中说,张锐是一个典型的愤青。他身上有文人的气节和傲骨,也有媒体人的情怀和家国梦想。他希望媒体能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但更多时候,「羸弱」的媒体人生活让他痛苦。
2011 年,张锐从网易辞职,选定了在线诊疗作为创业方向,创立春雨医生。因互联网医疗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其本人的激进观点,张锐一路以来饱受争议,而同时,他也因医疗颠覆者的形象而为人熟知。
起初,张锐与网易原同事曾柏毅、时任香港伽马集团中国区总经理李光辉和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卢杰组建起了春雨的骨干团队,正式开发春雨医生。
跨行业进入医疗领域,春雨医生团队一开始就遭到质疑。张锐表示:「我们不懂医疗是福气,不是弱点。因为我们不懂,所以不知水深水浅,可以无知者无畏地去干事。」
中国复杂的医患关系以及供需不均的医疗资源让张锐觉得这是个机会。从远程问诊做起,张锐团队开始了对于移动医疗的探索。4 个月后,春雨掌上医生移动客户端上线,主打移动互联网「轻问诊」模式。
2014 年,移动互联网大潮袭来,移动医疗领域也随之大热。春雨医生抓住了这次的发展契机,先后推出空中医院、私人医生、健康档案等多重服务,力图为医患两端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
在资源相对固化的医疗领域,春雨医生一度作为医疗改革者出现在世人面前。其创始人张锐也成为移动医疗行业的领军人物。然而,以移动医疗的角斗士和护道者的角色而著称的张锐,在多个大型公开论坛中的激进言论也给他带来诸多非议。
2015 年 10 月,春雨医生被爆出倒闭传闻。一篇题为《论春雨医生的倒掉》的文章,将春雨医生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业界的一场大讨论。张锐出面回应,移动医疗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没有可学习、可抄袭、可模仿的对象,都得自己磕。
今年 9 月,这篇长文再次在微信朋友圈里发酵。9 月 14 日,公众号「春雨健康」发布文章《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春雨医生就近期部分网络不实传言的声明》再次以反击的语气回击了旧闻。
▲ 张锐朋友圈截图
争议之外,张锐要面对的还有企业经营发展本身的压力。
在春雨医生的创业早期,钱的问题带给了张锐不小的压力。张锐曾表示:「找人、找钱、找方向,这不是创业阶段的功课,而是创业以来一直要做的功课。」
最初的 A 轮 300 万美元很快烧完,直到 2012 年 9 月底,春雨完成了 8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张锐才得以暂时松一口气。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锐还是提到了自己的焦虑,「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并表示身体有诸多不适。
2014 年 8 月 19 日,春雨获得 50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成为国内移动健康领域最大的一笔单笔融资。这轮融资终于让春雨成为不缺钱的公司。
根据今年 6 月春雨医生公布的数据,自 2011 年 7 月成立至今,春雨医生已拥有近 50 万注册医生、9200 多万注册用户,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问诊咨询平台之一。
此后不久,圈内传出春雨医生即将拆分线上问诊业务上市的消息。6 月 24 日,春雨医生回应称:「现在确实在为 Pre-IPO 做准备,目前融资还在操作过程中。」
据财新报道,春雨医生已完成 12 亿融资 Pre-IPO 环节,2015 年线上问诊业务实际收入 1.3 亿元,盈利 3000 万,计划分拆打包上市,目前 A 股并购或者新三板两大方案尚在踟蹰。
然而,作为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和管理者,张锐曾透露他并没有上市意愿。但去年以来,关于移动医疗资本寒冬的声音不绝于耳,资本退出的压力巨大。可以说,对于张锐而言,现在正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时候。
6 月 25 日,张锐在「2016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会医疗高峰论坛」上发言称:「去年搞春雨医生倒掉,我们没有倒掉,我还站在这,我们做得很好。很多人说革命医疗,很多人唱衰移动医疗,没关系,热闹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说。我相信利用技术增加医疗的供给,相信利用互联网改变就医的体验,这两件事永远是正确的,由他们说去吧,我很好!请勿念!」
▲ 张锐在「2016 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会医疗高峰论坛」上发言
如他所言,春雨医生确实一路壮大,没有倒掉。然而,遗憾的是,张锐,这个和自己赛跑的人,却最终输给了病痛。试图用移动医疗改善别人健康的他,最终竟因健康问题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尽管张锐所开创的事业充满了争议,尽管其设想的美好蓝图尚未实现,但不可否认,张锐在移动医疗领域确实做出了很多探索,走得也相当远。
出身医学世家的张锐曾说,做春雨医生的初衷就是帮老百姓看好病,他想做成这件事,赚钱都是后话,然而在创业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不得不为了融资、盈利的问题焦虑不已。
最后想说一句,不少人不咸不淡地说创业创业把命都搭进去了有什么意义,他们不知道,没有创造和燃烧过的人生才是没意义的。
创业者都要经受哪些高压和考验?
答主:老道消息,头条问答互联网领域专家,资深科技媒体人
焦虑和压力是创业的常态,抗住这种焦虑和压力算是创业者的义务吧。
只是资本市场一起一落,这个落差就会让焦虑和压力倍增,会撕裂很多人。过去两三年曾经很红过但是后来销声匿迹的很多创业者,现在都或多或少处在这种压力之中。
2008 年金融危机,京东估值打了一个对折,又打一个对折,还是融不到钱,刘强东一夜愁白头。接受央视《对话》采访时,他说最怕的是跟着自己快 10 年的老部下颗粒无收。2012 年资本寒冬,凡客大势已去,无数投资人劝陈年另起炉灶,但是陈年心里过不去,觉得用自己一辈子也得把这个事情翻转过来。
反倒是某些在泡沫期间浑水摸鱼的创业者,心理负担是最小的,该刷的脸刷过了,该混的经历混到了,该拿的钱也拿够了。
张锐这种创业者,有新闻理想,带着很多兄弟一起创业,又拿过很大的钱很高的估值。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撕裂是三重的。个人情怀的破灭、投资人退出的压力,同事期待的落差,是一齐压过来的。
而且互联网医疗行业有一些害群之马,尤为可恨,常常制造一些有意或无意的谣言,春雨医生作为行业翘楚,承担了这些谣言中的多数。
财新那篇《张锐:一个愤青的创业史》写得极好,说张锐做了之前不想做的药企的会议,在投资人推动下被迫加快上市进程,身边同事接连离去,多次被造谣资金链断裂,把这四种压力都很平静地讲出来了。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是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种的后四种。前面四种是生、老、病、死。
越是优秀的人,可以越轻松地对待前四种苦。生、老、病、死,乃至与贫困,都很难动摇张锐这样的创业者吧?但是于此同时,越优秀的人,其心智越难以摆脱后四种苦。多个消息来源都说过去一年张锐白了很多头发。
在这条 FA 比投资人多,投资人比创业者多,孵化器比拉面馆还多的创业大街上,创业者想融钱有上百个投资人可以捡漏,十几家 FA 童叟无欺随你选。创业者想出名,十几家科技博客等着抢你融资的首发,创业者想打鸡血喝鸡汤,上百个创业自媒体公众号可以塞满你的微信订阅列表。
办公、招聘、开发、推广、都有一条龙的服务。
唯独创业者濒于抑郁、绝望,无人倾诉之时,他们不知道何处可以告解。
上个月见一位从媒体人转型的投资人,他问我有没有信仰。作为全程见证过去五年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辈,他说越是优秀,越是公司发展快的创业者,越是容易抑郁,没有信仰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人所信仰的,当然不只可以有宗教。创业者大多数是唯物主义者,所以朝阳有 30 万散养的仁波切,给演员,给地产商、投资人、煤老板服务。而中关村有十万野生的创业者,想许个愿,上个香,却要跑到东边的雍和宫和朝阳大妈一起排队。
社会成功人士中,演员里面出家的极多,而互联网行业却很少,最出名的就是原盛大文学的侯小强,一度在少林寺皈依,然而很快就回来创业了。
创业者总是忙着改变世界,哪里有精力坐而论道。但是我觉得总有一天,创业者会发现这世界跳不出循环往复的圈套,并没有那么着急要他们来改变。那时候他们会明白张小龙说的话。
古往今来从事高风险事业的成功者,总是宗教事业最热心的捐助者,把自己小概率的成功事件,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曾经是政客、商人、黑社会,现在轮到创业者了。
另外的一部分创业者不必信仰宗教,然而在濒于抑郁、绝望,无人倾诉之时,有宗教场所提供慰藉,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花样年华》里梁朝伟低声呢喃的树洞,犹太人诉说千年民族委屈的哭墙,《天堂电影院》里多多表白的告解室,都是宗教在宗教之外的功能。
如果中关村有了一座庙,创业者和投资人听够了路演也可以来听听法会。合伙人撕逼前可以找得道的高僧调解。事业遭遇重创者可以在寺院小住,和僧众一起参禅打坐,扫地读经。
产品经理困顿至极之时,去问一问禅师,这个 button 到底要不要保留,禅师会告诉他某位前辈在寺里久住的情形。
我并不是在调侃,我觉得这样是极好的。
中国的《左传》中有句话,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西方的《圣经》里也有句话,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无论从哪句话看来,中国的创业者是少了一半的。
突发心脏病应该如何快速救治?
答主:急救科普人1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就是供应心脏的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的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导致的心肌坏死),最有效的的治疗就是尽快到医院打通严重狭窄甚至闭塞的血管。但到达医院之前的急救措施也十分重要(家里不可能打通血管),所以我们先讲院前急救措施,再讲院内打通血管的方法。
院前急救主要包括:
1. 及时识别心脏病发作(根据好发因素:男性、家族遗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压力····和临床表现:胸闷、胸痛、乏力、大汗、头晕、恶心、呕吐·····)。
2. 立即平躺或者侧卧(如有恶心呕吐)降低心脏负担。
3. 立即拨打 120 电话,切不可自行前往医院。
4. 如果没有过敏和近期的出血疾病(呕血、吐血、尿血、便血、脑出血等)嚼服阿司匹林 300 毫克。
5. 硝酸甘油切记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 如果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医院里打通血管的方法现在主要有两种:药物溶栓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取栓、球囊扩张、安放支架等)。在大城市建议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是因为溶栓虽然便宜,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溶开,而且即便溶开的患者后期还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小县城可以考虑先溶栓,病情稳定以后再转到大医院进一步治疗。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很高,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变好发因素中的可改变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压力····)、及时的体检和出现不适症状时候的及时就医。
长按二维码,勾搭头条君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丨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