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套脱掉,脱掉;面具脱掉,脱掉,通通脱掉!我们穿了太多烦恼,热到自己受不了,脾气总会莫名其妙,冒烟又傻笑;你辛苦,我辛苦,何必那么苦…”
这首2004年杜德伟唱的“脱掉”在当时红透大江南北,到现在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除了其大胆的演唱风格拨人眼球外,小编觉得他的歌词实在写得妙,用在当今都不为过。
我们出门在外,还有几个不带着面具出门的?顶张网红脸,穿个Valentino,手挎爱马仕(如果你挎着LV,人家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你),这就是传说中的标配。
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额蝉联全球第一数年,曾经触不可及的奢侈品如今走到寻常百姓的家中,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疯狂购买,奢侈品消费逐渐呈现“年轻化”。根据统计报道,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要比欧洲的年轻15岁,比美国年轻25岁。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年轻人为何如此钟爱奢侈品?
简单来说无非玩弄着心理战术罢了。一直以来,大部分人对奢侈品一直抛去渴求的目光。商家给你灌输“包”治百病,人这一辈子必须要有块好表等概念,于是原本淡定的心就是疯狂长草了,长草就底拔草啊。对于普通老百姓兜里的钱,他得计算着花,既不能买个太老气过时的,也不能花个万把块买个谁都不认识的吧。表也底买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几款,比如浪琴,卡地亚之类的。于是在奢侈品店里乱试一通,四处寻找标签看价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奢侈品就一个字——贵。一般家庭基本赚的是固定工资,每个月几千大洋也剩不下什么了,为何想买包呢,因为听说某同学的老公的朋友的媳妇都有大牌包,还不止一个,攀比的阴暗小心理就窜起了小火苗,嗖嗖的,凭什么人家赚的没我多都背上了啊。心理不平衡,于是剁手咬牙买了。
还有一点就是“富二代”之间攀比严重。相比于欧美奢侈品消费稳定集中在40岁以上的少数富裕阶层不同,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年轻群体则是主流。“全球奢侈品消费者年龄最小的就在中国,而且绝大多数是父母给钱去买。”在西方,如果你自己经济独立并有能力购买奢侈品,谁也不会拦你。而中国则是用着父母的钱购买奢侈品,并与同龄人之间进行各种攀比。
有人会说我靠自己挣的钱买的,难道也不行么?那你扪心自问“你觉得值吗?”吃着泡面,打着餐馆的工就为了一个包?不夸张地说,小编原来上学租房时,有个妹子都30好几了,人长得真不亚于台湾某名模,住着客厅,打着餐馆工就为了买香奈儿包包。呆一段时间觉得没意思了又二手卖了,就这么来回来去的,最后啥也没剩下来,还得向父母伸手要房租。
小编今儿就给那些头脑发热购买奢侈品的年轻人普及一下,你手上拿的奢侈品包包它的价值最多不超过$50刀,没错,$50都说多了。
小编曾看过访谈栏目‘在路上’采访凡客诚品的创始人陈年,他曾说过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奢侈品的本身价值如同他家的一件衬衫价值而已。而他针对的消费群体只是最普通的工薪白领和学生。他的生产车间和某国际奢侈品牌共用一个。如果你亲临江浙一带或者珠三角一带的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你会非常绝望地发现,用着一样的线,一样的面料,一样的棉,一样的工人,成本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但你在奢侈品店里要比别人多花三个零才能买到这些产品。当你在啃着方便面购买奢侈品的同时,恭喜你,你又再次贡献给某奢侈品牌CEO去趟7星级奢华度假旅游了。
曾有人说过,当你自身优秀到一定程度已经被认可的时候,你自己本身就是品牌,无需其他品牌包装自己。即使你身穿盗版,人们定会相信你穿的就是名牌。那么当你的生活现状与你穿配不符时,恐怕你穿上名牌,也要被人怀疑三分。
最后还是用杜德伟的歌收场“有冲动没行动那就什么都白搞,拜讬大家不要败再没事穿太多…”
广告
大华时代:Ci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