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个准备出国留学的人,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前都会问这样的问题:
出国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这个问题太过于抽象,芥末这么说也许会更好理解:
出国回来好就业吗?
海归的待遇是不是比国内毕业生要好?
前不久,芥末一朋友在微信里问到芥末这样一个问题:你说,花了几十万出去镀了层金,回来还是和国内毕业的一样工作,拿得也不比国内的多,当初何苦折腾自己呢?如果宝宝也曾有这样的疑问,我想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芥末刚毕业的时候碰见一个刚从南安普顿毕业回来的姐姐,本硕都是在英国念的时尚管理,回来之后进入了一家策划公司当策划。虽然年长于我,但是我们的薪水都是一样的。策划这活简单形容起来就是做不完的PPT、改不完的方案、只有上班点儿没有下班点儿,几乎全年无休,姐姐在的那家公司策划的确是全城最牛,薪水却是全城最低,一开始即使连芥末也不是很能理解,为啥不选择一个与自己资历更相符的工作,甚至同期有很多小伙伴会在私下说“从英国留学回来也不过如此,还不是和我们干一样的活儿。”久而久之有很多人无法忍受这种高强度作业纷纷离职,本以为她会是最先走的那一个,没想到同期如今只剩她一人,而在入职一年后,在别人还在为了20万级别的案子苦恼时,姐姐独揽了三个120W+的大Case,外加一个全年案,连升3级。
十一难得休假见了一面,闲聊中也问了姐姐,作为一个海归,却干着如此苦逼平凡的工作,甘心么?没想到话题一问出去,就是聊了一下午的节奏。
姐姐家庭殷实,成绩一直优异。第一次想出国是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姐姐想直升英国高中,身边却都是这样的声音
“你成绩这么好,没必要出国,别跟风”
“太小了,你走了你爸妈得多想你”
“你也就是这会儿这么想,先老实念高中吧”
姐姐找不到十足的理由去说服身边的大人,含着泪送走了当初说好一起去英国读高中的朋友,眼泪是离别的不舍,更是对自己的悔恨。高二与朋友聚了一次,听着朋友口中向往的世界,姐姐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已经等了两年,我不能再等了”一再坚持下,姐姐终于踏上了英国的土地。
留学生必走的适应之路,姐姐也走过:语言不通交流不畅、身体不适只能自己扛、也切实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比起说这段经历的不易,姐姐更怀念的是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外国留学生们在同一个课堂学习的场景、更怀念的是和这些朋友一起讨论共同感受思维碰撞的场景,因为这些让她看到了多元的思维方式,眼中的世界更为立体。她也怀念的是那个万事都勇于去尝试从来不放弃每一次新奇体验的自己,尽情去感受生命里不曾看到的方方面面
回国后本应按照家里人的安排去银行工作,姐姐再一次拒绝,“得过且过,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从零开始学策划,一稿不满意就一直改到满意为止。芥末写过策划方案,也看过姐姐的方案,在有限的资源中,她的创意永远出乎众人意料,因为她把她在英国4年的见闻和经历全部写在了案子里,即使报价偶尔会高于甲方的要求,甲方也会欣然接受。
虽然如今在别人看来还是忙成狗的节奏,却不曾想姐姐还给自己留出时间去参与海归创业培训,在她看来这个世界上未知的太多,有趣的事情太多,见识和眼界永无边界。
很多人觉得人到了某个年纪,生活就注定要开始一复一日的循规蹈矩。但反观自己,究竟是生活束缚了我们,还是我们成为了自己的枷锁。因为看到的世界太广阔,我们拒绝反复,勇于创新和突破;因为遇见优秀的人太多,我们拒绝在舒适圈里洋洋得意,勇于去尝试更多未知的领域;我们知道自己不想认命,所以只能拼命。出国留学带过来的不是镀金的文凭、流利的口语而是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在第一时间衡量它的价值,比如一个人的阅历和思维方式,而当面临同样一件事情时,见识多少就会成为取胜的筹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因为我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今日汇率
1英镑=8.2403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0.1214英镑
▼
想申请英国留学
放心
点击阅读原文
芥末免费给你办
今 儿 就酱
不点击阅读原文,逮到要打屁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