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妈的话:每一个亲自陪伴“熊孩子”长大的父母,大概都有被“熊孩子”逼到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的时候,虽然明明知道发火没有半毛钱作用,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今天的文章原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理疗师Debbie Pincus,妈妈圈将文章翻译出来,分享给不断学习的父母。当怒火向上涌的时候,告诉自己step back and look at the big picture也许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同作者所说,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对自己宽容一点。
文:Debbie Pincus
译: Sophie
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要心平气和地做父母,并对此信誓旦旦。然而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往往难以坚持。我们知道以身作则要比恐吓孩子来得重要得多,我们的出发点一直都是好的,但是一不留神我们就以大吼大叫作为和孩子沟通的终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总是觉得因为孩子不听话、不尊重自己导致了我们情绪的爆发,我们要知道这些只是情绪失控的导火索,这些行为让我们不假思索就开始情绪失控。考虑到以上这点,做父母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它囊括了恐惧、失落、无助以及更多。做父母的经验因人而异,在这条路上我们的情感常常战胜理智,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经常不自觉地在教育子女的路上感到恐慌,这使我们不断扣动令情绪失控的扳机。”
你要知道所有的情绪都是自发的、这很正常并且可以理解,但是我们的行为并不是,我们的挑战是勇于接受这些情绪,并控制自己的行为令自己不那么容易失控。
是什么样的导火索让我们的情绪失控至此?我们都很脆弱,很多情绪会导致我们的爆发,我们之中很多人很容易暴怒、很多人很容易恐惧,在我们养育孩子的时候会面临很多伤害、纠结和失望,这些经历都让我们不得不去直面我们“未完成的事业”和恐惧。做父母会暴露出我们内心最深处的自我,那些美好的和不美好的,有一些甚至我们永远不希望公之于众。这样的认知是很痛苦的,在我们想要心平气和与孩子沟通时往往成为绊脚石。我们情绪的爆发更让我们非常有负罪感,深感无助,如此以往,恶性循环。
当太阳照常升起,生活顺遂时,我们感到教育孩子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是当压力袭来,一切的逻辑、理由、书中的智慧都消失无踪,我们触发了情绪失控的按钮。
试着想象我们的大脑有两个房间,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楼上的房间负责处理逻辑问题:图表、系统、计划和策略;楼下的房间,负责处理感情问题,当楼下的房间十分平静的时候,楼上的房间运转得也很顺利,但是当楼下的房间着火了,警报响起,楼上的逻辑房间便无法运作,我们十分绝望地想要扑灭火焰,反倒使一切变得十分混乱。当火势终于弱下来,楼上的房间重新工作并开始检查损失,实施弥补措施并重新制定未来的策略。
了解你自己内心的底线,并且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能够帮助你很好的控制自己。如果你很好的控制情绪使其不致爆发,你作为父母会更有效率,最好的部分是,你可以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技巧。
要记住当你被你的情绪所控制的时候,你往往会以尖叫来解决问题,又或者是,停止大脑运作、保持距离、试着无视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当你试着避免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说话,你可以到楼上的逻辑房间中寻求帮助,找到最好的方法去回应你的孩子。
你能找到自己情绪失控的点吗?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无望
无助
不足
恐惧
罪恶感
如果你的孩子对你不以为然,这会导致你觉得孩子不尊重你,这会让你内心深处回忆起你的童年、你被父母或同龄人不尊重,当这种感受被激起时,会导致你的愤怒,你大脑中逻辑的房间被关闭了,情感取代了主控制地位。你大脑中清醒的部分告诉你孩子只是在做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很正常的事情,并不是针对谁,但你的情绪会让你认为他在针对你,并导致你的愤怒,你会更愿意归咎与他人。当你了解了你为什么会情绪爆发的时候,你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自己被无视了,这也是情绪失控的导火索。这种感觉会让你想起多年以前自己被无视时的痛苦,尤其是被你的妈妈或哥哥等亲近的人所无视。举例来说,你的感情让大脑中的逻辑办公室暂时歇业,紧急救援车收到求救信号飞快赶来扑灭愤怒的火焰,你的确是出于最好的意愿,但是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还是不受控制地对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并且没有理性地惩罚孩子,而孩子却并不知道他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你要知道紧张的情绪并不会让你变成无望的、不合格的家长,这些情绪使你生而为人。但是作为凡人,我们需要控制我们的情绪,并且成熟、理性地去应对我们的紧张情绪。尽管这听起来很有挑战性,但是这是可行的。它会帮助你获得同情心,你甚至可以想象有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好朋友时刻陪在你身边,他在你情绪难以自制的时候时刻提醒着你平静下来,用体贴的心去理解他人。这位朋友会在你的生活中不断地鼓励着你,当然,现实中这样的朋友同样可以帮助你。
1. 锻炼自己用更有逻辑、更周到的方式去思考事物,多阅读一些好文章,提醒自己身为父母保持平静的重要性,在处理每一件事之前,三思而后行。
2. 你不能让其他人遵循令你满意的方式生活,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用特定的方式来生活,这是一种群居动物的本能。这种本能让你在别人都按照你的方式过活时感到平静和满足。当我们做不到这些是,我们会变得十分焦虑、开始大喊大叫,试图“同化”他们。你要知道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一种天性,并且要为此做好心理准备。当你因此感到情绪失控的时候,同样需要停下来,找到安抚自己情绪的方法,试着听听音乐、安静地散步、关心自己。事实证明对别人大吼大叫、强迫别人做事情会让你感到更大的压力。
3. 了解你的情绪失控点,试着去了解孩子那些让你情绪失控的行为,检查你是否有这样的身体信号,你的肩膀会不会紧张?你的话语会不会过于保护性?试着寻找这些,并将其一一记录下来。
4. 问自己这些行为为什么会让你如此失望。将你的想法写下来,回顾你的过去,反思自己对未来的恐惧。在过去和未来,是什么让你感到失控?试着问自己是否是孩子的行为让你对自己产生了不确定、无助、失控、恐惧和打击?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这样的情绪你该做些什么?这些情绪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将他们一一写下来,试着去找到可以安抚自己的方法。
5. 找到利害攸关的点。提醒自己愤怒情绪之下的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在孩子以你为榜样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时候你要让同情心发挥作用,帮助你冷静下来,让这些消极的情绪保留在你的身上而不是去影响他人。
存有切合实际的期望:让对于自己作为家长的期待更加切合实际,允许自己做的不完美,认识到作为家长总归是不能尽善尽美的,在失落的时候多于内心中的朋友交谈,让他帮助你走出阴霾,并且对未来保持期待。同时也要让家人和朋友支持你。
自我疗伤:帮助自己克服内心的伤痛,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或是去寻求专业的帮助。解决自己的历史遗留问题,让父母对自己的伤害不要重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去关注自己作为成年人的交际生活而不是把一切的重点都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你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那你会变得十分脆弱,也很容易激起失控的情绪。
避免纠结:注意不要被消极的行为影响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坚持做自己、坚持对孩子切合实际的期望。更多去关注孩子的闪光点。
不要预测未来:如果你是一个容易忧虑的人,你往往会脑补各种孩子在未来可能遭受的挫折等等可怕场景,如果他们遭遇了失败、灾难、他们该怎么办,你会尽量去避免这些事情发生,然而这是不对的,你要更多地去想象孩子快乐的、安全的画面,当消极的情绪影响自己时,将它们换成积极的画面。对于脑海中消极的想法,也要做同样的事,用积极的想法去替代它们。
用运动缓解你的压力:试着散散步、做瑜伽、祷告,放松你的身体,感觉自己在卸下肩膀上的重担,深呼吸,闭上眼睛,感受自然的呼吸。感受所有涌入脑海的想法都随着呼吸而去,不要去评判自己,让自己变得专注。试着每天做十五分钟,你会感到自己变得更加平静。
我们孩子的行为往往会让我们回忆起自己未愈的伤痛,我们不想在他们的言语中想起自己的过去,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缓和自己的情绪。于是我们抱怨、责难、喊叫、批评这些让我们情绪失控的人,责怪别人可以让我们平静、但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当下次你感到情绪失控,请三思而后行,找到最好的方式去回应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逻辑办公室里,试着去思考如何让孩子在自己的不足上学到一些东西,比如,当你因为孩子不尊重你感到情绪失控,当你平静下来之后,你应该和孩子讨论一下为什么不尊重人是无法令人接受的,以及当同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哪种处理方式是孩子可以接受的。
心平气和的教育孩子并非遥不可及。但是却需要认真的对待和联系,为人父母是责任十分重大的事情,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孩子,作为父母会让人变得非常感性并且会激起我们的内心深处的脆弱情绪,在为人父母的旅程中,请对自己宽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