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生活】九个澳洲老师给的忠告,值得中国家长反思

2016年10月08日 直通澳洲




教育,成为中国父母的困扰,其实只是近十年的事情。在长达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国人很单纯,只考虑一个问题:如何把庄稼种好,把猪羊养壮。至于进私塾,考功名,当官老爷,大部分人不会去想。


在近一百年里,很多人读书的目的也仅仅是认几个字,便于生活,也没有背负太多靠读书出人头地的压力。即使到了三十年前,读书意味着有个铁饭碗的时候,教育也还没成为大家的困扰。因为只需要考个好成绩就行。


真正的困扰是近十年与我们开始反思应试教育的局限才同时出现的。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痛苦挣扎:一边否定、批判应试教育,一边又毫无选择。该如何教育好孩子,成了中国父母普遍很头疼的事情。


曾经有一家国外教育机构抽取了澳洲各个州中小学老师做了个调查,就他们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该如何努力和配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帮助。



一、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不仅是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的愿望。


中国家长最常见的做法是给孩子布置阅读的任务,比如一天一章,然后检查。如果孩子不执行,或者完成得不好,或罚或骂,也可能是打。


但是澳洲老师给的建议是养成家庭阅读的习惯:家长读书给孩子听,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读书给家长听。



二、沟通从一起吃晚饭开始


澳洲老师建议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家长一定要注重和孩子的沟通,而这种沟通应该从一起吃晚饭开始。


孩子在餐桌上往往可以更加轻松地讲述自己在学校的一切,这个时候家长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也可以及时给予建议和引导。


但是千万不要急于否定、批评甚至责骂孩子,那会断了孩子以后和家长沟通的念头。



三、带领孩子离开手机、电脑和电视屏幕


在如今这个时代,手机、电脑和电视陪伴孩子的时间很长。很多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中国家长的做法是将孩子的手机没收,或者将他关到一间没有这些电子设备的房间里,而自己却沉迷其中。


家长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澳洲老师建议家长要让孩子离开这些耽误时间的电子屏幕,首先自己要有所克制。


然后带着你的孩子出去散散步,看看蓝天白云,或者在运动场上尽情玩耍,而你的手机最好是留在家里。



四、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首先家长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可以安心做个甩手掌柜了,而是要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并且积极参与其中。


这不是简单的询问,而是要一起参与讨论,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事实证明,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孩子的表现将更为优异。



五、面对孩子的过错,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面对孩子的过错和惹的麻烦,不能一味责骂,而是要让他们了解前因后果,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


当然,更不能替他们找借口,推卸和逃避。



六、创造机会,鼓励孩子接触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互动


作为家长,除了督促孩子的学业,还应该多带他们出去,创造和别的不同的小朋友接触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从小去体会这个多样化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需要的合作精神。


太过自我,或者太过懦弱自闭的人,在这个社会都会活得比较艰难。



七、和老师站在统一战线


家长应该和老师站在统一战线,而不是对立面。


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需要自己去面对,即使是父母也不会包庇他们。


即便是有所误会,也需要和老师理性沟通,给孩子树立正确处理事情的榜样。



八、接送孩子要准时


如果孩子经常迟到,或者经常很晚才被从学校接走,这样孩子会感到尴尬。


久而久之,如果孩子不为此感到尴尬了,那就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了。


因为时间观念的养成,其中的意义远远不止避免迟到这么简单。



九、督促他们,别让他们偷懒


确保孩子完成分内的功课任务,这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对于中国家长来说,可能最为重要的是首先学会尊重孩子,改变粗暴命令的教育风格;其次是以身作则,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尊重,不溺爱,不苛责,多陪伴,教育孩子或许也就这么简单,就在身边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


采编:茜茜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直通澳洲采编






直通澳洲是一个专注澳大利亚物业投资,代购,旅游,留学移民的资讯类公众号。我们致力从多方位为您呈现一个最真实的澳大利亚。

如何关注我们
  1. 回文章顶部,点“直通澳洲”进行订阅。

  2.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直通澳洲,即可找到。

  3. 扫描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二维码,进行关注。


温馨提示

  1. 分享也是种态度,如果你喜欢我们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2. 如果你时间有限,可以先点击右上角“收藏”,以后随时阅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