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移民家园网!
www.yiminjiayuan.com
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清华大学一项有关自来水的调查研究,报道国内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亚硝胺,引发热议,一时间“自来水致癌说”甚嚣尘上。
原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陈超课题组历时3年多,覆盖全国23个省、44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从出厂水、用户龙头水到水源水,针对饮用水中亚硝胺浓度和种类进行了一次科研调查,这项调查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最全面的一次。
“调查结果出乎我意料:一是种类那么多,二是浓度比想象的高。”负责上述饮用水调查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陈超说,他从事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研究已近十年,但人们最近才开始关注和重视饮用水中的亚硝胺。
“它像极了当年空气污染中被忽视的PM2.5。”
多数学者认为其不会影响安全,但亦有人担心,饮水长时间富集,可能产生一些病变。
“尽管亚硝胺在水里含量极低,但饮用水太重要了,涉及所有的人群,特别是要考虑敏感人群,比如儿童、孕妇和免疫缺陷的群体。”
饮用水中的亚硝胺,过去一直被认为只是一种“消毒副产物”。因为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安全最重要的一步。科学家都认为,与消毒不充分可能引起的风险相比,消毒副产物带来的健康风险小,不能为控制消毒副产物而牺牲消毒效果。
饮用水中的亚硝胺,是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副产物”,同时作为2A类致癌物,亦有人担心,其长时间富集的病变作用。
亚硝胺是自来水消毒的副产物之一,它正是此次争议的主角。此前,清华大学饮用水研究课题组耗时3年,对亚硝胺的浓度和种类进行了“全国普查”,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全面的调查。
这些天,调研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被陆续公之于众:
“中国是世界上亚硝胺检出情况最为多样的国家,在水中检测出9种亚硝胺类物质,其中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浓度最高。”
“中国的出厂水和龙头水中的亚硝胺检出情况要比美国严重,出厂水和龙头水中NDMA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和13ng/L(纳克每升),水源水中的亚硝胺前体物(母体物质)平均为66ng/L,除了NDMA之外的亚硝胺在中国的检出率是美国的数十倍。”
亚硝胺风险高的水样主要来自两个区域——华东区和华南区。检出龙头水中最高值达到19ng/L。值得关注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也是亚硝胺浓度最高的区域,NDMA浓度分别为27ng/L和29ng/L。
水源污染加重
和西方主要由消毒剂产生不同,中国还存在另一个重要原因: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陈超团队的检测显示,原水中就已出现较高浓度的有机氮——作为亚硝胺生成前体物,这将导致出厂水亚硝胺浓度的升高。
“这主要和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关,我国的污水处理率比欧美低得多。”陈超说。
报告写道:中国的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紧迫问题。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污染物在地下水源中十分普遍,特别是那些被农田和工业环绕的地下水源地。管网水中,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发生亚硝胺化反应从而导致NDMA的生成。
“水源保护是我们的瓶颈。”陈超说。不过,研究了几十年饮用水处理的高乃云强调,现在的饮用水水质相比过去已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水里能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已经大大减少。”
多位医学方面的学者都有论述:长期摄入不洁,特别是亚硝胺被检出的饮用水,很可能是促成居民消化道肿瘤高发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和她的团队曾用八年时间完成了《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
多个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人类某些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可能与亚硝胺有密切关系。其致癌机制研究显示,亚硝胺可引起食管上皮细胞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大大促进癌变。
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把亚硝胺列为2A类致癌物,该物质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足。
“动物实验结果很明确,但人群中数据不足,我们正在做相关实验。”长期研究消毒副产物健康影响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鲁文清说。
因此,亚硝胺化合物是否会让人类致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美国的两个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在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了亚硝胺类(NDMA)的最高浓度,但中国并未将其纳入饮水标准。
不过形势看来并不太过悲观。美国加州的指导值是10ng/L,加拿大卫生部的指导值40ng/L。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限制则要宽得多,达100ng/L。
“按WHO的标准,我国只有少量水样超标。但如果用美国加州标准则有26%的出厂水和29%的龙头水超标。”陈超说。
相比中国饮用水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含量,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大多数学者认为,“不会影响饮用水安全”。
不过,亦有不同意见。“癌症高发的致病原因很多,亚硝胺物质只是一个,但水每天都在不断地饮用,长时间富集的话可能产生一些病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王万峰说。这或许正是美国环境保护署力争将亚硝胺纳入标准的一个主要原因。
看到多家媒体报道后小编也顿时被惊到了,“引用水致癌”这一字眼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感觉中国人的身体好像都是铜墙铁壁,先是空气中的PM2.5过量可以致癌,《科技日报》一篇调查报告指出北京雾霾致使近两年北京肺癌暴增43%,然后又是饮用水中含有致癌物。
不管这些报道的真实性,但一看到这些关乎自己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相关的文章报道总能让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心惊胆战,生活的安全感又再次大大降低了,毕竟每个有生命的人,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就是就是空气和水了,如果空气和水出现了问题,真的会直接威胁和影响到人的生命!
在专业研究、国家和国别标准之外,公众可能更关心的是最直接的结论,比如科研人员“种类那么多,浓度比想象的高”的说法,以及专家对“亚硝胺致癌”的权威解读,亚硝胺类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判定为2A类致癌物,即“动物致癌证据明确,但人类致癌证据不充分”。种类多、浓度不低,而且有致癌的可能性,即便是公开出面回应的北京市环保部门也不否认这几点。
于公众而言,接下来的问题便是:自己身边的饮用水中亚硝胺的浓度到底有多少?毕竟,即便学者调研数据也只有笼统的地域说法,并没有具体指向特定城市,这更多是一个公共知情的问题。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供水单位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地级市自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现在的疑问是,亚硝胺浓度何时可以进入定期公开的数据范畴?
来源:移民帮
新西兰移民家园尊重原创,诚意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遇侵权,可联系订阅号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