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陷阱

2017年06月07日 走进加拿大


只要你问他人最近怎么样,几乎铁定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忙着呢!”“忙急了。”“忙疯了。”显而易见,这明面上是在诉苦,实际是隐性的炫耀。通常人们会对此致以祝贺:“忙有忙的好”或“总比闲着强”。


你能注意到,告诉你自己有多忙的人,其实不能说是忙碌,而是疲惫。精疲力竭。疲于奔命。所有抱怨自己有多忙的人,几乎都纯粹是自找的:他们在自愿承担工作和职责,他们在“鼓励”子女主动参加课外班和各种活动。他们忙碌,是因为个人的野心、动力或焦虑,是因为他们沉迷于忙碌,并且为可能要面对的闲散而紧张不已。


个人是否有独处的能力,或者,他们是否是为自己的兴趣而忙碌,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我认识的每个人好像都在忙忙叨叨。当他们没有在工作,或是没有在做有利于工作的事情时,就会着急,心生负罪感。他们精心安排时间跟朋友会面,就跟绩点分(G.P.A)4.0的学生见缝插针参加社会服务一样,因为这能让自己的大学申请信更好看。


如今的这种集体歇斯底里,对生活并非必需,也并非不可避免,它是我们在默许之后选择的结果。忙碌代表的是存在于世的安心,对抗空虚的保障;如果你这么忙碌,日程紧凑,每天的每一个小时都有人找你,那么你的生活显然就称不上懵懵懂懂、无关紧要或者毫无疑义。我认识一个女人,她曾在一家杂志实习,午休时甚至不能离开办公室,因为杂志社觉得总会有什么紧要的事需要她来做。而这是一本娱乐杂志,并无多大价值,自视甚高的姿态,看起来无非是自欺欺人的习惯罢了。


我忍不住好奇,那些装腔作势的疲态是不是只是用来掩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做的大部分事,其实并不重要。我明白人们为什么享受这种对忙碌的抱怨:它让你觉得自己很重要、很吃香、很有利用价值。


在这儿,我几乎不受俗务所累。这里没有电视。要查邮件得开车去图书馆。有段时间,我整整一星期看不到一个认识的人。我慢慢忆起了毛茛、椿象与繁星。我读书。几个月来第一次,我终于能真正写点什么了。如果你不能全身心沉浸在这个世界里,就很难对生活有所感悟,但如果你不能逃离出去,同样也很难认识这个世界,领悟无所事事远非一段假期,一种放纵或一种缺点那么简单,它对于大脑之不可或缺,正如维生素D对身体的作用。剥夺了无所事事的权利,我们的心智将遭受折磨,就像患上佝偻病的躯体将随之变形那样。


无所事事赋予了我们空间与宁静,这对于我们是必要的,我们因此能从生活中退后一步,更全面地观望它,能发现意想不到的关联,等待电光火石般的灵感。就像一个悖论,想要把任何工作完成,你必须先让自己空下来。


“做白日梦,往往是我们行事之精髓。”托马斯•品钦在懒惰论的随笔中这样写道。历史上可以找到大量关于灵感的故事,它都出现在人们无所事事、做着梦的时候。这让你不禁会去想,二流子、懒鬼以及没出息的人,为这个世界贡献的伟大理念、发明与杰作,也许跟孜孜不倦永不停止的人一样。


如果所有的人都跟我一样,这个世界也许很快就完蛋。但我觉得,理想的人生,应该介乎于我本人目空一切的懒散与世人无止境的疯狂之间。我的角色只是提供坏影响,我就像那个站在课室窗外,对端坐在书桌前的你做鬼脸的小孩,催促你找个什么借口溜出课堂,去外面玩耍,一次就好,下不为例。我本人决绝的懒惰与其说是优点,倒不如说是一种奢侈,但我是在很久以前就有意识地做出了决定,在时间与金钱之间选择了前者,因为我一直相信,这一生时光短暂,最好是将时间花在我喜欢的人身上。


我想,临终之际,我或许会后悔当年没能工作更努力些,没有说出那些该说的话,但我又觉得,在最后一刻我真正的愿望,可能是能再跟克里斯喝杯啤酒,能再跟梅根散长长的步,能再跟博伊痛痛快快地笑一场。


人生苦短,请勿忙碌。


你或您身边的朋友想留学加拿大吗?



1、请点右上角:选择【发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2、请关注我们:点右上角-》通讯录-》查找订阅号-》搜“走进加拿大

3、咨询加拿大留学信息,请联系“加拿大博盛国际交流顾问公司

加拿大咨询电话:001-647-8368661  

邮箱:1016573153@qq.com

中国咨询电话020-83652729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