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第三个星期日,又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剃须刀、手表、钱夹、皮鞋、袖扣,商家不遗余力地借机促销,让人想忽略这个节日都难。
说实话,我并不愿意强调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什么缺乏父爱的男孩容易娘娘腔,什么没有爸爸的孩子智商和情商都要低一些,这些说法多少会让人感到不适。当代社会如此多元,由于或客观或主观的原因,有些家庭确实没有父亲这一角色,但孩子一样可以成长得健康阳光,而过度夸大父爱显然对这些孩子是不公平的。
实际上,最可怕的既不是单亲家庭中真正意义上父亲的缺席,甚至也不是重男轻女或酗酒打骂的父亲。毕竟我们都清楚这些做法是错的,而且整个社会从舆论从法律上都在抵制这些行为,他们不仅不配当父亲,连做个人都不合格。反而,正是一些看起来完整的家庭中的“幽灵”父亲,他们虚无缥缈的隐身状态对孩子的伤害反而更大。
一
来美国之前,我在上海工作过几年。大都市节奏快工作忙,加班是家常便饭。
可我渐渐发现,隔壁组有个男同事居然天天很晚都还留在办公室里,要么打游戏,要么跟加班同事闲聊,也没见他真地忙工作。
“为什么不回家啊?”终于有人问。
“家里孩子闹腾,让他妈管吧,我轻松轻松。”男同事坦荡荡没有一丝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这小日子可真是幸福啊。”其他几个男同事羡慕地附和。
“难道你们男的都是这么想的?”终于有女同事表示不满。
“嘴上不说,一般心里都是这么想,能躲就躲吧,反正也不会带孩子,只能帮倒忙。”这帮爸爸们还挺会找借口。
几个女同事也加入进来,开始讨伐自己家的那位:“他倒是不加班,只不过每天回家就在沙发上一躺,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球赛”;“他在家也从来不管孩子,让他帮忙换个尿不湿比登天还难”;“他一天到晚总喊累,说是压力大,没心情带孩子”。
这样的对话熟悉吧?或多或少,我们都应该认识或听说身边有这种空有其名的父亲。
我自己也有孩子,很理解一旦孩子闹起来那种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里的感受。因此,不论爸爸还是妈妈都有权利偶尔抱怨,也都有权利要求偶尔逃离一下松口气,但如果哪一方长期逃避养育子女的责任就完全不可原谅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没人逼着你生孩子,而一旦决定要生孩子,那么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至少应该是一个成年人的行为底线。
最令人难过的是,如果不负责任的“幽灵”爸爸只是少数,或者他们在成为“幽灵”时心中仍有愧疚感,那局面还不算太糟。可惜,此类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不仅有大批男性拥趸,连部分女性都或顺从或无奈地在纵容这样的行为。于是,我们有了一个专门形容这种现象的名词,丧偶式育儿。
提到丧偶式育儿,大概中国爸爸还不是最差,邻国日本才是登峰造极。
在日本,由于男性一个人的工资够养家,很多女性成为了全职主妇。而在日本文化中,男性下班后直接回家是被瞧不起的,他们往往成群结伙地去居酒屋,喝酒聊天不亦乐乎,很晚回家不做家务,不与妻子交流,也不与孩子沟通,可以说在丧偶式育儿上做到了极致。
于是,等到男人退休准备回归家庭时,才发现子女对自己非常冷漠,在他们眼中这样一个长期缺席的父亲仿佛是个陌生人。而随着近些年来日本老年夫妇离婚率的升高,跟随母亲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地选择与父亲渐行渐远。此时,男人也只能悔之晚矣地孤单度过后半生。
毕竟,与怀胎十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孩子的母亲不同,父亲实际上天生缺乏与孩子的亲密联系,如果后天还继续放大这种疏远,那亲子关系形同陌路也并不意外。
二
我去年完成了由怀胎十月到成为新手妈妈的全过程,由此也亲眼目睹了与中国和日本大相径庭的美国爸爸文化。
去医院产检和参加育儿培训课程,总能看到那些小心翼翼陪着孕妇的准爸爸,他们认真记笔记,还不时发问,一看就是全力准备成为称职奶爸的节奏。
在产房里,父亲是要求全程陪同的,不仅要见证母亲生育的艰辛,更要见证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小生命的降生。除非极度晕血,父亲还要承担起为孩子剪脐带的光荣使命。
刚生完孩子,当妈妈进行伤口缝合,或者需要歇口气时,护士会自然而然地把孩子抱给父亲,让父亲把孩子贴在胸前,让孩子感受父亲的心跳,从而通过皮肤的接触来建立起跟新生儿的情感联系(bonding)。
等孩子大了点儿,我带着她去参加社区图书馆举行的婴儿故事会(baby lapsit storytime)。尽管到场的还是以母亲居多,可依然经常见到铁汉柔情的爸爸们。有的爸爸又高又壮,满身肌肉,手掌就像一把蒲扇,感觉能一巴掌把人拍翻在地,可是他抱孩子的手法却那么熟练和温柔。有的爸爸一脸大胡子,胳膊上大片纹身,这要是在外面遇到我肯定要绕路走,可是他跟孩子讲话时却那么轻声细语有耐心。这种反差尤其让人感动。
我之前在美国小学工作时,也经常看到特别有爱的一幕一幕:天天送孩子上学的警察爸爸,到学校介绍自己部落文化的印第安爸爸,利用业余时间充当少儿足球教练的爸爸,他们的孩子在谈论自己爸爸时那种骄傲真地很令人动容。
三
我不是想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美国一样也有将孩子置之不理的父亲,但不得不说负责任父亲的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且这在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人群中越常见。
我们会很容易听到,美国爸爸们在公司请假的理由可以理所应当的是:我要去参加家长会,或者我得带孩子去看牙医。他们下班之后也很少安排娱乐活动,而是直接回家,给孩子洗澡,为孩子读书,带孩子玩游戏,这些才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文化氛围环境压力所带来的效应,不论是出于对妈妈辛苦付出的尊重,还是出于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美国人对于爸爸参与到孩子教育中去极为认可,大家普遍认为对孩子和家庭负责任的男人更靠谱,更有担当。
漫画家Snezhana Soosh有一组描绘父爱的作品,看过之后我们会对这种爸爸文化理解得更直观。
教孩子下国际象棋的父亲
给孩子梳辫子的父亲
化身超人永远保护孩子的父亲
弯下身来为孩子演木偶戏的父亲
再忙也陪孩子玩儿过家家的父亲
四
如果,你还没准备好放弃休闲娱乐;如果,你还没准备好收敛脾气;如果,你认为养孩子只是妈妈的事,那就请暂时不要做出生孩子的决定。生而不养的父亲对不起“父亲”这一称呼,更不配过父亲节。
但是,我始终认为,如果一种行为是很多人参与其中的现象,那么光指责个体是有失公允的。试想,当整个社会都以男人承担起育儿责任为荣,老板觉得这样的员工会更可靠,朋友觉得这样的男人会更爷们,妻子觉得让丈夫参与家庭生活是不可妥协的,男人都会拥有一种履行父亲职责的自觉,恐怕那时父爱不再会是奢侈品了吧。
我看过一本同时是儿童教育学家的父亲写的书,里面一个对话极为经典。
你是在帮忙照看孩子吗?Are you helping babysit?
不,我管这个叫当一名父亲。No, I call it fathering.
最后,祝那些为孩子换过尿不湿、喂过饭、洗过澡、唱过歌、读过书、打过球、谈过心的父亲们节日快乐!You deserve it!
妈妈圈在线学堂今日"618大促, 全场在线单课8.5折
仅此一天!
经典阅读系列:外教授课,美国精读课堂带回家
华氏451度
追风筝的人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伟大的盖茨比
人鼠之间
... ...
经典写作系列:哈佛教授亲授,领略英文写作真谛
文学分析写作
美国初中最重要的两种文体
辩论劝导型文书写作
... ...
美国本科申请系列:名家传授,干活满满
张一冰:漫谈美本文书写作技巧
2018级美国大学申请文书题目一览
点击如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妈妈圈在线学堂网站
618,为暑假准备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