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Q博士
文章转载于公众号:留奶(ID:papashicha)
记得出国前,我在学校碰到了个脸熟的朋友。
当他听到我要出国的消息后,一口气回了3句:
“你们家真有钱啊!富二代就是爽哈,我还在苦逼的考研”。
“不用考试就能读研真好!我要是家里这么有钱,早出国了 ”。
“谁特么还在学校苦逼读书,考个比高考还要恶心的考试……”
听完后,我脸上保持着客套的微笑。心想,他估计是考研学傻了。
考研是很苦啊,人生的第二次高考。能不苦吗?
况且,高考是一群人,考研是一个人。
当年,我大学的舍友准备考研,真是把全宿舍人都感动了。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从没有一天敢懈怠自己。晚上十点二十,自习室关门才离开图书馆,回到住处再接着背单词,一天的学习时长远超15个小时。
好几次我们宿舍聚餐,打他电话都找不到人。他说自己自制力差,所以白天去自习室从来是不带手机。
更郁闷的是,除了备考,在一段时期内,他的那种莫名焦虑情绪,还传染到了宿舍里的每个人。
备考初期的迷茫,备考末期的担忧,国家线出来前的不安,以及复试结果出来前的焦躁,搞的宿舍其他几个直接就业的兄弟打Dota都没兴趣了。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肯定能考上时,
他却失利了。
为什么这个世界如此不公平?
为什么自己这般苦命?
凭什么你不用考试,就能读研究生呢?
那几天,这三句抱怨在我的耳边反复循环。
我带着耳机,都能听到。
相比考研,留学的好处在于,国外大学能给你一个确定的offer。
即使是有条件的(conditional offer),也至少不会出现前期付出巨大努力,最后竹篮打水的事情。
当然,这种看似便利的捷径,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换句话说,这是一道门槛。
于是,就有了留学生都是富二代的逻辑:
“这不是拿钱买来的?”
“能拿钱买,这不就是富二代么?”
“他们又没吃什么苦,就能入学研究生?”
即使去法德免费的公立大学,也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生活费,更何况是去英美澳。
但能出这笔钱,并不意味着就是富二代啊。
相反,很多人都出自普通的中产家庭,甚至贫困家庭。
再说,为什么要吃苦?为什么要比苦?
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中国的教育,让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了“苦难崇拜”。他们坚信着孟夫子的那套,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于是这群人便又开始倒果为因,用“苦”来折腾自己,以求得老天注意和垂青。
这种原始而简单的思维和求雨是完全一样的逻辑。这种地道的迷信。
只不过因为被包装在自我提升这样假大空概念里,就显得极为励志。
于是大学里一群又一群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的人,在自己不擅长,又无天分的领域里死命折腾。
明明不适合,还天天给自己打气“坚持下去”,觉得自己在锤炼心性。
这些人从来不花一点点时间去思考,自己最适合的领域是什么,如何多快好省的做事情。
他们只会盲目从众,看到别人报名考研,于是自己也跟风,求得一个心理安慰。
也许他们不知道,自己进入职场,可能是一把好手,甚至能脚踩风口飞起来。
可他们更喜欢和苦行僧一样,把自己逼到最惨,相信自然就会有福报。
你吃的苦比我多,我就不应该比你过的好?
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反思才是财富。
其实,大部分留学生吃的苦一点都不比考研党少。
考研之苦在于备考,它是一次性的。
留学之苦不仅在备考,还有生活,它是长期的。
的确,很多富二代去了国外,开豪车,泡洋妞。
但也有很多和我一样,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在国外一直经历着各种困难,从当初的入学,到毕业后的求职。
最可怕的是,还有很多富二代也在拼命地努力。我就见过,一个富二代开着保时捷911给人家送羊肉串,不是一次两次好玩的情怀,而是真的在创业。
为了留学,我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忍受一个人的孤独。
海外很多城市都是大农村,那里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很多三线城市都可以完爆。
即使在大城市,陌生的语言和文化,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让再喧闹的繁华也变得和你无关。
我身边的朋友里,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得过留学综合症。而仅在北美地区,各种留学生自杀、抑郁等噩耗也从未间断…
为了留学,我们得不经历异国恋,学会在天亮或晚安。
单身汪有时是幸运的,他们不用纠结于情感。
而相隔万里的情侣们,却不得不为感情付出更多。
我在美国最要好的哥们儿,就在经历异国恋。他女朋友在国内,整整12小时的时差,天亮说晚安,听起来挺文艺,事实上没那么轻松。
女朋友摔倒了却不能扶起她,大姨妈来了不能给她倒杯热水,空闲时间想出去逛街电影却不能出现,诸如此类很多事情,有时候让人挺无奈的。
为了留学,我们不得不熬夜写论文,忘记什么是复制粘贴。
我刚出国那会,语言跟不上,学习具体专业知识感觉很困难。一周里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赶due到天明。更苦逼的是,所有的参考和引用的素材都要做reference,之前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完全没这个习惯啊。
为了留学,我们不得不在周末兼职,凑够高昂的生活费。
我在语言不好的时候,就开始兼职。当然,找的是比较累人的活儿。
当时在一家比较出名的烤肉店做帮厨,这家店每天营业额能达到人民币4万左右,但工作的人就三四个。
要干的事很多,除了洗碗,还有清理烤炉,有时候前面customer service人手不够了,我要去顶。
还记得一次晚上,大冬天冰天雪地,快下班的时候,我站在门口看着天上的鹅毛大大雪。
有几分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既视感。有点伤感,我问自己,为什么把自己逼成这样。
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对父母为我们花出去的钱,做一个交待。
很多人说,留学不是问题,留学后如何找到工作,才是大问题!
不论是顶着语言、国籍和local血拼厮杀,还是海归和国内毕业生在招聘会竞争职位。
当“海归回巢热”撞上“国内职场就业冷”。冰与火中,留学生被撞得人心惶惶,看不见光。
《围城》里方鸿渐凭买来的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文凭,竟也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可如今海归的待遇却已然不同。
我的一个学弟Jacky,去年回国找工作。说起招聘市场的待遇,有种想撞墙的感觉,因为有个公司竟然开给他3500元的工资...
在异乡吃尽了学业的苦,回到国内要遭遇职业挫折,还得经历较长时间难熬的心理落差。
留学所经历的困难和历练,可一点都不比考研少。
对很多大学生而言,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其实意味着征途的结束。
可对留学生而言,当拿到offer的那一瞬间,其实挑战才刚刚开始。
留学从来不是什么捷径,它是很多人从小的梦想。
考研和留学,没有哪个容易,也没有谁更辛苦。
当别人嘲讽我们梦想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他们闭嘴。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修炼内功,用实力打他们的脸。
真正支撑我们不断上进的,往往就是嘲讽、屈辱、还有不甘这种负能量啊。
正如可可·香奈儿所说,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相关阅读: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