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是怎样把印度甩在身后的?

2017年11月06日 加拿大移民家园


掌握第一手移民资讯,尽在 ◤加拿大移民家园◢



中国和印度建国时间仅差两年,那么中国的经济是怎么样一点一点把印度甩开的?


说起印度,恐怕不少同学首先想到的关键词就是“穷”。


在不少95后同学的印象里,印度一直是一个比中国落后很多的国家,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告诉你,中国曾经比印度还穷,从超越印度到现在也只有三十年。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印度强很多的,印度人看我们的感觉,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看美国,都是满满的不服气。



温故而知新,了解了在这三十年前后,中国是怎样逐渐从和印度基本不相上下的难兄难弟,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别的选手的,你可能就会对这场“龙象之争”的真正走向有更好的理解。


1980年



1980年,地球班上的排名是:美国老大日本老二,苏联第三西德第四。前八名则是苏联+G7,中国在全世界的GDP排名是第13位,比我们亲爱的好邻居印度三哥还要差那么一点点。

 

当年中国人口9.6亿,印度7亿,算人均GDP中国只有印度的71%。但在1980年1月16日,中国领导人作了题为《目前的形式和任务》的著名报告,指出中国要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这被认为是中国三十年经济腾飞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印度当时的总理英迪拉.甘地,她是1962年战争其实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女儿


而当年的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女儿——“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再一次获得执政地位。


对权力极其执着的英迪拉把党政大权完全集中在自己手里,不遗余力地培养家族势力,安排自己的儿子上位,却带来了政府的腐败,底层民众的普遍不满和经济停滞。对于印度在整个八十年代的混乱和经济发展缓慢,她无疑要承担很重要的责任。


1981年



中国和印度的排名差距又拉大了一点点.....

 

但在这一年里,中国布局了下面两个影响深远的大动作: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至关重要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合龙;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正式启航。


▲葛洲坝水利枢纽


1982年



中国排名上升了两位,达到了第11名,再次追上印度,但依旧差那么一点点......

 

这一年印度在首都新德里举办了当年的亚运会,这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历史上第一次金牌总数超过日本队,位居亚洲第一。

 

这届亚运会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全部体育设施和亚运村几乎全部是靠靠印度妇女用头顶运土来完成,人工建起来的,因此被誉为印度妇女用头顶起的亚运会工程。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主会场


1983年



中国的排名又上升了两位升至第九名,终于挤进了世界前十,变成了比印度强那么一点点......

 

1984年



GDP依旧是中国第九印度第十。在这一年,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同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得了中国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正在圣地金庙中的械斗锡克教徒


而印度当年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金庙事件”。总理英迪拉.甘地为了解决国内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的冲突确保赢得大选,下令军队进攻锡克教圣地金庙,造成646人死亡,4712人被拘捕。


当年10月31日,英迪拉在总理府被两个她的锡克教警卫开枪刺杀身亡,在国内掀起了又一轮宗教仇杀暴动。


▲博帕尔惨案的遇难者


当年印度还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痛的环境灾难事件——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

 

而事故的责任企业拿出来的赔偿金额仅4.7亿美元,每个遇难家庭最后到底能分几百块钱大家可以算一算,针对该事件的司法判决竟然在25年后的2009年才出台,涉事的8名被告中最高的也仅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一直到今天,当年的受害者仍然在坚持抗议和司法诉讼,但成效甚少。


1985年



1985年的世界GDP排位依旧是中国第九印度第十。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并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1986年



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九名,但从GDP总量来说不升反降。并且被后来居上的巴西紧紧追赶。

 

80年代的后半期,是中国三十年发展期之中最危险的一段时期。当时实施的价格双轨制、价格闯关等经济政策,引发了高昂的通货膨胀、大量银行坏账以及社会政治动荡。




1986-1988年,印度和中国曾经在边境上进行了自62年中印战争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对峙。当时冲突的导火索是印度修改宪法,将东北边境的中国领土藏南地区(印度称阿鲁纳恰尔邦)正式纳入印度版图成为一个邦。

 

这种行为中国当然不能接受,当时情势比今天还要严重得多,形势最激烈的1987年上半年,双方都有一二十万军队针锋相对剑拔弩张。


1987年



由于国内大幅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1987年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3:1大幅贬值到5:1。中国的GDP(以美元表示)在一年里萎缩了10%以上,排名从第九名一下子跌到了第十二,直接再次被巴西,西班牙和印度甩在后面。

 

这也是印度最后一次在龙象之争中取得领先,距离今天正好30年。

 

这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常态:与美元汇率的变化往往非常剧烈,在遭遇汇兑危机时不论GDP还是财富都很容易大幅缩水。


▲被斯里兰卡仪仗队砸了一枪托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


印度从1985年英迪拉的儿子拉吉夫.甘地接位以后,逐渐放松其母制定的严格计划经济制度,保持了几年的较快经济增长。最高的1987年印度GDP增长率达到了10%。因此在这几年里从数据上来看,印度是奋起直追并反超了中国。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持续增值,1987年日本GDP首次达到了美国的一半。但没人想到,这种异常火爆的繁荣背后实际暗藏隐忧。


1988年



中国的经济实力有所恢复,重新超过了印度,位居世界第十一位。在基本的投资、土地和劳工制度没有明显变革的情况下,印度8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复兴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在1989年和1991年又出现了GDP增长率跌至0以下的严峻局面。

 

印度经济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如果和中国进行数据比较就能清晰地看出:


▲1979-2015年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对比

(来源:知乎“秦蜀风雨”,特此致谢)

 

整个30年里,中国的GDP增长率(图中绿色线)基本一直在5%和15%之间,而代表印度的紫色线则上蹿下跳,既能飚到20%以上,也能低到负两位数。

 

而且尤其是世界经济全面不景气的年份,中国往往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拉动逆势走向(如1993年、2001年和2008-09年),而印度在这些年份的表现则经常差得吓人,甚至经常会带来连锁反应——国内政治的动荡。

 

▲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时游览长城


1988年12 月19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34年来首次访问中国,堪称两国关系史上的破冰之旅。中国政府在会见他时指出: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双方首脑的这次谈话缓和了敌对局势,也从根本上奠定了两国关系之后三十年的主基调。


1989年



1989年中国和印度仍然分别排在第11和12位。


1989年堪称二战至今,世界格局最为动荡的一年。没人能够预料到,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帝国会崩塌的如此之快。1989年11月9日,冷战的象征——东西柏林之间长达160多公里的柏林墙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象征着冷战的正式结束。

 

同年俄罗斯开始独立在世界银行的GDP计算中出现,所以你在表格上能够同时看到苏联和俄罗斯的名字。


▲柏林墙推倒,德国统一


拉吉夫.甘地1989年遭遇大选失利而去职,1991年他准备东山再起时却在竞选中遭到泰米尔极端主义者的刺杀。尽管他仅担任了五年印度总理,但在任期间的一系列小规模经济改革举措,促进了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之后二十年印度红红火火的服务外包产业打下了基础。


1990年



1990年中国和印度仍然分别排在第11和12位。

 

曾经的领头羊苏联即将崩塌,1989-1990年国内出现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局势。对于之后国家要往哪个方向走,大家都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发展几乎停滞。这两年也成为整个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慢的两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举办了亚运会,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开始纷纷脱离,东西德合并,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

 

1991年



1991年中国仍然排世界第11位,但印度的排名却一下子掉了四位,被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和荷兰超过。

 

在印度经济史上,1991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这一年由于世界石油价格飙升,印度爆发了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印度不得不用黄金作抵押,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换贷款来救急。


▲纳拉辛哈·拉奥,1991-1996担任印度总理


这次危机让刚上台的拉奥政府痛下决心进行经济改革,进行以印度特色四化:“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目标的新经济政策,开始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就业,减少贫困。

 

这轮改革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一直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印度一直保持了平稳增长,通货膨胀、外商直接接投资和外汇储备等关键经济数字也都呈现持续向好的趋势。

 

但拉奥的改革并没触及那些真正阻碍印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国大党作为大地主大资本家传统食利阶层的代言人,也完全没有推动彻底社会改革,解决真正阻碍印度发展的农业、土地和劳动政策的动力。因此印度的经济发展遇到顺风还能发展的不错,一刮逆风就完蛋。


▲1991年的上海街头


在负责经济改革的朱镕基副总理的推动下,停滞了几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重新开始走上正轨。在这一年,中国的人均GDP也超过了印度。

 

同年美国发起沙漠风暴行动痛打了萨达姆,华约组织解散,苏联彻底解体告别历史舞台。


1992年



1992年中国的GDP排名上升了一位位居世界第十,而印度仍排在第十六位。

 

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国家领导南巡,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重新起步的改革开放进程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发展才是硬道理

现在回想是多么的正确


改革的加速在经济上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当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就走出了持续几年的泥潭。

 

而印度则还在90年代初汇兑危机的恢复期,经济发展未有明显提升,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中国开始把多年的难兄难弟印度彻底甩开。


1993年



1993年中国还是世界第十,印度还是世界第16.,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开始迅速拉大。

 

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电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就拍摄于1993年,你从中还能生动地感受那个大变革时代社会各个阶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以及当时社会的世间百态。

 

▲经典的葛优躺就出自此剧


1993-1995年的日本达到了历史的极盛,GDP达到了美国的三分之二,中国的十倍,论人均GDP则超过美国,是中国的近100倍。


▲《日本可以说不》作者

日本著名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


当时的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极度膨胀,像《日本可以说不》这种书籍极其畅销,但他们没想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持续二十多年直至今日还在困扰日本人的大停滞。


1993年,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努力遭遇挫败,以很小的差距惜败给悉尼。


▲申奥失败后泪流满面的何振梁

正在不断向飞机上的中国记者说对不起


1994年



中国的经济改革带来的红利在整个90年代表现的非常明显,1994年中国排名上升两位达到世界第八;而印度则还上升一位排名第十五,马上要超越休克疗法失败,国势以自由落体速度flop的俄罗斯了。

 

在这一年里,欧盟正式诞生,世界逐渐结束了80年代末开始的急剧动荡,开始了新的一轮比较和平比较稳定增长的节奏。


1995年



1995年,中国仍然排名第八,印度仍然排名第十五。但这一年,中国的GDP达到了印度的两倍。在这一年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也开始了入世的努力。

 

也是在1994-1995年,全国开始推进中央地方分税制、全面国有企业改革、涉外税制改革等一系列关键举措,改革开始真正触及中国经济体制深层的痛点。


1996年



1996年,中国再上升一位,达到世界第七,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停留了好几年。而印度这年也上升了一位,列世界第十四名。

 

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已经脱离和加拿大巴西西班牙韩国等三流国家的竞争,进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二集团,开始追赶英法意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996年爆发了台海危机,中美之间在海上发生了军事对峙。这一年后来也被不少人认为是中国近三十年来,仅次于89年的危险年份。




1997年





这一年的GDP排名仍然是中国第七,印度第14。

 

这一年对中国有特殊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当年去世;香港回归;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三峡大坝截流,这几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都赶在了这一年。


 

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1997-1998年间进入了一个相对的低潮期。但由于中国实行的比较谨慎的金融政策,中国的金融和经济没受到直接冲击,并且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对于危机的平息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为了应对危机采取的扩大内需刺激增长措施,则成了之后十年中国关键增长期的主要动力。


1998年



GDP排名中国依然第七,而印度则上升两位达到第十二。

 

1998年印度人民党上台,瓦杰帕伊出任总理,整个90年代一直比较安静的印度人突然搞了个大新闻:1998年5月11日开始,印度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印度的突然行动引起了南亚的核军备竞赛,巴基斯坦从5月28日开始进行了6次核试验以示报复。


▲印度核试验“导弹之父”卡拉姆博士


印巴两国直接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疯狂举动引起了全世界的批评和制裁,但在几年内制裁就被取消。目前两国基本都被公认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日本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彻底走上了衰退的道路,由于日元汇率的急剧下跌,日本的GDP这两年里就跌了相当于一个中国的量级。


1999年



GDP排名中国依然第七,而印度则下降一位排名第十三。

 

印度在这一年则和宿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爆发激烈武装冲突,持续了一个多月才平息。战争的威胁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2000年



2000千禧年中国排名再上升一位达到第六,把意大利挤了出去,正式开启平均每两年赶超一个的疯狂节奏。而印度仍然呆在第十三的位置非常稳定。中国的人均GDP在这一年超过印度的两倍。


而美国此时经济总量是中国的8倍,人均接近40倍,如果你这时跟一个美国人说中国在十几年之内就能挑战美国的地位,他估计会把你当成精神病人。但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的魔幻。


2001年



2001年的中国已经马上就要赶上第五名法国,而印度仍然在第十三的位置上徘徊。2001年4月1日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不少人以为中美之间又会爆发一轮军事对峙甚至冲突。


但几个月后的9.11事件和小布什匆忙发动的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再一次给中国崛起创造了历史机遇。


▲911恐怖袭击堪称苏联解体

至今对世界局势影响最大的事件

 

1999年年底,中国和美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达成一致,中国于2001年11月18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1999年12月27日,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对外开放的加速给中国的经济腾飞又插上了一根翅膀。


2002年



2002年,中国经济超过了法国名列第五,这时的中国经济已经是印度体量的近三倍。而印度也终于上升了一位,不再是千年老十三。

 

2002年1月1日,欧元成为欧盟11国的唯一货币。欧元区成立后欧元的汇率相当坚挺,带动使用欧元的法德意等国的经济数据水涨船高。


▲欧元区成立之初曾被全世界寄予厚望


但这种汇率调整带来的增长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而且损害了欧洲的制造业,对这几个国家的经济实际上负面效应大于正面。


在当时中国平均每年10%以上的GDP发展速度面前,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没撑几年就纷纷被甩在身后。


2003年



2003年中国的排名反而掉了一名,原因就是上面说的欧元升值效应,而印度仍然位列第十二位。


当年三月美国打了伊拉克,4月占领巴格达,12月逮到萨达姆,全世界都惊叹于美军的雷霆战力,但谁也没想到这场战争的最大得益者会是根本没参战的中国。


▲主导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小布什

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做的最差的几位总统之一

 

2003年全球爆发了SARS非典危机,疫情以中国最烈,全国几乎所有学校要么关门隔离,要么干脆放了一个多月的假。因此这一年可能在不少同学的印象里都很深刻。

2004年



2004年,中国仍然是第六,而印度还是第十二

 

这一年,印度人民党的总理瓦杰帕伊提前举行大选,却意外失利主动辞职。国大党的曼莫汉.辛格接任。

 

▲曼莫汉.辛格

2004-2014担任印度总理


从1998年到2004年执政的印度瓦杰帕伊政权,除了一上台引爆核弹的大新闻之外,其他时间一直在默默埋头发展经济,和包括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内的邻邦交好。

 

从印度经济发展曲线上也能看出,那几年是印度这三十年里少有的,不上蹿下跳比较稳定的年份。


▲阿塔尔.瓦杰帕伊1998-2004年担任印度总理


2005年



2005年,中国超过法国上升一位到第五,而印度却因为韩国和巴西的繁荣而下降了一位列第十三。这一年的中美经济总量对比大约是1:6,人均比近30倍。


从2004-2005年开始,美国感到中国的上升势头太快需要遏制,于是开始炒作人民币升值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


2005-2006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度高于中国,中印和当时同样经济发展速度亮眼的俄罗斯、巴西、南非一起被称为“金砖五国”,就是那几年开始有的说法。


▲金砖五国


2006年



2006年,中国再次超过英国名列第四,而印度则又掉了一名列第14位,此时的中国GDP总量已经是印度的近三倍。


很多人现在回想起来,对于那几年发生了什么都几乎毫无印象。只记得日本一直在停滞,美国一直在打反恐仗,中东一直在各种袭击,欧洲在干嘛谁也搞不清楚。至于印度.....估计他们自己都没搞清楚。


▲青藏铁路

 

而中国则开了挂一般一门心思地攒GDP,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一堆大工程则一个个地宣布竣工,而大家都不记得它们是啥时候开工的。


总之,回头看才发现,那真的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


2007年



2007年中国又超越了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三经济强国,而印度也上升两位名列第十二。

 

但在海面上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乌云正在积聚。当年4月2日,美国一家名为“新世纪金融公司”的次级贷款公司倒闭,成为导致全球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的序幕。


2008年



2008年,中国坐稳了世界第三的位置,而印度仍然是第十二名。

 

在这一年,中国人民迎来了翘首企盼好几年的08北京奥运,不少同学还作为志愿者参与了进来。奥运圣火在全世界的传递过程中,数次遭到不法分子的干扰破坏,而当地的华侨华人留学生则自发组织起来护送圣火,成了很多人心中那届奥运比金牌和开幕式更美的记忆。



而奥运刚结束,2008年9月,随着老牌券商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塌,已经发酵了一年多的美国次贷危机突然成了全世界的头版头条。

 

受华尔街刮起的空前风暴影响,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形势都陡然恶化。印度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直接从前一年的两位数掉到了负数。被热炒了好几年的“金砖五国”,遇到危机才知道谁是金谁是砖。

 

而当年11月,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重负面影响,国务院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也就是所谓的“四万亿”计划。


▲2008金融危机中轻松当选的奥巴马


2009年



这一年中国仍然是第三,但距离日本已经只有一步之遥。印度则排名上升一位,列世界第11位。

 

在“四万亿”,以及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配套的拉动经济增长措施的带动下,中国成为最先基本摆脱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之一。

 

但四万亿计划也造成了经济上国进民退、房价居高不下、金融秩序风险加大等副作用,至今其利弊哪个更大在学界仍然是争论的焦点。


 

印度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实际上也远比欧美日本要轻,除08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外,09年开始就恢复了较高速度的增长。


2010年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正式超越在世界第二位子上坐了三十多年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当年排名也上升两位名列第九,时隔多年终于重返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

 

由于中国这段时间巨大的贸易顺差,2005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005-2013这九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上升了37%。

 

人民币升值因素使得以美元计算的GDP攀升速度比实际增速还要高,这种单边升值的状态直至2014年才结束。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世博会和08北京奥运一样,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成为了中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2011年



2011年,中国依然世界第二。而印度当年则下降一位,名列第十。

 

2010年底一个突尼斯小贩的自杀,成了“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在短时间内扫荡了整个中东地区。埃及、突尼斯、也门、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全都被卷了进去,阿拉伯之春引发的的叙利亚内战则已经打到了第七个年头,至今仍没有平息的迹象。


▲阿拉伯之春运动使得中东各国

至少损失了几千亿美元


2012年



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的一半,而印度仍名列第十。这时印度的GDP已经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


2012年是印度经济表现最差的几个年份之一,由于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这一年印度卢比兑美元贬值了近20%,因此以美元表示的GDP不升反降。



印度政府试图干预外汇市场但遭遇惨败,陷入该国20多年未见的严重金融危机中。


2013年


 

2013年,印度经济总量仍旧是世界第十,总量和人均都差不多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为应对危机,2013年印度政府不得不任命了新的央行行长拉格拉迈.拉詹。

 

IMF首席经济学家出身的拉詹执行了大胆的金融改革,遏制国内通胀,降低市场利率,同时对印度央行进行机构改革,在很短时间里稳住了卢比的汇率,控制住了局势。在2013年至今的印度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长背后,拉詹的贡献不可忽视。


▲仅担任印度央行行长三年的拉詹


虽然拉詹凭借自身的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甚至被称为“世界最好的央行行长”,但学界出身的他在反通胀改革过程中,动到了在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午餐。


而且他曾多次直言不讳地抨击印度政治的腐败和官僚主义,最终引起了地方实力派的愤怒,这些议员纷纷拿他有绿卡的“问题”说事,指责他太美国化,不像个正儿八经的印度人。


因此,2016年拉詹在结束三年任期后出人意料地宣布不再连任,并将回到学术界任职。这则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一片失望,而在印度国内则不少人在弹冠相庆。从拉詹的遭遇就能看出,在印度想搞一场认真的改革,难度有多大。


2014年



2014年印度进行了大选,被认为是印度三十年来最有改革勇气和决心的政治家:纳伦德拉.莫迪担任印度新总理。

 

莫迪上台以后,推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印度落后的基础建设进行更新换代,强调被冷落了几十年的制造业的重要性,这些措施被外界称为“莫迪新政”。


▲被中国网民称为“莫迪老仙”的印度新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而他本人也几乎不知疲倦地在全世界进行各种出访,向世界推销印度的经济环境,以寻求更多的外国投资。

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大批中国企业开始登陆印度,开始重视印度市场,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华为和小米。


2015年

▲图表制作:sunleii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放缓,但仍在不断追赶前面的唯一目标——美国,2015年的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的两倍,而印度则上升到世界第七的位置上。


印度2013-14年进行的经济改革体现了明显的成效,很快把国家从衰退和危机的泥潭中拖出来,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从2014年起每年的GDP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中国。


这也是国际上不少观察者认为,印度在可见的将来能够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6年

▲图表制作:北海居


印度仍然名列第七,距离前面的英法德三小强已经不远了。真金还得经火炼,之前的三十年里印度也有好几次持续几年的高增长,但总是一遇到世界或地区的经济困难,就马上被打回原形。


当然,凭借庞大的体量,印度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内超过停滞不前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是基本能预见的事情。



但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夏天的繁荣必须要经历一个冬天的洗礼,才能被看做是真正的成就。


否则,所谓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印度的世纪”,多年后将和“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一样变成大家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一个梗。至于啥时候能实现?恐怕得去问湿婆大神了。


来源:综合网络

 想要 快速移民 吗?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文末留言,直接回复“意向国+称呼+电话”,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