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说:这个真相你们中国富二代永远不会懂

2017年11月05日 这才是美国


文章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作者:侯健羽,图片来源:英国插画家John Holcroft,这才是美国编辑:荔枝。


作为一个年过而立、有过国内熬夜加班工作经验的人,我所经历的,多少会与那些家境殷实,本科或者高中一毕业就出国的90后留学生们不同。由于年龄的差距和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不同,我与他们的距离反倒比与美国人更远。


这次来美国前,我想象中的海外留学生活应该如陈丹青80年代在纽约那样,若干好友相聚,听木心讲文学。借机以文会友,享受在自由的新大陆上讲过去不敢讲,写过去所不敢写。


于是,在我刚来到美国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常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推荐自己看过的书、在各大媒体发表过的文章。也不忘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令人失望的是,这些热心的分享并没有让我像在帝都的朋友圈里那样受欢迎。


这里的情况是,发了这些东西之后,那些年轻的留学生们,在群里没有响应,朋友圈也几乎不见他们点赞。但若是谁在群里吼一声周末谁去逛街买衣服,便总会有几个人热烈地回应:“等我化好了妆,打扮美美的去!”


接着,就会在朋友圈中看到她们发嘟嘴自拍,满身名牌,以及精致的餐厅美食照。这样的朋友圈更新,反而能引来更多的中国留学生点赞。


在我发现与他们的不同后,也许他们也发现到了这点,迎面走在校园的路上、同一个课堂上,这些来自中国的富二代们就装作没看见我,试图低头快步走过去。


每次为了化解尴尬,同时又想到自己比他们年长,便主动与他们打招呼,换来的却是他们爱理不理的应付式回应。在海外受到同胞的冷遇,是我在国内时没经历过的。




我所就读的大学,是一所在美国中西部的小型私立学校,出过16个诺贝尔奖得主。我们的系,也在全美专业排名前十。由于是私校,学费很费,所以这个硕士班筛进来一批家境富有的中国留学生。而我是把自己在国内工作三年的所有积蓄付了学费的。


我想,既然大家来自不同的世界,不如各过各的,相安无事。直到一件事的发生,让我转变了对这些人的看法,并导致后来把这些富二代同学拉黑。


那是去年夏天,我随男友(现在两人已结婚)回他老家参加家庭聚会。初来乍道,不免对真正的美国家庭充满好奇。拍了一些停在院子里的上世纪经典限量款老爷车的照片,与自己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后院里玩枪的酷照一起发到朋友圈。


其实是想和大家分享美国人由于传承旧贵族的生活作风,喜欢将旧东西留传下来。这真的像梁文道在文章《遍地的奢华与奇缺的教养》中描写的“朴实而惜物,低调而不张场”


令我想不到的是,这条状态没发几分钟,下面就有一个同系的富二代女生给我留言:“这是哪里这么多老爷车啊?你的头发看上去挺毛糙的呀。”然后又私信问我要不要她代购的一个不知名牌子的洗护套装。在介绍了一大顿效果之后,要价150美金。


在我发那条状态之前,这些人基本也不与我说话,这下一张口就让我用将近1000块人民币的价钱,买一套不知真假的洗护套装。想必是被我发的老爷车照片启发了。果然,在我说“价钱太贵了”之后,她马上回:“叫你男朋友给你买啊!”我回:“主要是我不想买,我想他也会觉得贵的。”




我生气地放下手机,就对男友和他的家人朋友学起这事。他们很疑惑地问:“谁会傻到花150美金买一套洗护装?这太愚蠢了!钱不应该这样花。”


这样说的人,后来听说他们当中有人的父母,其富有程度远远在那些中国富二代们之上。更何况,他们住在自己父母的房产里,每个月还要按时交房租。


在美国,夏天的家庭后院聚会穿着很随便,当地人都穿着T-恤衫、休闲短裤,从穿着打扮上根本看不出每个人的出身。但是老贵族们的品味却是土豪们所不及的。


他们对著名画家、音乐家如数家珍,甚至能大聊特聊史前文明、哲学等等有趣的话题。这种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淡泊来自于数代人积累起来的对物质的安全感,这也使他们看待和处理金钱的态度更为理智。


当我谈起看不惯一些中国二代留学生网上炫富时,美国人会说:“钱又不是他们自己赚的,是他们的爹地妈咪给的,为什么要拿出来炫耀呢?”


我身边的几个美国人,即使父母拥有很多财产,还是要在高中毕业后就自己打工,想办法赚大学学费。


走进美国的大学校园会发现,美国的大学生,夏天穿T-恤、短裤,秋冬天穿套头帽衫和厚牛仔裤。他们开二手破车或坐公交车,但也许他们的家庭比一些中国富二代的父母要有钱得多。




我的邻居,一个意大利的二代移民问我:“每次在街上看到那些中国富孩子都穿得那么好,难道不怕被抢劫了吗?克利夫兰的治安可不好。我听说有人专盯着看上去很有钱的亚洲学生抢。”


这位邻居的父母上世纪从意大利来到美国,在旧金山湾区拥有地产并开着多家连锁餐厅,收入不菲。若不是男友告诉我这些,从他朴素的穿着绝对不会看出他家境的富有,却能从他精湛的吉他技艺中感受到物质给他积淀出的那份对艺术的闲情与雅性。琴弦轻轻一拨,便知他对音乐高人一等的领悟。

后来,我又与美国人提到中国的二代们爱买豪车。却被告知,在美国,并不能从开什么车看出一个人是不是有钱,因为那些真正会投资的有钱人是不会把钱花在豪车上的。他们捐钱给各种基金会,大学、艺术馆、图书馆。


同时,富人们也可以从捐赠行为中得到减免税和各种隐性利益,比如对社会的影响力。况且,当中国的新富土豪们刚把目光瞄向豪车、奢侈品时,美国的老钱们早在多年前,就拥有了私人游艇和直升机了。


所以在美国,也常遇到些家里有千尺豪宅、私人泳池、飞机的人声称来自普遍家庭,并且表现出对花父母的钱买奢侈品这种行为的不屑。



在我毕业之后,没有了毕业前需要顾及的面子,就一声不响地删除了朋友圈里的二代同学们。原来在异国他乡,国内产生的阶级鸿沟甚至要大于我和美国人的语言和文化障碍。


这些中国二代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些他们眼里穿着随意的美国人的父母和祖辈,就是那些把名字刻在他们经常出没的大学教学楼、公园、艺术馆捐赠名单上的人。


那些二代们发到朋友圈的著名旅游景点,其土地的拥有者也许就是穿着破汗衫、开着雪弗兰卡车的不起眼的美国人。而我身边的美国朋友,也会对那些成群结队、长年生活在中国人圈子里的神秘土豪留学生们产生诸多疑问。有时候,连我这个中国人也无从回答。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变化太快了。


-推荐我们另一个不错的公号-


最真实的欧洲经历,道尽欧洲好与坏,

最真切的欧洲感悟,说尽欧洲是与非。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

正在用亲历亲记,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欧洲。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