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澳洲人最近钓到一条鱼,被全球媒体疯转

2017年11月07日 澳洲新闻


来自:澳洲Mirror



一位澳洲钓鱼好手在网上贴出一张图,显示他上周末钓到的一条鱼,鱼身半段处被一种饮料瓶塑料包装带挤至几乎截断半身,而这条鱼似乎还活着。但是这张照片已经震动了全球各大媒体和社交媒体用户。



来自澳洲北领地的Adam Cook是在当地一条河Finniss River里钓到这条变形的鱼,他在图上附了一句“捡起你的垃圾!”


他说,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一小片垃圾会对一个动物的生命产生巨大的影响。


Cook讲述他在10月28日垂钓的过程中,这条鱼(和正常鱼一样会咬钩和挣扎。他一开始以为它是被别的鱼攻击过,但是近距离一看才发现,一条塑料带紧紧盘绕着鱼的中段,周围的鱼肉发红,体形明显小于其他部位。



Cook找来一把剪刀,小心将塑料剪开,然后将鱼放生回河中,看着它游走。



他询问了生物学家,得到的解释是,包装带挤压了鱼的胃部以下以及肠部,所以这条鱼还能正常摄取食物,但是消化变慢。


至于这条塑料带,Cook相信,是被人随意扔在街上,被风吹进了河里。


“这是Powerade饮料瓶的包装带,如果你的口袋放不下,应该扔进垃圾箱。”


渔业学家Michael Sullivan看到Cook发在Facebook上的图后说:“看起来像是这条鱼在很小的时候就吞下了塑料带,奇迹是没有阻断肠或血液系统,所以鱼还能活着长大。”


生物学家告诉Cook,去除塑料带后,这条鱼又能旺盛生长了。



但是这件事带给Cook极大的感触。他说,有谁是声称自己没未有意无意扔过垃圾,都是在撒谎。看到这张图,无论是不是你的,看到地上的垃圾,都应该捡起来。


Facebook上的图在短短两天,已经被点赞1800次,有近500条评论和1.8万次转发。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在说:“这事太糟了。”


Sullivan说,可见澳洲人已经有好的意识。“如果看到有人扔塑料,咖啡杯盖子,必须公开批评,要求他们捡起来。让他们知道犯错和心虚。


要知道,那些被你扔掉的,总有一天会还给你......”


那些被你扔掉的,

总有一天会还给你......


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洋,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2025年,海洋里每一条海鱼(按一条1千克来计算),就有330克塑料萦绕在它生活的海域。


而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将会超过这些海鱼自身的重量。


2月初,在挪威西部海岸,人们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鲸鱼,搁浅在海岸的沙滩上 。


为了研究搁浅原因,科学家解剖了这条鲸鱼,结果发现:这条鲸鱼的胃里没有丝毫食物,但却被30个塑料袋所塞满,其中最长的塑料袋,长度甚至达到了2米半!



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现在几乎所有的海洋物种的体内都有塑料污染物,包括地球上离人类最遥远的物种。


如今,科学家的另一项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可达10911米,比陆地表面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都要多出2000多米。这里距离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太过遥远,因此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神秘的一片“净土”。



然而根据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生物体内,竟然发现了早已被禁止使用的化工原料 —— PCBs(多氯联苯)。


多氯联苯是一种致癌物,1968年及1979年,日本及台湾分别出现因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而导致大规模人类中毒和死亡事件,和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一起,位列“二十世纪十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多氯联苯容易累积在脂肪组织,造成脑部、皮肤及内脏的疾病,并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会导致人体数十种以上病变,且会经由母体胎盘或哺乳传给胎儿。


胎儿在长大之后,则可能出现智力与体力发展迟缓等现象。绝大多数的受害者历经数十年,身上仍残留排不出去的毒素。


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发现的多氯联苯残留,很可能是随着动物尸体以及一些塑料垃圾漂流并沉到了海沟深处。而很多生物在觅食时又会吃掉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然而大部分人的反应可能是“幸好我不是那些海洋里可怜的鱼”,或者“哦,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我们就说说然后。


然后这些塑料垃圾都以无形的形式流回你的食物链。


新西兰素来以纯净闻名世界,然而就在2017年,奥克兰大学海洋科学协会的Ana Markic博士研究发现:


新西兰市面上常见的9种可以商业捕捞的鱼中,有8种鱼曾长期经常性地摄入塑料垃圾。这些塑料中常含有致癌物等化学物质,易对人体健康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除了转化成化学物质,塑料还会以另一种形式进入你的身体,继续危害你的健康,科学家们将这种物质称为“塑料微粒”。


塑料微粒(microbeads),又名塑料微珠或塑料柔珠,通常指直径小于2mm的塑料颗粒,属于微塑料的一种,直径一般小于2毫米,肉眼不太容易看见。在加利福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鱼类市场中,1/4鱼类的小肠中含有塑料粒子。


这种“塑料微粒”从何而来?


塑料微粒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人们日常所用的个人护理用品,如磨砂洁面乳、沐浴乳、牙膏和化妆品等。另一个来源是涤纶(聚酯)、锦纶(尼龙,或者聚酰胺)、丙纶、氯纶、氨纶(莱卡)、维纶等人造纤维织物。


换句话说,你穿的带有弹性、雪纺、化纤面料的衣服,在经过水洗之后,它在水中的塑料微粒经过水循环系统流入江河湖海。


这些塑料微粒会吸收海洋内的有毒污染物(例如不易降解的多氯联二苯等),又由于它们的形态和鱼卵极为相似,易被其他鱼类误食。最终海鱼又经过捕捞回到人类的餐桌,顺利实现食物链系统循环。



但是这种统计结果,我们很难质化它的存在,因为在目前我们生活的复杂环境中,医学上还没有办法解释各类的病变究竟是因为何种原因。


塑料微粒直径较小,可进入组织细胞,蓄积在肝脏中,引起炎症反应,造成慢性沉积中毒,还有可能进入血液,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


用一种有趣的说法是:“每天你在吃东西的时候,都处于一个薛定谔的状态。你可能吃下的含有的塑料,又可能没有,但是这可能需要在你生病的那一天才算打开了箱子。”


这一切都十分耸人听闻,但是你就真的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吗?


其实也不是。能够减少这一切的污染的方式,就是减少到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从生活中来说,自带杯子去星巴克,尽量自己做饭或在餐厅就餐,减少不必要的网购,自带购物袋出门,都是减少污染的很好的选择。


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的滥用将带来的生态危害绝非危言耸听,我国民众对于这方面的环保意识相当欠缺,必须引起重视。


2017年新年,中国人在雾霾中度过。其实,在中国,一场比雾霾影响范围更广、更严重、更深远、更持久的环境污染,早已蔓延开来。


这就是垃圾围城。


当垃圾围城,发达国家向贫穷国家倾倒,城市向郊区倾倒,乡村向荒野倾倒……


倒来倒去,地球,总有被倒满的时候。


“宇宙中星球很多,但是地球只有一个。”


保护地球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承担起来。


你不能决定工厂不冒烟,你不能决定汽车不上路,你不能决定石油不开采。


但是,你可以决定改变生活习惯。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盒,以此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说,我们可以:


    1. 自备购物袋

    2. 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水瓶

    3. 自备水杯

    4. 自备可重复使用的餐盒或容器

    5. 拒绝使用不可降解的吸管和餐具

    6. 尽量不用塑料袋

    7. 尽量不选择外带或外卖

    8. 选择玻璃罐保存食物


要知道,那些被你扔掉的,总有一天会还给你......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电话:(02) 9262 7900

微信:ACNW-COM

地址:Suite 61 Level 6, 650 George St, Sydney, NSW 2000

官网:118news.com.au

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