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中国第一个口罩,力挽狂澜拯救万千生命,这位被尊为"国士"的华侨

2017年11月06日 卡城之窗



雾霾又双叒叕来了。


从本月4日开始,中国华北黄淮一带便浓罩在一片昏黄之中。而在雾霾天出行,口罩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武器”。



提到口罩,你不会觉得稀罕 。但你也许不知道,20世纪初期,一位华侨发明并推广了中国第一款口罩。也正是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遏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鼠疫蔓延,拯救了中华大地上无数生灵。




经此一“役”,他成为国际上备受敬仰的“英雄”,而彼时,他才刚刚30岁出头。



他在中国主持兴办了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大名鼎鼎的协和医院,其创建就与他密不可分。1935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1937年,他举家南下,回到马来西亚槟榔屿。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英杰,从此默默无闻,救死扶伤,直至病故。而知道他的人,也越来越少。


他叫伍连德。


或许你从没听说这个名字,但,历史不该忘记他。


伍连德雕像


奖学金拿到手软,24岁成剑桥博士




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英属槟榔屿一个华侨家庭。其父伍祺学是槟榔屿著名金饰商,母亲则是第二代马来亚华侨。


1886年,7岁的伍连德进入大英义塾就读。从启蒙开始,他便展现了刻苦用功的一面。他常常等家人入睡后,点燃一盏椰油灯,在灯光下苦读。他的学习成绩,也比同龄人高出许多。



1903年的伍氏家庭三代合影。


17岁时,伍连德获英国女皇奖学金,赴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学医。求学期间,他几乎囊括了学校所有奖项。1902年,他获得医学士学位,先后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修与研究。


1903年,年仅24岁的他,被剑桥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1904年底,他回到槟榔屿,开设私人诊所,并致力于社会改革。但他觉得“始终不满足,因为我总想做一点儿较大的医务事业,同时我也想得个机会为祖国服务。”


1907年,伍连德应清朝直隶总督袁世凯聘请,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即副校长职)。3年之后,他如愿以偿。



疫区“逆行”,力挽狂澜拯救万千生命




1910年底,时值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冬天。一场凶狠的瘟疫在东北陡然爆发。


10月25日,满洲里首次出现客栈暴死患者。11月7日,瘟疫在哈尔滨蔓延开来。


瘟疫感染者发烧、头痛、胸闷、干咳……不久即窒息死亡,死后皮肤呈青紫色。死亡阴影高悬于顶,一时间人人自危。



12月24日,年轻的伍连德领命抵达哈尔滨。随同伍连德前来的,仅有陆军医学堂的一名教员和一个学生。很快,他以“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的身份行使职权。

 

抵达的第三天,为弄清疫情来源,伍连德决定冒险解剖尸体——在民智未开的中国,这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1912年2月间,伍连德在临时实验室内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样本


在当地一间贫民窟里,伍连德进行了中国医生的第一例人体解剖。经过分析证实,哈尔滨流行的是肺鼠疫,通过人际呼吸飞沫传播。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鼠疫分类。


当时正值年关,为阻止疫情随返乡过年的人流沿铁路传播,伍连德提出了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铁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离疫区;向关内征聘医生。他还组织了庞大的运输队,培训、调动包括邮递员在内的各行业服务人员一起投入防疫活动。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扮演了一个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给医生、警察、军队,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专门设计了一种双层纱布口罩,用于隔离病患,后来被称作“伍氏口罩”。


 


这种口罩制作简单,每个只需国币二分半,民众纷纷带上了口罩,死亡率也大大降低。


在1911年4月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这种方便、实用的口罩,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当防疫进入最后阶段时,考虑到腐尸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伍连德又说服大家,将染病尸体集中火葬。由于“有违”传统人伦,此事上报清廷并获准后才予办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火葬。



不到4个月的时间,一场数百年不遇的鼠疫灾难终于被制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伍连德功不可没。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的记者莫理循给伍连德的信中提到:“由于您在控制最近的鼠疫流行中的功绩,您的名字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家喻户晓。”


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关于伍连德的相关信息


因在肺鼠疫方面的研究和贡献,伍连德于1935年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成为首位获此荣誉的华人。




花费16年时间撰写《中国医史》



1913年,美国医史学家嘉立森出版了《医学史》一书。这是一部论述世界医学史的专著,全书近700页,而有关中国医学的内容廖廖无几,不足一页,并有谬误。


伍连德读后非常不满,即致函嘉立森质问,但嘉立森却回函道:中国医学或有所长,顾未见有以西文述之者,区区半页之资料,犹属外人之作,参考无从,遂难立说,简略而误,非余之咎。



伍连德对此十分震动。他身体力行,和王吉民先后化费了16年的时间用英文撰写了《中国医史》一书,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与成就,维护中国传统医学的地位和尊严。


该书于1932年出版,并再版多次,成为早期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英文著作,受到国外医学家的重视。


伍连德专注于中国医学教育和发展。1914年,伍连德提出在北京建一所,现代化医学院和医院的建议被采纳——这便是后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




出席1921年9月19日协和医学院新校址落成典礼的中外来宾,伍连德(右2)任中国代表


在伍连德主持下建成的北京中央医院,成为中国人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医院,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924年,伍连德在沈阳建成了东北陆军医院,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医院。1926年,他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为当地培养医学人才,这个学校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训石


他前前后后在中国主持兴办了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校,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



1937年,伍连德在上海的房子被日军炸毁。家事的变故和局势的动荡,使得他最终决定携带家眷返回马来亚槟榔屿。1938年,伍连德在怡保开业行医,悬壶济世。


举家回到马来西亚


自此,往事渐渐尘封。当年的事迹,周围的人知道的并不多。


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槟榔屿逝世,享年81岁。1月27日的《泰晤士报》称“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我们将永远感激他。”



在1959年出版的英文版《抗疫斗士——一个现代华人医生的自传》一书的序言中,伍连德写道:


“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



▉ 摘编自《中国侨网》




卡城华人之窗协会正在进行Banff活动三部曲,第一步曲为感恩节Banff一日游,第二部曲是现在正在进行的Banff摄影和征文比赛,第三部曲是即将推出的颁奖晚宴。如果你之前对活动不太了解,可点击下面链接,查看以下的“阅读原文”。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