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中国人出国是为了求知报国,如今中国人出国是为了镀金、混个文凭或移民。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这位同学的起点并不高,二三线城市出身,一个普通的高校读完本科,然后出国读书。但她却能够在最国际化的地方屡屡胜出,获得新的机会,而这是许多名校留学生向往却实现不了的。
在她身上,你能够看到留学作为一种求学方式最淳朴的样子。不做作,也不功利,就是用一颗朴素的心去求知,去解答困惑,会完善自我,去融入到新的社会里,并且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当初抱着想要拥有更好的机会与平台,想要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且不掉队的初衷选择了出国,当时觉得美国有着更成熟的体制与市场,亲手操办了所有申请过程来到了这里, 美国费城。两年的生活学习快要结束,可是这对我而言从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或许从真正意义上的全新开始…
关于这些年生活中发生的的点点滴滴,或大或小的事情,可以深入去聊去总结去学习去反思的话题很多。而这些也只是我一路成长经历中的一部分,如果瞻前顾后的放长远去想一下,这段经历也许算不上最精彩或最低潮的日子,却算得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大致总结了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希望可以带给更多的启发。
孤独才知祖国和家的意义
如果说这两年感受最深的,可能第一个跳入脑中的就是孤独二字。
其实美国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国家,除了纽约可以找到北上广的气氛,大部分城市没有喧嚣的街道,没有热闹的夜市,汽车似乎比人还多,如果不是集中的downtown,很多地方你可能都不好找到一个问路人。所以我说的那种孤独如果你没有长期在国外呆过可能是不能很深刻理解的,一开始的兴奋其实非常容易被随之到来的寂静,压力与无聊所代替。
而这一点我是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不仅我如此,很多留学生都有非常深刻的体会,而更让我吃惊的是,我看到最近一份权威报告,美国本土公民出现心理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神经衰弱,甚至自杀率都是非常高的国家,所以他们无论医疗还是教育学术都非常注重对心理的研究,我自己也在探索这其中的原因,我的结论是长时间内心或得不了充足的满足与幸福感。
因为在一个全新的环境,它打破了甚至很多时候冲击了你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方式。比如你出去吃一顿餐,刚开始的时候你并不能接受美式这样的餐饮文化,比如butter很难吃,沙拉就像吃草等。你一个人做饭花时花力也可能很难吃,这样在基本的饮食上你就得不到幸福感与认同感。
再加上你无论三年五年还是七年的人,你的语言沟通永远会有问题。基本的生活用语你可以慢慢说的越来越好,理解越来越多,可是再深入一点,深刻一点的话题的沟通经常想表达说不通,或者对方的表达方式你也不能完全理解。
这其中的沮丧也是一种你可能不会察觉的不幸福感。因为每一个社会人都是需要最基本的被理解与理解,很多不如意让你原本在国内很容易都不需要想的问题开始都变的需要付出努力去克服。这就像你从你生活的故土得到的是无神论或是佛教思想,到了西方世界去接触融入基督教,这其中的不解拒绝冲突再到理解有感触是一个长期或是很难的过程。
你会不断纠结于是对是错,不舒适与不断寻找办法的过程。更何况接下来适应学习,找到实习,找到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交到朋友,慢慢越来越适应,这期间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有勇气鼓励自己去找办法一个人解决。
这些过程在一个我们熟悉的文化圈可能都不是问题,但也有很多人可能都解决不好。更何况在异国他乡,就比如短时间内找到一份好的实习,找到可以为外国人提供工作签证的好工作,留学生都会知道这有多不容易。
我也一样,经历了这些,甚至在第一年的冬天,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再加上一些压力与无助,已经出现了一些抑郁症的轻微症状。我还依旧记得那一次给妈妈打电话,面壁哭到一个人狠命捶墙感觉,那种落寞感觉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这些都是我在国内从未也不太可能经常会有的感受。
离开家,离开祖国你才更好的知道家的意义,祖国强大的意义,也让我意识到了我必须要做出改变。
很多留学生并不能适应
在这一段孤独的岁月中磨砺自己,学会自己一个人好好生活。大概从那时起我学会定期打扫布置好自己的房间,看一些自己很感兴趣的媒体影视作品,学习游泳与网球,经常去做运动与健身,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交友和职场人士做更多的了解与交流,一个人看书写字到处走走停停。
我发现我越来越可以适应这种一个人的生活。这和我以前那种快乐是不一样的,以前在国内,我的快乐来自于和很多很多的朋友出去玩,和父母好好生活的安全舒适,听到某个演讲的兴奋。现在更多的是我去挑战了今天和实习的美国老板有了进一步更好的沟通,我在外国人找工作非常难的前提下找到了可以帮到我的机会和方法。
我克服了懒惰坚持去健身,我在伤心难过时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与去想办法排解情绪,更多的不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接受更多的赞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完全陌生的环境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或者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建设,却可以建立起很强的自信。直到现在我并不能完全知道这种慢慢学会的独立精神今后到底以怎样的形式反馈给我,但我可以感觉到这可能是留学带给我最重要的改变。它让我从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变的更懂得倾听,即便不依靠别人我也可以把事情做好,学会给自己生活内容做加法也会给心理负担做减法,学会更加独立的思考与依靠自己的判断…
当然这一点可能是最好的收益点也可能是风险所在处,因为我见过太多的学生其实是根本克服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虚度了光阴也反而因为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的正确引导一个人孤身在外反而错失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其实本质上是耽误了。我也接触过一些第一代移民与比较小来留学的,他们并没有能力很好的领导自己,说真的,如果没有家长可以陪同,真的不建议出来,问题太多…
学习本身带来思考的欢乐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很遗憾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是无效或效果不大的。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可是没有一个好的正确的领悟能力与方式方法,只会让我们变成只会考试的机器。而这一点是我们中国学生给外国人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印象,很少有人可以打破。
我也以前深陷在过分关注考分与成绩的错误意识中,但慢慢逐渐通过生活与各种实践活动与工作和留学过程中意识到,这是我们最大的误区,很多情况是因为这种高考主导下的教育体制导致的。
我们忽略了学习本身带来思考的欢乐,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最重要,而问题本身或答案对错其实只是一个载体与形式。
在留学中有一门课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在课上不断的要求我们和他互动发言,发表看法与评论,甚至有时候逼迫甚至向我们怒吼当全班同学对他的提问沉默时,结果换来的是我们在这门课上必须做到认真跟着他的节拍走,否则被指到回答答不上来就惨了。
我也倍感压力,但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其实在这课上收获其实是最大的,因为他让你真正意识到当你理解了和悟到了这个道理或知识内容。你一定是会有自己的判断与想法的,即便是错误或浅显的,但你和老师的反馈也是一个重新思考与理解的过程。
你不说出来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理解的有多深,而且通过进一步的反馈,你们会发现有新的问题存在再做进一步的讨论。所以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而老师也期待你的反馈,你也更有动力。
而这一点的思考与反馈能力在职场上尤为重要。你必须通过询问清楚知道你在做的是什么,以及通过交流与反馈能及时发现问题与提高工作效率。这点是美国职场文化非常看重的。我在多个实习中对这一点感受非常深刻,他不是要你闷头干事情,他需要你及时的沟通与反馈,而好的互动其实也是你甚至加薪很重要的砝码,它也让你的工作变的更有趣且具有人情味…
逻辑体系比国内更强
另一些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想拿到A,除了听课,你是必须要好好把书上的内容通读一遍的。而有趣的是,我发现美国的教材原版教材编写的非常有逻辑体系,就像一个树状图,读过之后你既不会觉得枝枝杈杈太多而觉得乱,而是大框架大条理很清楚,这样应对考试才有了把握。
而且国外教育体制很兴用一种网上课后作业,那个系统的题很多像是我们的gmat考试题,分不同的板块,分不同的知识点,你一道这样的题错了他接下来会相对应的出现好几道反复,直到两次或三次的正确率后才算通过了这个知识点。所以你说你想蒙混过去都是不可以的,因为你不把他彻底搞清楚,你只能要做的题越来越多,而且永远就真的做不完了。它逼迫你必须要放下来看书去理解或请教别人,要不你这份作业的due之前就完成不了。
另外很多课的评分体制其实老师也是希望可以注重多元化的形式尽量帮助到学生多拿分,不因为你其中某一项很差而影响比较大,比如有作业占分,有课上讨论占分,有paper占分,有presentation 占分,有小组合作占分。
之前说的那个上课和考试难度很高的课,老师在syllabus 上就有些课堂参与讨论占比很重要。如果你最后在两个成绩等级边缘,决定的因素就是课堂讨论,所以如果你考试真的很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会帮助你不少,这其实何尝不是变相鼓励学生发挥所长去学到一些东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他们十分看重抄袭这种事情,鼓励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所以对于很多paper,你是需要阅读很多相关的材料勾画出来,甚至做笔记记下来,好好思考我怎么用有什么新的启发才能有见解的写出一篇文章交上去,才能不抄袭其他作者的观点与想法。
我知道比如我舍友学教育的都必须要专门亲自带课一学期,有了实际切身体会才上交作业来总结其中的问题与反思。这是非常有效的,结合实践经验后的领悟的学习成果是最大的。而且老师都是非常认真的一句一字帮助学生批改,给予批注,老师的批语反馈之认真程度我有时真的是惊叹与佩服,甚至比学生写文章都有更花心思去批改。
语言学习是一种独特的融入方式
除此之外,还想说的一点是,学习语言本身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内容很充实而且很独特的学习过程,因为这不光是在学习一种语言本身,这交流与运用过程其实是让你更好的去理解这一文化与表达方式。比如在进一步的学习和运用英语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经常运用这一表到方式。
比如最简单的一句:good luck!在不同的场所是有不同的蕴意:面试求职失败,经理说good luck,其实是委婉拒绝你;在你拿到offer时同样会你说good luck,却是有期许与赞赏的意思,鼓励你今后更有好运;在赌场,最多的一句是good luck…
你会发现,他们在运用这一我们可能不常用的表达,其实也传递出来了文化中一种比较轻松幽默不强求的人生态度与心态。
再比如,如果你想和一个外国人聊天,从how’s your day?就是一种特别好的开始方式。我们以前只以为就是句客套,有的人还觉得烦,但其实这是他们真的在表示关心与问候。我记得我有一次面试回来一身正装而且很开心,叫了辆出租车回家,那司机第一句问了我这句我简单回了句:good。但司机貌似很感兴趣,问了我去哪怎么走后,又绕回笑着问我:so how’s your day?其实是等着我自己主动回答我面试工作的经历与感受。
我和他分享了我的经历,他还给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并帮我分析,还很欢快的和我击掌对拳以示庆祝。一路聊的很开心。当然之后他都promise 我明天的同样路程不再计价以更便宜的价格载我过去。这不失为一种互惠互利好的交流方式,你会慢慢习惯并真正喜欢理解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很真诚愿意的对每一个陌生人去说:have a good day。这只是最简单的例子,想表明的是学习一种语言其实是在更好的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与文化。
面试官的疑问:留学究竟可以带来什么?
我之前并没有很刻意的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在去年华为来美国面试时,面试官问我:你认为海龟的学生和本土学生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
这一问题触动我花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还在不断的寻找这个答案。我当时的回答其实很泛泛,因为我是真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他把我问住了,而我也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应该仔细思考思考,它会让我们更明白更接近我们这样做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
我想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是,没错,不一样的风景文化,是,没错,不一样的锻炼与学习思考,是,没错。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曾为你打造开启过一个新的更大的平台,它为你打开或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之窗。
我说的这个其实很多人也许并未意识或愿意努力去尝试过。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人,很多平凡的,优秀的,成功的,卓越的人,很多都是生长,成就在一个文化圈与价值体制内。所以他的理解感受范围,取得的成就范围多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在自己的文化圈内可以,做到universal 就很难。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好比国内的一线女演员,赵薇章子怡都很优秀,但到了国际好莱坞级别的,中国目前也好像只出了这一个国际章。
这就是所谓的机遇与把握机遇,留学其实是给我们开了一扇门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更多的和国际接轨,你的格局与视野会有机会通过你的努力变大。这不是说要每一个人都去取得更大范围的成功,而是说你在了解与坚持接触深入体会这样的氛围环境其实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学习。它只能带给你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感受,更丰富的经历,而不会让你止步不前。
这种感觉就像在一个文化圈,比如中国文化圈我们唱爱情唱的是《小情歌》,但放眼欧美,可能是更粗狂豪放的《hello》,是《titanic》。你可以再听听非洲人民怎么唱,可能是摇滚版…这样的感受是不同的,是多层次的,也是更深刻的。
再比如,如果在国内你希望可以有顶级投资银行体验,设定的门槛很高。但在美国,或在其他国家,南美,新加坡,澳洲,你可能相对比较容易获得这样的机会或体验,而且含金量很高,只要你足够努力。
我没出去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国家资源有限而人口太多对我们年轻一代机会的剥夺。出来后我才明白是因为我们过度竞争与一些不太合适的用人方式导致很多岗位并不能真正招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
只是多了一种人生选择
在美国,我观察到,如果你相对够优秀,本土学生想进入好的公司工作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人人都可以有相对公平的机会去实现,压力比起我们远远小的多。这就像北京的房价一样,这都是一种畸形竞争与成长的结果。
而我们,如果在可以选择的时候,其实完全可以选择逃离这样的局势,这本来也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人才优化流动配置的原则。
所以,我理解的世界公民,是具备基本的通用语言与开放的心态,具备一些基本技能,例如快速学习,适应,独立,积极乐于迎难而上的人。他们可以扩大搜索范围,在世界范围寻找合适自己生活圈与事业范围,不必一定要的等到亿万富翁有多少多少能力才可以做。培养自己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你可以过的和那些亿万富翁一样有品质的生活。
所以愿意留下的,愿意选择打拼的,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点并努力去做我并不得而知,更何况这是一件风险蛮高的事情。你愿不愿做是一回事,你能做到多少又是一回事。有这个passion和dream的人可能就已经不多,更何况路遇很多问题不是需要你解决,而是需要你可能担着立身之本的风险去拼搏,去想办法解决。
所以这是一条更难走的路,也是一条会让你很有成就感与充满故事的路。所以回答上面的提问,我得出的答案就是,留学给了你更多的可能性,能不能把握的住与利用的好,要看绝大多数自己的努力与一点点的运气。
安全感来自于不停的努力
我的看法是,人生没有什么是稳定安全的,你所以为的那些安稳其实难起来可能更难解决。不变的是不断尝试与付出努力,没有一个圈是可以给你真正安全感,那些所谓安全感其实不是停滞不前就是其实你可能已经沦陷在其中而不知。
所以给自己一个态度,没有哪条路是不可改变的,也没有哪个状态是没法改变的。活到老学到老,最后你会感激生命的。
这便是我说的一个平台,一扇窗,它曾经为你打开过,而你是否学会珍惜或是尝试努力过。这一过程,若真心付出过,你永远不会是输家,你总有所获。当然这并不排除如果你已经有了既定的目标,那就去做,没有哪条道路说一定好与坏,还是看自己的感受与判断。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倾听你的心,去成全自己。我所说的,只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好的生活状态是你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不必被生活所迫。
好多事情都是边走边看,不断试错与纠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找到合适的,志同道合的旅伴,导师。向他人学习与帮助他人,希望每一个渴望与已经在路上的人都不会孤单寂寞,enjoy!
本文来自海松ta说(微信:haisong2),海松,财经专栏作者,大学老师,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