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华美优胜美国房产投资"↑免费订阅
【6月23日·周六】泰国·曼谷房产展会
布局“10年前的北上广”抢占“一带一路”投资先机
相约 北 京 展会报名:400-600-4982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活动邀请函
◎作者 | A先生
◎来源 | 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已获授权
前言:
今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与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会面。
会谈内容和成果还未曾得知,但特朗普上台快两年来风风火火的对外政策,已足够让人惊愕不已: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发动中美贸易战、对传统盟友欧洲/加拿大加征钢铝关税、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美国一系列逆全球化政策的背后根源是什么呢?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族群之间面临的财富分配困境:贫富差距巨大,钱都被一小部分精英人群赚走了。
美国人的收入
说到美国,大家能想到什么?
美国梦。
按当下中国的流行说法就是——穷屌丝也能逆袭成高富帅。
嗯……这是老黄历了。
从19世纪六十年代内战开始,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00年间,确实如此。而今却是这副模样:
由图可知,69%的美国人存款少于1000美元,其中34%的人0存款。什么意思?难道美国这么穷吗?
当然不是,请看下图:
这是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美国GDP总量走势图。由图可见,美国经济一直稳步增长,期间增幅近20倍。
一方面是2/3的人存款小于1000元,另一方面却是年GDP总量近20万亿,怎么回事呢?
问题出在财富的分配上——大量财富被创造出来,却进入了少数人的口袋。
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拐点,前1%的人群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超过后50%人群,且贫富分化愈演愈烈。
而特朗普的支持者是谁呢?其人群特征可用以下关键词来描述:低收入、低学历、中南部区域、铁锈地带、制造业、保守传统的白人。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全球化。
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因为全球化、贫富分化因为全球化、特朗普的支持者都是一些经济上的失意者——他们如此境地,也是因为全球化。
比较优势与全球化
国际贸易兴起于欧美,其理论依据是比较优势。
A国生产服装有优势,B国生产农产品有优势,那A国只负责生产服装、B国只负责生产农产品就好了啊,两国彼此交换商品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果A国生产服装和农产品都有优势,B国生产服装和农产品都是劣势,咋办呢?
比较优势啊:A国生产更有优势的服装、B国生产劣势稍弱的农产品,彼此贸易实现价值最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跨国公司兴起之前,国际贸易就是这么玩的。
也因此,二战后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世界各国,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老百姓——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其收入都在增长——专业术语叫帕累托增长。
日/新/韩/港/台等用低端制造业的产品,去交换欧美等国的机械/电器/电子等高端制造业产品,这里最形象的一个比喻是:中国要卖8亿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美国波音飞机。
美国中产阶级大量崛起,家庭收入稳步提高,那是美国人的黄金时代。
▲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在二战后稳步上升,终止于跨国公司控制世界经济的2000年前后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不甘于低端制造业,开始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纷纷进入欧美国家极具优势的高端制造业、并开始抢夺市场。
说好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已然过时,尤其是中国大陆——高端制造业要发展,低端产业也不放弃,因为可以国家内部中西部梯度转移啊,并由此变成了世界上产业种类、行业种类最齐全的国家。
于是,美国制造业工人就悲催了:低端产业已转移他国,高端产业正被亚洲国家取代,更高端的互联网/生物医疗/科技服务等行业他们又做不了,紧接着就出现了铁锈地带和高失业人群。
而这一切谁造成的呢?跨国企业。
起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的跨国企业,2000年前后在世界经济中开始呼风唤雨,它们彻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规则——由各国之间商品交换商品的产业间贸易,变成了全球调配生产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业内贸易。
贸易形式的变化
什么叫产业内贸易呢?
就是一件商品的生产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完成,国家间贸易的商品多为半成品、并限定在一个产业内。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苹果手机。技术/研发/软件是美国的、芯片是日/韩/台的、手机壳等组装部件可以是东南亚国家的、而组装却是在中国、最后销往全世界。
而这期间各个配件的流转,都构成了一国/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但都在手机这个产业内。
但手机的品牌/专利却归苹果公司所有,它就具有整个手机的利润分配权——当然自己分配的最多了。
▲苹果公司分配了Iphone手机绝大部分的利润
近50年,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有什么特征呢?全球配置资源、配置生产。
资本是逐利的,跨国公司当然也以最大化利润为目的,并在全球各地寻找价格洼地:日韩的芯片等高精密配件便宜、东南亚的劳动力便宜、中国港口/货运等基础设施发达且员工勤劳苦干易于管理……那就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让成本最低化、生产最大化呗。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还可以全球寻找最佳避税地(如百慕大/维京群岛等),以达到少缴税、多获利的目的。
如果再通俗的说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系统的Bug(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无Bug、不暴利),并以此赚取更多的利润。
像美国的五大IT巨头(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谷歌)、也是五大跨国公司,就是在全球配置资源、赚世界人民的钱,它们垄断了所在的行业,个个富可敌国,且在海外拥有2万亿美元的现金。
全球化一方面让资源在全球最优配置、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却让财富分配愈发不公平、并加速了贫富的分化。
这就是全球化的两面性,也是特朗普现象的根源。
全球化的两面性
以前在商品交换商品的产业间贸易时代,研发、实验、配件、组装、销售、售后等都在一国内完成,会让大量产业都留在国内,并由此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而现在却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内贸易,商品生产的每一步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内完成——以此达到最低投入、最高产出的效率最优,大量产业就由此转移到他国,也连同着就业机会。
世界财富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赚得越来越多,可这些财富绝大部分都被跨国公司的高管/员工/股东分走了——而这个群体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人却因产业/就业机会转移他国而无缘分享这些增量的财富,反而成了全球化的牺牲品。
由前文的图表也能看出,自上世纪70年开始(也就是跨国公司兴起的年代),美国贫富不均就开始逐步上升,只有少数行业和少数人成了经济自由化和科技进步的人生赢家。
有人会反驳:可70年代至2000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却是在上升的啊?是的,但原因是妇女参加工作的结果——要知道70年代以前,美国妇女大多是家庭主妇、一家生计全靠丈夫一人工作所得。美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6年男性收入的中位数甚至低于1969年的水平。
被全球化洗劫的这波最失意的人,成了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了回应他们、巩固自己的政治基本盘,特朗普不得不强化自己的逆全球化立场——美墨间修筑高墙阻止非法移民抢夺工作、让制造业回归美国、退出贸易协定或重新谈判……
之前欢呼迎接全球化的那批人,后来却成了最排斥全球化的人。
原因何在?经济的核心是利益,利益的核心是分配。
请记住:永远是屁股决定脑袋,身处的位置变了、观点/想法自然随之更改。曾经最坚定的支持者,后来也会变成了最坚定的反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