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海外新闻评论
全球华人都在关注
王朔的经典之话是:我是流氓,我怕谁?
其本意思是说:世上伪君子那么多,我演个流氓怎么了?
王朔,是满洲人,完颜氏,有人还问他会满语吗?王朔说:你们这不是讹诈吗?我上学跟你们学的都一样,让我去哪学满语?
革命党以及现在的蝗虫,都骂满洲人是鞑子,那王朔的脾气,也会说:既然你们说我是鞑子,那我就是鞑子了。我是鞑子,我怕谁?
王朔195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虽然是一个作家,但文学界对他向来存在偏见,有人说他的文字媚俗,有人却欣赏他作品中的真诚和流露出的底层色彩。
出生后不久王朔就随着父母去到了北京郊区的部队大院生活,部队生活养成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上世纪,有人评价他流氓,他干脆承认说:我就是流氓,我怕谁!王朔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混蛋,用自己的混劲儿游戏人间。
在节目中他会像个孩子一样哈哈大笑,也会说几句“傻叉”骂人,看似嬉笑怒骂,其实是活明白了,人生也就那么回事儿。
2007年,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
王朔理着平头,背着斜挎包,歪着脑袋,
像个老流氓一样对着中青报记者:
“你们媒体怎么这么下流,我告诉你们,
你们深刻地得罪我了!”
这不是他第一次骂媒体,就在前几天,
他闲聊时说杨澜没有嫁错人,吴征就是一骗子。
结果媒体给登出来了,朔爷火了,
指着记者骂了13分钟,句句不重样:
“我是一粗人,我告诉你们,从明天起都别请我了!”
“你们这些媒体,不就是爱挑事嘛!”
“再给我乱写,我跑你报社给你主编两个大嘴巴子,
我才不学傻逼窦唯,烧人家汽车去!”
几天后,在东方电视台演播室,
他像个大男孩一样腼腆笑着,特“没脸没皮”!
“我给杨澜发短信道歉了,欺负一女的不牛逼!”
“我乐意给女人道歉!给女人道歉不丢人!”
对王朔来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错了就骂,骂错道歉,不丢人。
王朔
01
母亲抱着王朔和他哥
王朔是跟小伙伴儿们混大的。跟外面不一样,这帮大院孩子,从小玩儿的都是军事游戏,连扑克牌打得都是军事扑克。书呢,读军事电报,读《张国焘回忆录》《丘吉尔回忆录》,电影看军教片《奇袭》。打架,家常便饭,受了欺负,必须找机会打回来。王朔的攻击性和战斗性,早在那个时候就形成了。
第一次跟人打架是跟我哥一块儿。拿一根棍子,跟我们院一个比我大三岁的打。冬天,那孙子带着棉帽子。我哥在前头跟他叫板,我在后面铆足了劲呱叽一棍子打下去。
他回过头来看着我,没事。喔!给我吓的。他一推给我推一跟头。但不觉得寒碜,我觉得我是在有意磨练自己,将来我还得打仗呢。
——访谈·《我是王朔》
他和叶京、郑晓龙几个铁哥们,
经常打架、喝酒、泡妹子。
都是北京城出了名的坏孩子。
北京城的年轻人见了他们都得认怂。
可这哥几个没一个学习好的,都是学渣!
后来,这段往事被拍成电视剧《与青春相关的日子》。
让全国少中老都怀旧了一把。
王朔读小学,有一次老师写错一个字。
王朔说:“老师,这字错了,新华字典没有!”
老师送他一句话:“让你爸来领你。”
结果惩罚王朔写5000字检查,在全年级认错!
回到家,还被暴揍一顿。
1976年,周总理去世。
王朔高中还没上完就去参加了“四五运动”,
结果蹲了三个月。
1977年,他爸爸又送他一句话:“滚,去部队吧!”
那时候的王朔很清纯,参军两个愿望:
要不战死疆场,成为大英雄;要不就是当大官。
结果官没当成,当了个海军卫生员,搞搞包扎工作。
有一回,一个老兵打电话,让他转给某某某。
王朔痞气就上来了:草泥马,我就不转。
老兵就从电话那头就过来了。
王朔身体单薄,被摁在地上。
赶紧腆着脸:“哥哥,我错了!”
王朔后来经常拿这事教育媒体:
“别给脸不要脸,道歉有那么难吗?
错了就是错了!我都能道歉,你们凭啥不能?”
△ 王朔小时候和哥哥
02
在北京翠微小学读书时,王朔就不是三好学生。上课时,他低着头不看老师,理由是那个女老师长得太难看了。写东西,他一直很自信。老师让写作文,他自己玩自己的,老师怒问:“你怎么不写?”王朔一抬脖子:“我打腹稿呢。”
在老师眼里,他是个特别反动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老师上语文课,讲错了一个字,他忽然站起来:“老师,你那个字讲错了!”
老师很不高兴,没理他。
王朔还说:“老师你讲错啦!”
老师冲门一指:“你给我出去!”
随后,老师告诉王朔他爸:“你们家王朔上课老是不集中精神听课,还影响其他学生。”
此后,王朔看老师不顺眼,老师看王朔也不顺眼。最后没办法,王朔只能转学。所以在王朔心里,权威从来就不是不能质疑不能推翻的:“有知识怎么了?有知识了不起?有知识跟道德完善两码事,谁他妈都别假装是大师。”
1979年高中毕业,王朔去青岛当了海军。当时的王朔长相清纯,一张娃娃脸,有点像女孩儿。但一笑,又能拧出点儿坏水来。他出名,因为特别能侃,中外军事典故、京城名人趣事、各种医学案例,张口就来。说到好笑的地方,能把睡上铺的人笑得铁架子床直摇晃。
3个月新兵训练,王朔就没怎么吃饱过,全是吃窝头,刚要睡觉,一声哨响又要跑八里地。与世隔绝,根本见不着女的。有次查脑膜炎,部队来了几个中年女大夫,这都能让新兵解馋。
坐汽车进青岛市401医院。门口是女兵指挥汽车,打着小旗。我心里一陈惊喜。卫生队住的楼,那种青岛带洋味的小楼,一看,二楼站着一大排护士学员,哇!全是女的!
那儿的伙食也有肉末儿了。
——访谈·《我是王朔》
有趣的是,这和王朔日后在文坛激起的反应,极为相像。他只是想给大家开个玩笑,结果学院派当真了。而他也感到莫名的委屈。
03
改革开放后,优越感还在,社会变了。军人不再享有特权,不少人回城都傻了,不知道何去何从。高考恢复时,很多人意识到,这是改变人生的首选之路,王朔也不例外。
王朔智商高,但并不擅长考试。他在北京三里河附近报过一个高考补习班,穿一身军大衣,坐教室最后面,尽忙着跟女孩儿说话了。
79年,王朔跟着朋友去了广州,当了一阵“倒爷”。到广州一看,有的士、有歌厅,人家的西餐比北京老莫和新侨地道多了。当时部队给了王朔3000块钱,让他买彩色电视机。结果他拿钱当本儿,到汕头倒录音机和电视,300的录音机拿北京卖600。电视、墨镜、电子表,王朔全倒过。彼时,小说已经开始评奖,文坛出来一拨又一拨新人,王朔根本没把目光放在写作上:“小说有意思吗?在金钱面前全傻了。”
复员后,王朔被分配到药品商店当业务员,下乡推销药品。每个月工资36元。见过钱的王朔根本看不上。83年打击经济犯罪,把他抓了个正着。退赔1000,王朔没钱,只能从工资里扣,每个月30块。王朔一看,一个月6块钱我还活个什么劲儿?我去哪儿一个月赚不到36块钱啊?
过去我写过小说,认为这事很容易。这事对我来说确实很容易。辞职后,一段时间里我又写了10个短篇,但都被退了。这时我认识了一些青年编辑。被退回来的小说确实不是东西,所以退了对我没多大刺激。但是一切都不成了,到83年下半年,真的没任何事干了,不写小说就没什么出路了。
真没想到,后来,一不留神,成腕儿了。
——访谈·《我是王朔》
1980年,发小叶京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读了一年没劲,退学了。当时开饭馆要三个法人,他就拉王朔挂名,开了个饭馆,叫做“天府酒家”。
王朔没事儿就晃荡到叶京那里,人家前面吃饭,他窝在馆子后面写小说,后来还经常把《啄木鸟》的一帮编辑请过去吃饭,拉拢拉拢感情。八十年代的文学盛世,什么伤痕、先锋派、新写实一批批都要喷薄而出了,谁也没想到,王朔一出来,风头盖过了所有人。
04
1985年2月,《当代》杂志公布了上一年度当代小说评选名单,最末尾有个不甚起眼的名字,王朔。获奖作品,《空中小姐》。拿的是新人新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空中小姐》讲一个社会青年和空姐的恋爱故事,有些琼瑶式的肝肠寸断。但在当时,感动了不少青年男女。王朔写这篇小说,第一稿3万字,拿给编辑龙世辉,龙世辉一看:“好故事,就是太单薄了,你给丰富丰富。”
王朔挖空脑袋,给故事抻到了10万字,结果等他去编辑部,龙世辉退休了。又拿给章仲锷,章仲锷一看:“好故事,就是枝枝蔓蔓太多了,你再修改修改。”王朔跑回去,又来来回回改,前后改了9遍,加起来差不多100万字。
《空中小姐》稿费360元,根本不够王朔吃的。他只能在社会上乱转,跟当时还在《青年文学》当编辑的马未都熟过一阵,常带着马未都跑北京舞蹈学校找女生神侃。晚上10点,人家女生都挨个儿洗漱完了,马未都实在扛不住了,王朔还挤眉弄眼:“再坐会儿,再坐会儿。”
一天下午,王朔请马未都过文艺生活:“舞剧《屈原》,一起去看吧。”马未都心想没什么事就去了,到门口,王朔就一张票。马未都问:“就一张票怎么看?”王朔说你甭管:“我有办法。”
马未都拿票进去,第一排,风光无限好。舞剧开始,只见王朔从后台出来了,把马给羡慕坏了。音乐声中,台上,演婵娟的女孩儿一个下腰,演屈原的背对观众,就势往前俯身。只听王朔醋溜溜地说:“估计丫亲了个嘴儿。”
演婵娟的沈旭佳,后来成了王朔的老婆。
王朔和马未都
那时我真是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猫在家里写稿子,希望全寄托在这儿上了。偶尔拿到一笔稿费,就满足一下沈旭佳的购买欲。我和沈旭佳都不会买东西,净上当,花冤枉钱。
我给她买的高筒皮靴,跟是歪的,她给我买的毛衣是桃红色的。最终还是常穿的那身衣服合体,索性一年四季地穿。反正沈旭佳在我眼里浓妆佳,淡妆亦佳,蓬头垢面不掩国色。
——访谈·《我是王朔》
1985年,《浮出海面》在《当代》第六期发表,写一个社会青年和跳舞姑娘甜蜜而惆怅的爱情故事。作者署名,王朔,沈旭佳。
05
紧接着,《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发表,讲一个犯罪分子的爱情故事。三篇发表,虽说年轻人喜欢,但文坛就没正眼瞧过王朔。
王朔的爱情故事,男的都是城市青年,没啥正事,喜欢臭贫,蹭吃蹭喝,困顿迷惘,多少有他的影子。女孩儿呢,单纯、清澈,爱得死去活来。等到《一半》出来,有人不高兴了,批判声来了:有人在《啄木鸟》上撰文,说他笔下的男主角,没有任何正面的社会意义。
有人质疑:“这作者就是个流氓吧?”
甚至有个女编辑说:“我可不敢跟王朔约稿,我去了他要是强奸我怎么办?”王朔听了,嘴一咧:“你怎么那么瞧得起自己呀?”
王朔曾说:“我要一直沿着爱情路子写下去,没准儿就写成琼瑶了。”但不久后,他发表了一篇《橡皮人》,这是分水岭的作品,讲广州的经历,有点深沉了,第一句上来就是: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
稿子寄给《青年文学》,马未都一读,太棒了,赶紧拿给主编。主编也说好:“但第一句话太刺眼,拿掉吧。”正巧刊印那天,马未都值班,在印场,马未都又给加回去了。这在当时是要冒开除风险。好在没几天,《小说月刊》要转载,也没删这句。它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多年后,叶京拿起这篇小说,加上《玩儿的就是心跳》《动物凶猛》,拍出了风靡一时的怀旧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剧照,这里面,有日后红了的白百合、文章
06
那天下着大雪,叶京开着车,拉着王朔从西直门去和平里影协的电影院。路上,王朔眉飞色舞地狂侃:“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趟!”十几年后,叶京回忆起这段情景说:“他当初幼稚得就像一个孩子,放了很多狂话。”
之后,王朔的小说,大量对白,天然的剧本坯子,稍加改动就就可以拿去拍。小说改编成电影后,语言更加突出,影响力更大。街上青年都开始像王朔小说里的人那么说话。这种影响深入骨髓,改变了一代人乃至两代人的说话方式。什么“爱你没商量”、“玩儿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这些词,本是王朔小说的书名,变成了社会最流行的语言,引来各路人的效仿。
这种影响,不敢说前无古人,恐怕后无来者。
主持人窦文涛就说:
那时候我迷王朔,二十多岁,本是个老老实实的石家庄孩子,当然一肚子不老实。看他的小说,感觉终于找到了学习榜样。
原来能这么跟人贫,话可以说得这么好玩!
大开眼界。甭管真假,可以说他给我介绍了一种生活,这生活让我怦然心动。
说话方式的改变,还只是面儿上,关键是观念上给解放了。当时多少人读完王朔,心里那叫一个痛快。因为终于有一个人,把内心的反叛用语言表达了,表达得那么准确。那个时代有两面旗帜,一面是崔健,另一面,就是王朔。
野夫直指其中要害:
他那些邪里邪气的小人物,油腔滑调的声口,表达的正是我辈对这个伪善、伪崇高、伪光明的社会的反动。
就新时期的小说而言,我还想不出来,还有谁比王朔更毒辣而又不动声色的刨了新政主流虚伪话语的根儿。
从此,王朔成了潮流、反叛的代言人、颠覆者的标杆。看王朔一夜间成了现象,一呼百应,很多伟岸的人坐不住了,批判他笔下的人物油腔滑调、消费人生,而且强暴了汉语。
批评从语言,渐渐指向文化层面。
他们说,王朔是泼皮无赖的调侃。
玩世不恭,恶作剧,旷野上的废墟。
什么叫无赖?不就是痞子嘛。
那你不就是“痞子文学”咯。
王朔一听,不答应了:
“你们他妈才痞子呢!”
07
马未都曾说:“王朔是个奇才,他有超强的生活观察能力,而且只要发生过的事,他立马能以高于现实的手法给你写出来。比方说几个人上午聊一上午天,胡吹乱侃,东拉西扯,他回去,一下午就能写出一篇特有趣的对话小说。”
所以,无论在哪儿听来的,王朔东捡一句西捡一句,把各种口语组成了新语言,成了独门绝技,谁也偷不走。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王朔当年还出过一盘磁带
后来,有人问王蒙:“王朔算是作家吗?”
王蒙说:“当然算!而且是个好作家。”
许子东也说过:“只看到王朔流氓语言的人,不是真蠢,就是装蠢。这套语言背后有‘指点江山’的一面是很清楚的。”
但当时,大部分主流就是看王朔不顺眼,以“痞子文学”冠以名号。对于这个称呼,他觉得是种侮辱。毕竟那些小说,在他看来是有姿态的,凭什么就归成痞子了?你们他妈算老几呀?
王朔嘛,大院儿出来的,攻击性人格,孩子脾气,心想,你们说我是痞子,那我索性痞子到底,于是演起了流氓王朔:
“你们说我不是东西,你们一个一个都不是东西!谁他妈都别冒充正人君子。”
“社会就是一帮人在那儿装呢,不装,早打出脑浆子来了。人类就是装着装着,才进步的。”
“拿知识欺负人算牛逼吗?真他妈可笑。什么知识分子,我看就是一知道分子,会拿各国语言说‘我爱你’和‘X你妈’。”
所以,刘震云说,鲁迅的小说,读来读去,说了两个字,吃人,后来王朔的小说,读来读去,也就说了两个字:别装。
08
1991年,《上海一家人》《雪山飞狐》《编辑部的故事》同年上映,其中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还得算《编》。它的王朔风格太明显,就是不把知识分子当启蒙者,写成跟老百姓一样的大俗人。李冬宝那个角色,王朔跟冯小刚一起找的葛优,比着葛优的样子写的。当时葛优答应了另一部戏,冯说:“你不来,我们就不拍了!”
编辑部的故事彻底让葛优红了
之后,王朔写《爱你没商量》,口碑很差。就在这时,英达看了美国的情景喜剧《考比斯节目》,想着自己也弄一个,就去找王朔。王朔正想靠一部电视剧翻身呢,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两人到处跟人喝酒,拉来了投资。结果外面对王朔的口诛笔伐愈演愈烈,王朔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英达求着说:“你要是不写,我这不是白忙活了吗?你走了我怎么办?”
王朔实在无心写作,躲到了外地,给英达推荐了一个人,梁左。此人是谁呢,就是给姜昆写相声《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的那位,相声包袱炉火纯青。果然,经梁左的妙笔一写,《我爱我家》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那时,马未都在一帮人怂恿下开了个海马歌舞厅。每次进屋一看,妈的,满桌都是熟人,根本不好意思提钱。“那时北京人以不给钱为荣,如果这桌有人要付钱了,还要按着不让付,没有任何经济观念。”无奈,马未都跟王朔说:“我赔惨了,得想办法赚回来,你看能不能照着《编》的办法弄个电视剧。”王朔想了想,就一集请来一个明星拍《海马歌舞厅》,可惜没火。
《海马》没火,《过把瘾》却火了,还捧红了王志文和江珊。当时,主流不满王朔的“痞气”,央视还专门把《过把瘾》放在十点后播出,但也挡不住它火得一塌糊涂。
王朔一看,光当策划和编剧还不够,得想办法掌握更多东西,最好能自己弄个公司。
于是,他就和冯小刚“狼狈为奸”了。
09
冯小刚第一次看王朔的小说,是在海南岛尖峰岭的原始森林里。 那是电视剧《大林莽》的拍摄地,他是电视剧的美工。
一次,他正望着天空发呆,一旁看书的郑晓龙不时发出笑声,一边笑还一边骂:“真他妈孙子!”
当然不是骂作者,而是由衷地赞美。冯小刚便问:“谁这么孙子?把你乐成这样?”郑晓龙把书递给他:“我一哥们儿,王朔。”
读完《浮出海面》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冯小刚也骂道:“真他妈孙子!”
86年一个夏天的下午,冯小刚第一次和王朔见面,从此就把王朔当成了艺术创作上的指明灯,走哪儿都王老师王老师地叫。
这些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经王朔一番看似漫不经心地描述,竟变得如此生动,令人着迷。这种与时俱进的视野和观察生活的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小刚
拍《编辑部的故事》时,冯小刚过把瘾,做了一回编剧。两人关系越发亲密后,便在1994年踌躇满志地开了个公司,好梦影视。
第一个剧本《好梦献给你》,冯小刚还没下笔呢,人家钱都打他账户上了。结果冯小刚才思枯竭,迟迟写不出东西。好在这时有人把刘震云的《一地鸡毛》送上门来,两人一看好东西,赶忙找陈道明来演,一炮打响。
原以为会越来越好,可拍了电影《永失我爱》,反响平平,电视剧《月亮背面》,直接就没通过审查。王朔导演、冯小刚主演的《冤家父子》,拍摄时,王朔在车里跟人侃,冯小刚在前面拍,拍完了找王朔:“王老师觉得这样如何?”王朔摆摆手:“你觉得怎么好怎么来吧。”
电影在瑞士拿了个奖,回国就被封杀了。主流觉得他是洪水猛兽,影响力太大。当时王朔明显能感觉到,各种暗流都在向自己涌来。
包括他跟冯小刚后来弄的好梦公司,雄心勃勃,也因为行政上的原因让人给灭了。说白了就是觉得你王朔太叫嚣了,太张扬了。
——叶京访谈
最后,王朔把《你不是一个俗人》给了冯:“你自己玩儿吧,以后拍电影,别挂我的名。”
不久后,眼看就要一事无成的冯小刚,拿着本子拍出大陆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
10
1991年我写了100多万字的小说、电影 和电视剧本,第二年遭了报应,陷入写作危机。
老实讲,那也是一次精神危机,我对自己的写作生活,包括所写的东西,产生了很大怀疑。
用小资产阶级女性夸张的腔调形容,我认为我崩溃了…脑子里轰然而至的都是些飞快的短问句:我这儿干嘛呢?
我这就算——活出来了?我想要的就是这——眼前的一切?
——《看上去很美》序言
2000年前后,王朔彻底崩溃了
世纪之交,父亲死了,哥哥死了,梁左也死了,紧接着5个朋友,哐哐哐死了一堆人。有些人,上午还好好的,下午说没就没了。
对死的恐惧,直接导致对生的怀疑。王朔溺水一样到处乱抓,《佛经》、《圣经》、《道德经》…他反观自己的人生,在深夜里痛哭,在酒吧里逮谁跟谁哭一顿,见谁都两眼发直。
这一哭,就是好几年。
马未都说了件事:05年,王朔窝在家里写《我的千岁寒》,看见门口一个修自行车的特别讨厌,一看见他就写不出东西来。
于是,王朔从家里拿出了3万块钱,给那修车的说:“这3万块你拿走,到别的地方修去。”
人走了,王朔后来不放心,还问马:“他不会再回来吧?”马未都说你把心放肚子里吧。
马未都在节目里说:“我估计他啊,手上就3万块零几百,都给那人了。那时他精神上就有点恍惚了,正常人谁干得出这种事啊?”
11
即便跟冯小刚掰过,拍《天下无贼》时,剧本改了很多遍,怎么都通不过,找到刘震云,刘震云也没辙。电影局的理由很简单:让贼做主角,没有先例,贼做好事的动机何在呢?
无奈之下,冯小刚只好找到早已疏远的王朔,王朔一看:“简单,让女贼怀孕,然后进庙烧香。人心向善,自己这辈子毁了,希望下一代美好。宗教情怀也加进去了,格调一下子拔高了。”
编剧一听,“王朔太老辣了,不服不行。”
王朔看到人多他就有一点发怵,他就会紧张。有的人紧张是变得懦弱,他的紧张反应是开始产生攻击性,话一出来就不好听了。
——冯小刚
王朔说,自己内心有无限的黑暗与光亮。
他没想主动攻击谁,也没想做真流氓。
演流氓,都是被社会给气的。
那一年的王朔,格外凶猛
12
小时候,王朔淘气,被批评了也假装不在乎,嬉皮笑脸地跟人家臭贫,其实内心很受伤。
此番言论一出,朋友从此也不为难他:“你都创伤了!谁还好意思勉强你?”
就连女儿的婚礼,他都没去。冯小刚、赵宝刚、陈丹青代表娘家人上台致辞。陈丹青说:“王朔没有勇气站在这里,他搂不住。”
一个时代过去了,王朔也老了
此文到此,差不多该结束了。关于王朔,还有种种,一言难尽。回看岁月,当初对他的误解,给他冠以的名号,如闹剧如悲剧。多年后,王朔接受采访笑道:“现在我接受,文化意义上我就是痞子,反主流嘛,说得好!”
就像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说的:“王朔就是文化董存瑞,他是进行文化爆破的英雄。但他的文化批判却被人们误解为痞子行为。当然,在一个文化颓败、价值错乱的时代,珍珠和鱼目总是被人混淆的。误读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本性。”
朔爷有一句名言:
巴金说要讲真话,在他100岁还没来及讲真话就走了。
我不能到100岁才讲真话,
今年我49岁,从今天起,我就讲真话。
是我的,我就认账。
不是我的,你按不到我头上,按上了我也不在乎。
我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说好话,讨好谁。
我就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舒服。
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爱谁谁,你又不是我爸爸!
陈丹青评价王朔:王朔这样的人以后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韩寒说王朔:他说自己没文化,那是先把自己降到一楼,
方便往楼上骂,一有情况,大家一起跳,肯定他伤得轻点,
关键是有些人不明白,真以为他没文化。
高晓松说王朔:朔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别试着讨好他。
回顾以前的生活,王朔只有一句话。
“我这前40年完全是演戏,演猴戏给人看。
所有人认为我是个什么,我自己也认为,
其实我不是。挣太多钱又不送人,
就没劲了。我这么自私,我挣够自己花的,
够我女儿在美国上学的,行了。
你要真为挣钱这也没完啊,
后来我写小说就是为钱写的,
那时候极没有快感,为别人写作真是痛苦。”
那些年,王朔的愤怒,下面是无奈。
他真的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王朔认识徐静蕾时,她还在中戏读书呢!
用朔爷的话说,这姑娘范儿正,标准的邋遢帅。
有记者问王朔和徐静蕾关系。
王朔痞子劲又来了:我敢说,我怕你们不敢听。
王朔和徐静蕾关系不复杂,洪晃在微博里说:
有一个作家的家庭就是这样的组合。
这位男作家经常在外面有不轨行为,
甚至这些都是在自己老婆眼皮底下发生的。
比如有一次,他的情人公开和他的夫人对峙说:
“我已经在你家大摇大摆出出入入,你就把他让给我吧。”
他夫人非常镇静地对这个比她小二十岁的姑娘说:
“你不懂,我是他妈,你代替不了我。”
王朔对老徐那也是没话说:
有个青年偶像作家张**,为了出名,说和老徐开房过。
王朔对着镜头就骂:
“你让他当我面说一句试试!我还不抽丫几个大嘴巴子!”
老徐对朔爷也不差,东方电视台记者采访朔爷。
朔爷就是一句:“我房子徐静蕾给我买的,我们北京女孩特爷们!”
还补一句:“你们上海女孩不给男人买房吗?”
“我们关系是军事化的共产主义!”
啥是军事化共产主义,读者不懂,其实我也不懂!
朔爷还有一句名言:我死后财产都给徐静蕾!
可是这段感情还是结束了。
2007年之后,王朔再没有出来被采访过。
2015年,
徐静蕾新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上映。
这是一部老徐召唤王朔的电影,王朔出来了。
面对记者采访,杂志登的照片也是老徐拍的。
用老徐的话说,这是王朔看上去最安静的一张照片。
老徐常说一句话:“王朔可以教育我,教会我思维方式!”
许多人不懂这段感情,装逼的说法那是维度不同。
《有一个地方》里有段台词其实说的很明白:
爱情是杯开水,总会凉下来的。
无论你们关系到哪一步,都不要变成仇人。
让这盆水结冰。
这话就是老徐对王朔说的。
王朔就是简单一句:红知。红颜知己的缩写,
他的红知名单里还有曾子墨、池莉。
王朔在小说《看上去很美》中说的更直接:
我真希望在电影里过日子,
下一个镜头就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后。
<摄影·徐静蕾>
王朔有一句名言:小编觉得说的特别好。
我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说好话。
讨好谁,我就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舒服。
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爱谁谁,你又不是我爸爸!
王朔和徐静蕾
我不是推崇王朔的骂人精神,而是在生活中,讲一些真话,活的自由些,真实些,没有标签,没有代号,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不钻在功名利禄里,我们都是俗人,就不要在这个世界里装假正经了。有错就认,对了就大声,从不欺凌弱小,在混蛋都有自己的底线。人生在世,就是要活的尽兴。
文章资料综合来源:一日一度、牛皮明明、网络等
觉得小编说得有道理请点ZAN
大叔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