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百万人正在“消失”,下一个消失的,会是你么

2018年06月09日 新西兰天维网



文 | Apple妈咪

以一个家有仨娃的职业女性视角,

洞察育儿、家庭、事业、自我…和世界


到2050年,人类社会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这群人不但没有就业,而且无法就业。

——尤瓦尔·赫拉利

01

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最近看了一则关于日本“蛰居族”的新闻。不知为何,我不但觉得深刻理解他们的处境,甚至认为那绝望的境地并非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遥不可及


蛰居族说的是,在日本有这样一大群人,他们把自己与外界封锁起来,不上班、不上学、不与社会联系,躲在一个狭小空间内,自我封闭地活着。


他们往往在公寓里一窝就是好些年。具有33年蛰居史的横山说,他起初还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出门买东西,后来网购的普及,打消了他出门的唯一念头,他现在已经55岁,不再出门。


他们通常身体没什么问题,只是有意识封闭自己在家,不与任何人交流,每天看书、上网、玩游戏。蛰居者喜久井田在网络日志中写道:“从7岁开始,我不再上学。洗脸,换衣服,吃饭,做完这几件事,我就开始我的游戏。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内心压力大到足够杀死一只恐龙,但有游戏可玩,我不至于疯掉或者自杀。”


他们选择“消失”的原因有很多。考试失利、求职失败或失业、自身期望过高或满足不了父母期望、感情创伤或校园暴力……内心受挫后产生“劣等感”,越是涌动的人潮、繁华的世界越令他们害怕,进而“逃避”,消失在大众眼球里。蛰居的他们颓废、孤僻、社交恐惧,最终一步也踏不出房门,形成恶性循环。


调查显示,蛰居族里面有80%的人口是男性,且大多数都是拥有硕士学历的高智商人群。研究人员认为,目前至少有100万日本人处于“隐居”状态,约占总人口的1%,他们足不出户、不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依赖积蓄或父母的供养存活。


新闻的重点,在于质疑日本社会的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年轻劳动力萎靡,造成巨大的社会隐患。


新闻却没有同情到,在日益精致、高效、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其实所有的普通人都在面临相同的尴尬——

每个人,

是的,每个人,

都必须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否则将变得越来越难以,

对这个高速更迭的社会“有用”。


日本,作为发达社会的极致代表,出现“蛰居族”——一群在洪流中找不到预期社会位置而躲起来的失败者,莫不是一个先兆?


事实上,台湾、美国、英国和韩国等地也相继发现“蛰居族”的存在。有研究者称,所有发达社会恐怕都在面临类似的状况。


越来越多的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人生满怀憧憬的年轻人,发现现实里的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搭上这趟越走越快的高速列车,而被甩下了“失去存在感”的深渊,想中途换一列慢车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慢车,是压根不存在的。


而这一切,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02

这个世界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某种巨变。


2015年8月,谷歌试验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了车祸,原因是“无人车”为了避让行人而刹车,而后面的人类司机心不在焉给撞了上去。人们得出结论,如果两辆车都由计算机指挥,就不可能发生这个事故。如果能有这样的系统,来自动控制马路上所有的车辆,就能大幅节省时间和金钱,降低车祸几率;只不过,这也将剥夺人类开车的体验、砍掉几千万人的工作机会。


正如工业革命开始时,马被汽车取代一样,未来几十年,出租车司机有没有可能步“马”的后尘,被取而代之?


千万别以为那是未来的事儿,旧职业的消亡正在排山倒海而来。


曾经银行业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是家长眼中的“铁饭碗”,比方澳洲的四大国有银行,更被归属于那些澳洲最好的企业,前途必定一片光明。


然而18年2月,晴天霹雳般,澳洲国民银行NAB突然宣布大幅裁员6000人,紧随其后分析员指出,2018年澳洲四大银行将消减共计20000个职位。


原因却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大势所趋。


澳洲国有银行总裁Andrew Thorburn被采访时表示:“因为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必须要重新评估员工。很多工作可以由AI完成,我们今后需要的员工数量将会减少。”


换言之,一个网站、一个手机软件,可以轻松抵过几千号人。


这个情况绝不仅仅在澳洲发生,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世界的银行巨头,比如日本三菱日联、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日本瑞穗银行、瑞信银行、花旗银行……都在实施不同规模的裁员。


这个情况也绝不仅仅只在银行业发生,君不见,连马云爸爸都在杭州街头,开出了实体的“无人餐厅”,没有一个点菜员、没有收银员、全程智能点餐,刷脸支付,吃完就走!


且不说,这些新概念在当前的实操中是否大有博人眼球之嫌,“无人化”的浪潮确已势不可挡。


2013年9月,牛津大学的卡尔·弗瑞及迈克尔·奥斯本发表了《就业的未来》研究报告,调查各项工作在未来20年被计算机取代的可能性。


根据他们所开发的算法估计,美国有47%的工作有很高的风险被计算机取代。


例如到了2033年,电话营销人员和保险业务员大概有99%的概率会失业。运动赛事的裁判有98%的可能性,收银员97%、厨师96%、服务员94%、律师助手94%、导游91%、面包师89%、公交车司机89%、建筑工人88%、兽医助手86%、安保人员84%、船员83%、调酒师77%、档案管理员76%、木匠72%、救生员67%。


若真如此,一半的普通人在未来面临失业,几乎无可避免。


03

现代人类已经患上了“错过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总在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虽然手中的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选了之后又很难全心全意对待。


我们不停地刷社交媒体,生怕错过了重要的信息,让我们错失了峰回路转的人生选项。


我们的年轻妈妈们,不敢为了生娃带娃暂别职场,害怕一离开就成永别,再也跟不上知识和技能的更迭。


我们的恐惧,其实一点也不过分,若未来的我们当中,注定要有一半会失业,你我怎能不加速学习、加速奔跑,避免被淘汰呢?


你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站在原地。


不论是学习、上班、还是创业,只要参与社会竞争,我们似乎已绕不开这个理。


然而悲剧的是,我们每个人加速积累知识,加速酝酿发展,却导致动荡进一步加速、加剧。这就好比一个人人不停抽着鞭子的陀螺,速度注定越来越快,离心力越来越大,每个人都要拼了命才能抓住轴心,不被甩出局,而拼命的方法,居然就是继续给陀螺抽鞭子。


结局似乎显而易见。


要不,成为时刻绷紧神经、终生学习、终生创造、紧抱轴心的精英阶级。


要不,成为没法为社会所用的“无用阶级”。今天,我们或许还可以选择一些低技能工种,而未来,那样的工作机会恐怕都将交由了算法而不给人类,让无用阶级没有一丁点变回“有用”的机会。


甚至这场诅咒不分国别和地区,是的,虽然眼前你能区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福利国家。然而,这些不过是人为划分的政治壁垒,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长远来看,其实并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不被科技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浪潮所波及,而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


这就好像一万年前,人类的第一个农业社会在中东形成的时候,就意味着如同亚当和夏娃般,靠着自由狩猎和采集的人类社会注定消失。农业社会高效的生产力、安全感和对生育的鼓励,最终让采集社会要么土崩瓦解,要么被合并兼收。从此人类离开伊甸园,无法再继续丰富多变、食物多样、相对悠闲的采集生活,从此过上起早摸黑、面朝大地背朝天的农业生活。



对于未来世界里的精英阶级和无用阶级,尤瓦尔·赫拉利这样描述到:

由于我们无法预测2030年或2040年的就业形势,现在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下一代。传统上,人生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与此同时,因为接下来的科技发展潜力极其巨大,很有可能就算那些无用的大众什么事都不做,整个社会也有能力供养这些人,让他们活下去。然而什么事能让他们打发时间,获得满足感,人总在做些什么,否则肯定会无聊到发疯。答案之一可能是依靠药物和电脑游戏。只是那样成日生活在虚幻之中,生命又何来神圣呢?


尤瓦尔对于无用阶级的描述,不就是日本的蛰居族么?——什么都不用做也能被基本供养,依靠电脑游戏来过一辈子。


这个族群已经出现,今天是发达国家的一小撮人,未来莫非要蔓延成一个阶级么?


04

在这场不可逆转的洪流中,我们要如何自处?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若有幸成为所谓的社会精英阶级,如何能够避免,终身神经紧绷、被抽一辈子鞭子,来换取一个别人眼里光鲜亮丽、而实则压力巨大、情感淡漠的人生?


若不幸沦为所谓的社会无用阶级,无论是出于成不了精英,还是不想成为精英,又如何过一个温暖的人生,赋予周遭的人价值,而不是如蛰居族一般,活在虚拟现实里?


我个人很喜欢武志红先生的说法:

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球,需要不停地伸展出能量。


而这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被看到,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被其他能量球接住,链接由此建立,从而能量球得到祝福。它原本是中性的、灰色的,但被祝福后,就变成了亮色的、生的能量,即正能量,如热情和创造力。


若这个伸展,不被看见,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没有被其他能量球接住,那诅咒就会发生,它会从中性的、灰色的,变成黑死的能量,也就是负能量。若这黑色向外表达,就回变成对他人的攻击,如怨恨、愤怒、鄙视、讽刺等。若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如自卑、羞耻、内疚、自嘲等,甚至发展成抑郁症。


蛰居族之所以躲起来,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学习,只干了一件事儿——功利性地盲目积累扩大能量球,却没有学习过如何在理解其他能量球的基础上伸出触角去链接。


最终,一旦某一次的链接受挫,比如求职失败,情感创伤……它的触角就不再敢于向外伸展,转而向内,进而当年积累的能量越庞大,最终向内的攻击力也越致命。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一步也踏不出房门的蛰居族大都是高学历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并不太可能确保孩子将来一定跻身精英阶级,至少,我们确切知道如何能够让未来的他更容易感觉幸福。我想,有两件事儿,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教给孩子的。

1

提升爱和付出的能力。我们不该只教孩子如何去聚集能量,更需要引导年幼的他们尝试去理解他人的需求,并频繁伸出自己的能量触角去链接。

2

助长非功利性的求知欲和学习力。以一张文凭作为门槛走遍天下的时代大势已去,未来的世界需要的是贯彻终生的生命力和学习力。


功利性地踩油门,后果无非两种:一类是用力过猛导致后继乏力,无法在离开父母掌控后,持续保持学习力;另一类好一些,也许能够在功利驱动下,高压学习一辈子。但即便是后者,一辈子迫于功利而拼了命抓住陀螺轴心,不被离心力甩出,就幸福了么?


我曾经在国内干过五年的审计工作,期间出差加班无数,表面光鲜,内心压力巨大。后来辞职后百无聊赖地在家写了两年文章,没有任何收入,再后来到了新西兰,做了一个很小的自己的公司,虽然忙碌不输当年,内心却是深深的满足。我想我深知功利驱动的努力,和热爱驱动的努力,是多么地不同。


要区分的方式很简单,只要问你在废寝忘食地从事眼前工作的时候,心中是雀跃兴奋的,还是痛苦无奈的?


因为害怕而奔跑,还是因为热爱而奔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态,无论是满足度、创造力和持久力,都大相径庭。


希望我们年幼的孩子,若有幸还能在未来的发达世界中使一份力,驱动他终生学习力的发动机,能够是热爱,而不是存粹的功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