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以来,人们的舆论中心,一直集中在一个关键词:4天6000万上。
一时之间,某导演在美国的千万豪宅,某女明星及其未婚夫携6.87亿移民海外…诸如此类的新闻,刷爆了各位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雪花新闻)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在质疑娱乐圈的高薪酬、高回报是否合理,呼吁彻查娱乐圈乱象时,
在远离舆论中心的地方,却有一位被称为“穿裙子的士”的94岁女人,悄悄捐出了毕生所得,建立了“迦陵基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对此,这位94岁高龄的女士只是说:“我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
她的名字,叫叶嘉莹。
1.从小与诗词结缘
1924年7月(农历六月),叶嘉莹出生在中国古都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
她的祖上是蒙古族土默特部,她真实的姓氏是“叶赫纳拉氏”,民国时家族将姓氏简化为“叶”,与著名的饮水词人纳兰性德同属一系。
或许正是因为血液中流淌着诗词,小名“小荷”的叶嘉莹从小就对古诗词抱有非比寻常的兴趣。
闲暇时光,叶嘉莹的父亲与伯父会在院中散步,声情并茂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则会各执一册诗词选集默默研读。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之下,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并在伯母的教导下背诵《唐诗三百首》,11岁就在伯父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写格律诗。
(儿时的叶嘉莹(中),图片来源:网络)
有着如此浓厚的家学渊源,和一个和睦的家庭,但叶嘉莹的一生却历经风波。
叶嘉莹的一生,几乎横跨了半个中国近现代史,她老年回忆道:
当“七七事变”后,我父亲一路随着国民政府退到重庆,而母亲带着我和我的两个弟弟在沦陷区北平。
由于父亲多年没有音信,母亲忧伤患疾,到天津租界进行手术治疗,在从天津回北京的路上,母亲因术后伤口感染病逝在火车上。我从小就遭遇到国和家的各种苦难。
然而,叶嘉莹的才华,却在乱世的硝烟中盛开,绽放出独特的光华。
(年轻时的叶嘉莹,图片来源:网络)
15岁那年的秋日,叶嘉莹偶然在家中四合院的院子里看到一只落在地上便再也无法飞起的蝴蝶,于是做了一首小诗《蝴蝶》,诗中这么写: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在母亲病逝后,她又写了《哭母诗八首》,老年在央视节目《朗读者》上,她还说:
“我觉得我人生最悲哀痛苦的一段,就是我听到钉子钉在棺木上的声音。”
少女时代的磨难,却没有打垮叶嘉莹。相反的,这些磨难,让她更加早熟,对于人生与价值,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2.一生,颠沛流离
17岁时,这个年幼却命运多舛的少女,终于考上了当时著名学府辅仁大学,师从著名诗词专家顾随先生。
在大学时的叶嘉莹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当时的辅仁大学实行男女分开教学,但容貌清秀、气质独特的叶嘉莹还能不时收到情书。
叶嘉莹并不耽于男女情爱,在顾随门下六年,她记了八本笔记,即便之后战火纷飞,她被迫辗转各国,她也一直将笔记带在身上。
顾随将她视为得意门生,还赐给她一个笔名“迦陵”,意为佛教中的神鸟。这也成为了叶嘉莹先生之后一生所用的别号。
(图片来源:网络)
而这样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佳人,于24岁那年嫁人、生子,却自认从未体验过爱情。
在晚年时回忆时,她引用民国才女吕碧城的一句“不遇天人不目成”,表明自己与丈夫赵东荪的结合只是出于当时的需要罢了。
(叶嘉莹结婚照,图片来源:网络)
可叶嘉莹没有想到,本来应该为自己带来安稳的婚姻,却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磨难。
婚后,叶嘉莹随夫君移居台湾,不料正好遇上“白色恐怖”,她与丈夫先后入狱,虽然她早早被放了出来,却被迫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
为了照顾年幼的女儿,也为了养一个失去了“主心骨”而摇摇欲坠的家,叶嘉莹只好带着女儿去私立中学教书。有的时候女儿哭了,她便不得不停下教课,带女儿去上厕所。
(图片来源:网络)
丈夫出狱后,叶嘉莹的生活也并没有因此好转,在二女儿降生后,脾气变得愈发暴躁、乖戾。
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叶嘉莹同时在台北二女中、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执教,每天要讲九个小时的课十年内创作量急剧减少,一代才女,被生活活活磨去了光辉。
但叶嘉莹却依旧没有忘记古诗词。虽然她曾一度因绝望甚至想过用煤气自杀,但对古诗词的爱,却让她最终放弃了寻死的念头。
终于,1966年,叶嘉莹受邀前往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在大洋彼岸,热爱古诗词的她,找到了“宝藏”:那就是隐藏在美国大学里的那些诗词文献。
据叶嘉莹回忆,当时自己经常只带着一杯咖啡、两块面包做成的三明治,中午再在馆外买一个三明治,一工作就是一天,畅游在诗词的海洋中。
(图片来源:网络)
可生活却没有放过叶嘉莹。1976年,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双双因意外殒命,叶嘉莹悲痛不已,写下《哭女诗十首》,“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在悲痛之余,叶嘉莹只有通过至爱的古诗词转移自己的悲痛。
1979年文革结束后,她终于如愿回到故土,到天津南开大学教书,并经常到海外讲课。
由于长期辗转于各国,学贯中西的叶嘉莹,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古诗词搭建了一座桥梁,
她说:
“也许我的英语文法不完整、发音不正确,但是学生不是来跟我学英文,只要大意能明白,我一样用中国的办法,介绍每首诗的作者、背景乃至寓意情感,用我的poor english,他们也听的津津有味:中国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她的讲课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据说在当时的南开大学,想要进入她的课堂听课必须要有“听课证”,造成当时校园里“假证”泛滥。
也因为她独特的成就,1991年,叶嘉莹以“CHIA-YING CHAO-YEH(赵叶嘉莹)”的名字,被加拿大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的头衔,也是第一个,且唯一一个因在中国古诗词学术界的成就获此殊荣的院士。
3.94岁,清贫乐道
如今叶嘉莹已经94岁高龄,一生学术成就斐然,著有《迦陵杂文集》、《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词学新诠》、《清词丛论》、《唐宋词名家论稿》、《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八本代表性著作,
2014年,叶嘉莹荣获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国家文化部等部门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堪称中国古诗词学术界的泰斗。
但在2015年,《鲁豫有约》栏目组上门访问叶嘉莹时,发现他的生活出乎意料的简朴:她独自居住,晚上两点半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经常是清粥咸菜配馒头,以及冰箱里保姆包的水饺。
对于叶先生来说,口腹之欲无足轻重,她宁愿将更多时间留给最爱的诗词,和最宝贵的学生。
叶嘉莹自己也说:“我也不会做别的东西,我就只能教教诗词了。”
即便已届九十高龄,她仍然坚持站着讲课,因为这是对古诗词的尊重。
就连鲁豫也说,“我特别害怕跟她对话。因为在她面前,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特别没有文化的人。她就像一个海洋,你在她面前就是一滴水。”
而就是这样一位,一生颠沛流离的学术大拿,在94岁高龄,又做出一个震惊所有人的决定:
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图片来源:梨视频)
在视频中,
94岁的叶嘉莹,
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图片来源:梨视频)
不少网友都说:
叶先生的毕生积蓄,可能只是一些明星1、2天的片酬、代言费,
但,她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叶嘉莹曾说过: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中国泱泱大国,十几亿的人口,出过种植超级稻的袁隆平院士、为了核研究坚守罗布泊,医生隐姓埋名的林俊德院士、一生致力于核潜艇研究,三十年不回家的黄旭华院士,等等,
相比这些科学界做出贡献的人们,叶嘉莹或许只是一介女流,研究的还是已经被许多年轻人所遗忘的中国古诗词,但她的贡献,并不输于任何与她同为“院士”的男子。
这个抛去了性别、一生与诗词“谈恋爱”、与孔子做“朋友”的女子,从来只自谦“女先生”的她,却用漫长的一生和千万存款,尽自己的努力将古诗词的生命得以延续,让更多全世界的人,能听到来自远东古时的清朗旋律。
最后,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在你迷恋明星的光鲜亮丽、追逐世间的繁华纷乱时,
这个小名“小荷”的女子,却以她独特的气节,在这片纷繁的世间,吐露着自己独特的光辉。
推荐阅读
冯小刚海外5000万豪宅曝光!崔永元怒喷范冰冰的真相其实令人心酸...
澳洲著名连锁咖啡馆纷纷倒闭,华人孕妇被逼上绝路,痛哭怒斥:太黑心!
澳洲数百家独立药房联合宣布一件事,即将引发大战!最终目标锁定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