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部BBC良心纪录片《英国小说家们的自述》,由当时的作家们亲身讲述,回顾20世纪英国小说的风风雨雨。
这部纪录片共有3集,每集60分钟。将20世纪的英国文学史划分为三个时期:
废墟之中 Among the Ruins(1919-1939)
焦虑时代 The Age of Anxiety(1945-1969)
无所畏惧 Nothing Sacred(1970-1990)
纪录片里出现了许多我们如数家珍的著名英国作家的珍贵影像资料,包括乔治·奥威尔、伍尔夫、芭芭拉·卡德兰、托尔金、威廉·戈尔丁、艾丽丝.默多克等。(想看的朋友可以去B站找到资源: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78285/)
第一集:废墟之中
(1919-1939)
随着英国盘算到了战争的毁灭性,以及帝国的衰亡,人们在战间期萌发出了自我怀疑与意识形态危机,这使英国小说界发生了变革。在此期间,一些最为伟大与创新的英国现代小说作品横空出世,它们从此主宰了小说界的命运与财富,永垂不朽。
即使一战后的英国文坛群星璀璨,弗吉尼亚·伍尔夫仍是这片星海中唯一的月光。她优雅又略带神经质的光芒照耀了整个20世纪的欧洲文坛。她极大地革新了英语语言,把意识流文学推向了世界。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
【相关书籍推荐】
《达洛维夫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
《达洛维夫人》的结构框架是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生活中的一天,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达洛维夫人在家中举行的晚会。三十多年前的旧情人彼德的出现勾起了她对自己少女时代的回忆,眼前的事物使她思索自己目前的处境、老年的来临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客人的到来引起的对人际恩怨的回顾。
除了克拉丽莎外,作者对彼德和在战争刺激下精神失常而自杀的塞普蒂默斯的内心世界也作了深层次的探索。通过每个人物的回忆、联想、希望、幻灭,作者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进出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伍尔夫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统治阶级的愚昧,充满了粗暴的男性至上观念和对王室及帝国的盲目崇拜和效忠。这样的一种社会氛围使一些受害者绝望自杀,另一些寻求安逸,放弃了追求。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
《奥兰多》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
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
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
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环顾20世纪,还有一部作品不得不提,它就是和《美妙的新世界》、《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1984》,它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极权主义社会。这部作品被翻译成了至少62种语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关书籍推荐】
《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著)
《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美妙的新世界》
阿道斯·赫胥黎 (著)
《美妙的新世界》是一部幻想小说名著。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中,人的“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以几种种姓产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他们拥有安定、无限的“自由”,却丧失了科学、艺术、婚姻、个性、甚至喜怒哀乐。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第二集:焦虑时代
(1945-1969)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迎来了原子时代——那个威斯坦·休·奥登杜撰出的焦虑年代已然来临。大屠杀与蘑菇云霸占了当时人们的情感,随着政治局势的恶化,焦虑、惊骇与惶恐“世界末日大战可能爆发”的情绪日益强烈。新一代的小说作家们身负重任,将遭遇并表达出这个时代。
英国小说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重整旗鼓,1954年,文学突然复苏,仅这一年里就出现了四本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魔戒》《蝇王》《网之下》和《幸运的吉姆》。每一本都用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迷茫。
【相关书籍推荐】
《魔戒》《霍比特人》
J.R.R.托尔金(著)
如果你真想让人们长时间地对一个庞大的故事情节产生兴趣,那些故事往往是关于真实的人类,主题也往往只有一个,不是么?——那就是死亡。——托尔金
《蝇王》
威廉·戈尔丁(著)
《蝇王》描述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本土飞到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
《网之下》
艾瑞斯·梅铎(著)
艾瑞斯·梅铎的第一部小说《网之下》(Under the Net, 1954)具有开创性的重要地位,不但充满自传性色彩,也充分展现存在主义的关怀,奠定了她的创作中以虚构小说的形式探讨美学与道德哲学的基调。
《幸运的吉姆》
金斯利·艾米斯(著)
《幸运的吉姆》是金斯利·艾米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校园小说”的鼻祖与典范,获得“毛姆小说奖”,入选《时代》周刊1923—2005年百部英语小说佳作,也被誉为“20世纪最具喜剧色彩的小说”。
第三集:无所畏惧
(1970-1990)
最后探索了70至80年代——这段时期诚如安吉拉·卡特所示,鉴于当时的风俗观念无时不刻不被质疑着,确是“没有什么是神圣的”。由于英国小说猛然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小说家们无疑站在了一场新革命的最前线。作为挑衅的使者们,他们改变了文学思潮,根深蒂固。
【相关书籍推荐】
《魔幻玩具铺》
安吉拉·卡特(著)
安吉拉·卡特一向以女性主义作家自居,经常以女性情欲作为小说主题。在这本书中,她将焦点置于女性对自己肉体的最初觉醒上:“这年夏天,十五岁的梅拉尼发现了自己的血肉之躯。哦,我的美利坚,我的新大陆。”故事以此为开端,接续一连串外在环境的急遽改变,描写了一个女孩由首次经历情欲与邪恶,而后又历经种种情感历练的心理成长故事。
《午夜之子》
萨曼·鲁西迪 (著)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富家少年阿达姆阿齐兹,有个硕大的鼻子,他的朋友说:“你简直可以把你这个鼻子架在水上过河了。”这个长着大鼻子的医生,不是故事的主人公,却伴随着故事的始终。他的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也有一个大鼻子;这个也有大鼻子的外孙子就是这个讲故事的人。
以上只是这部纪录片中提到的部分作家和作品,要真正理解这些文学巨擘对于写作对于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的思考,我们还要回归他们的作品当中。纪录片里提到的每一位作家的名字,这些名字造就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反复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