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移民在这片土地上得意,就有多少人失意,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4位华人的移民故事。
纯净的空气、无污染的食物、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是无数移民机构向人们描绘的新西兰美好生活。
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截止2018年4月的一年时间里,新西兰的非公民离境人数超过3万人,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增加了23%。
今年4月的年度净移民人数与2017年4月的同期数据,相比减少了近5000人。
随着移民政策的紧缩,很多想留在这里的人们发现:获得一纸PR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了。
即便他们有出色的专业背景、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本地学历、有长期本地生活的经验、有流利的英语,也不能幸免。
没有本地工作经验、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达不到移民局规定的标准薪水……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的痛。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地打道回府。
01
IT男折戟沉沙
三年心血成泡影
今年50岁的Donnay Lai,曾是香港的一名大学讲师。2015年4月,他们举家从香港搬迁到了新西兰。
而本周,移民无望的Donnay决定携妻儿返回香港生活。
教育工作者出身的他很推崇新西兰的教育系统,他觉得孩子们不必像在香港时那样承受巨大的课业压力和同辈的竞争,又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同时,在个体独立性等方面的教育都更全面。
而这些他都认为更适合他9岁的儿子Justin。
初来乍到,虽有彷徨迷茫,但IT专业背景、流利的英语、体面的工作经验,都让他坚信在这里找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应该不成问题。毕竟IT行业是新西兰的热门+高薪行业,而自己的水平又不错。
但是他在发出几百份求职简历都石沉大海后,他心灰意冷。他不相信为什么找一份和专业对口的工作会这么难。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
三年过去了,终于,他的努力有了回音,一家私人培训机构愿意聘请他当老师。然而雇主给的薪水和他要求的差距太大,微薄的薪水根本难以让一家人在奥克兰生活成本这么高的城市立足。
更重要的是,移民局的新规要求了最低移民薪水,他的薪水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
新西兰没有给Donnay一个留下来的希望,失望之极的他觉得这几年已为找工作心力交瘁。
他说:
“大多数新西兰雇主都不会给没有本地工作经验的移民提供工作机会。”
没有本地工作经验就没有新的工作机会,这仿佛成了一个死循环,他不知道如何破题。
“我们仍然热爱新西兰,但是当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在这里定居是不可能的。”
已经死心的他只能将一切归咎于自己专业和市场接纳程度的不匹配。
“这里的就业市场对于像我这样的高技能人才来说太小了,真的有点讽刺,因为高技能是技术移民类别下的要点规定。”
回头看,三年崎岖移民路,真是多少辛酸都付风雨中。
02
学生情侣找工未遂
被迫离开NZ
23岁的Kary Chung已经在新西兰生活了7年。在这里她度过了美好的中学和大学时期,并认识了现在的男友。
然而,1月15日生效的移民政策变化意味着她必须找到一份24.29纽币时薪的工作才能办PR。这个要求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实在太难了。
上周,Kary带着落寞的心情离开了奥克兰,回到了家乡香港。
七年前,青春年少的Kary刚来到新西兰,就读了北岸的高中名校Takapuna文法学校。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了AUT(奥克兰理工大学)深造,去年她拿到了国际酒店管理学士学位。
Kary满心以为这些年深深扎根这片土地,找一份工作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毕业的档口上,移民改革发生了。她顿时觉得自己拿PR希望渺茫。
在市场找了一圈工作后,现实终于印证了她的担忧,没有雇主肯给一个毫无经验的职场新鲜人一份24.29纽币的时薪。
不能找到满足移民最低薪水的工作,就意味着移民这条路对她关上了大门。
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她男友Ivan Shum身上。24岁的Ivan是Kary的高中同学,他们相爱相知走过多年。中学毕业后,Ivan去梅西大学读了商科。
可Ivan的商科背景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更高,很多中小企业主都不愿意雇佣应届毕业生。
自己和男友找工作都遭遇了滑铁卢后,他们情侣两人只能放弃继续留在新西兰的打算。
梅西大学社会学家和移民专家Paul Spoonley教授表示现在国际学生在学业结束后选择留在新西兰的热情较低。
他认为政府要求雇主多聘用本地人,这是成非公民离境人数增加,移民数量下降的原因。
“政府已经表示正在审查劳动力市场。这意味着可能会要求雇主更多地聘请新西兰人而并非移民,尤其是在餐饮服务和零售等行业。”
在Kary回国后,5月25日Ivan也离开了让他失意的奥克兰。
03
学生党成功获PR
逆袭成学霸
在新西兰,移民永远是赶早不赶晚的事。如果你按照移民局现有的条件去套,跟着他们一步步走,很可能到头来计划不如变化,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上面两个主人公都是吃了这样的亏。
移民,不仅需要家庭的支持、自己的努力,其实更需要的是从一而终的坚定目标,有时候甚至需要动一些小脑筋来另辟蹊径主动出击。下面这个故事希望能给更多人启发。
今年23岁的Carmen来自广东江门,目前在奥克兰大学念大二,正在攻读数学和统计双学位。
Carmen
和Kary一样,Carmen也来新西兰7年了,她也在这里读了高中。但是如今的她,不仅PR到手,不用以国际生的身份缴纳高昂学费,还能享受本地学生第一年学费全免,之后学费低利率贷款的优待条件。
都是学生党,都没有工作经验,她是怎么拿到PR的呢?
Carmen回忆她的移民路,用了一句话概括:一门心思先移民。
/// 成功第一招:抓紧时间 先读容易移民专业
2011年,16岁的Carmen来到奥克兰读11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一),读完12年级,她就没有继续读高中,因为她听从了朋友们的建议,觉得移民政策每年都在变,应该先拿到身份再做打算,她决定先读一个容易移民的西厨专业。
/// 成功第二招:part time工作积累经验
西厨需要读两年,但Carmen觉得两年毕业出来太久了,必须之前就先积累点经验,哪怕Part time(业余)的工作也好。读到第二年时,她就去网站trade me和seek上狂找工作。
/// 成功第三招:大胆亲自交简历
有一天,她忽然看到seek上面有则招聘广告,但她并没有在网上提交求职简历,而是打印了自己的简历亲自去店里。
那时,她根本不确定这样做是否可行,但还是鼓起勇气拿着简历找了经理。没想到,大概店里正好缺人,经理面试了一下,就让她去试一下工作,签了3个月的合同。
/// 成功第四招:危机意识 多手准备
除了一边读书,一边在咖啡馆打工积累经验外,Carmen还是很不放心,觉得万一哪天这个经理不要她了,她就没有后路了。她决定再找其他的咖啡馆同时兼职,这样既有备选,又可以多学点东西。
2015年,Carmen在新政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满足了140分的门槛,顺利通过技术移民办好PR。
这下,她终于可以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了。她申请了奥克兰大学数学系的bachelor of science(理学士学位),在此期间她又申请了统计学学位。
每一步都清楚自己目标的Carmen,觉得在新西兰本地应届毕业生没有IT背景找工作相当困难,她计划在完成学业后就回国找IT方面的工作,积累几年相关背景经验后,再回新西兰生活。
如果你把Carmen的成功移民归因于时间点卡得好,觉得旧政移民更容易的话,那么你错了。其实,无论旧政新政,关键事在人为。
那么,在如今严苛的移民新政条件下,作为一个学生党还有什么办法可行吗?
04
Motel前台小妹
如何变身成经理
生于1994年的Lily,之前在国内大学读学了两年法律,21岁的时候来到新西兰,在AUT(奥克兰理工大学,也是前文香港女孩Kary就读的学校)就读酒店管理专业。
/// 成功第一招:多找实习和兼职
Lily来新西兰的目标很清楚,就是为了学习找工作留下来。由于一开始就一心以移民为前提,所以她很快意识到积累本地工作经验的重要性,上学第二个月就开始找餐厅做兼职。
大学前两年,她利用业余时间奔波辗转于多家餐厅实习,就为了以后能有多点资历。
/// 成功第二招:及时调整就业方向
最后一年时,移民政策紧缩,Lily意识到毕业后以餐厅经理的职位申请PR难度实在太大。她决定赶紧调整就业方向,朝着酒店管理的路子去摸索。
新西兰大型酒店非常少,更多的还是小型的motel。Lily觉得无论以后发展如何,必须要找一份motel的工作先做起来。
她开始网上线下多种渠道打听找motel的工作。在被拒多次之后,她甚至提出了免费帮人工作。终于,她得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 成功第三招:吃苦耐劳
整个大三期间,她都在motel实习,虽然做的是琐碎的打扫和前台工作,和她所学的高大上的国际酒店管理专业出入很大,但是她毫不在乎,觉得必须以先拿下motel的工作再办理PR为首要出发点。
一年当中,Lily刻苦努力,终于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去年,她所在的这家motel老板在北岛的旅游重镇Pahia又买了一家motel,正值毕业的她就顺利地被派到了那家新店工作。
作为新motel的经理,老板给她的薪水达到了移民的最低要求,加上出奥克兰工作还可以加分,她非常顺利到了160分的门槛。
两个月前,Lily终于递交了PR申请。
她表示,眼下她还是会好好继续干这份工作,多学习积累经验,为以后自己独立经营一家motel打好基础。
毕竟有了PR,有了学历,有了工作经验后,如何选择就再也不会被动了。
///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多积累实习和兼职的
相关经验非常重要
想要移民成功
努力、方向、运气都不能少
文章来源 | 奥克兰生活快讯
- End -
/ 推荐阅读 /
△新西兰上榜最幸福国家,但我劝你最好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