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不仅有绵长的海岸线,美丽的海滩,而且海洋中的鱼类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澳洲的环境保护做的非常好,所以海水清澈无污染,其中就有着以菜毛 (Ludrick )、海鲫鱼(Bream)、裁缝鱼(tailor)、澳洲鱾(drummer)、无鳔石首鱼(kingfish)、苏梅(Groper), 、鲣鱼(Bonito)以及澳洲三文鱼(Australian salmon)为代表的热门水产。
因此,在澳洲有一项主要休闲活动,就是在假期与周末钓鱼。每年来澳大利亚旅游的众多游客,经常也会体验一把钓鱼的乐趣,很多旅游热门地都有专业人士带着出海钓鱼的活动,而在众多钓鱼活动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为岩钓者。
但是,岩钓是极具危险性的,每一年,因岩钓而丧生的人数不胜数。澳洲冲浪救生会(SLSA)的数据则显示,截止到2017年,在之前的13年里:
全澳共有158人因岩钓而送命,这其中:
99%的死者没穿救生衣
95%的死者为男性
62%的死者出生于海外
37%的死者居住地距离始发点超过50公里
55%的死者是被浪卷入海中
30%的致死事件发生在下午2点至6点
为此,在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及测试之后,NSW政府将于6月1日起在Randwick政府管辖地区正式实施针对岩钓者安全的法律法规, 即凡在Randwick地方政府区域(覆盖地区包括从Clovelly south至Botany Bay)岩钓者必须身着救生衣。
凡岩钓者须遵守以下规则:
岩钓者在岩钓时必须身着救生衣
岩钓前需查看天气及海浪状况
在岩钓时需计划“出逃”路线,以防在被海浪打湿后有安全路线逃出
切记不要背对大海
岩钓时身着适宜的防滑鞋及便衣
如周围有人被海浪卷入海中,切记不要自行盲目救人,请及时拨打000寻求帮助
定要结伴岩钓
此前,在这条政策发布的测试期间,冲浪救生会新州CEO皮尔斯(Steven Pearce)对此表示欢迎,并认为这是改变岩钓者的习惯、并令岩钓变得安全的重要一步。他周五在声明中指出,很多岩钓溺水事件中,只要岩钓者穿上救生衣就可以避免发生悲剧。
新州第一产业厅长布莱尔(Niall Blair)则强调,虽然很多岩钓者穿了救生衣,但并未达到澳洲的相关标准,而且很多所穿的救生衣更适合船钓而非岩钓。
关于救生衣,也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所有救生衣必须符合澳大利亚成人规格AS 4785, 50级(Australian Standard AS 4785 level 50S),孩童(年龄小于12岁者)必须身着澳大利亚规格 AS4758,100级及以上救生衣。
而在悉尼钓点很多,但危险与钓点热度往往成正比,去到这些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
1.North Bondi
爬铁梯攀悬崖无退路
危险指数:★★★★★
位于著名的Bondi海滩附近,也就是王勤涛失踪地点。此地离市区近,钓场广阔钓位多,可针对不同目标鱼选择钓位。主要鱼种有Bream、Ludrick、Drummer、Groper、Kingfish和三文鱼等。
该钓点风险系数极高,去年以来已有3人命丧于此。此地悬崖高耸,唯一下到钓场的途径是顺铁梯爬下,惊险无比。在此钓鱼的人不少,一旦大浪袭来便无路可退,3位遇难者皆在此处丧生。往里行进15分钟,崖壁上还有其它钓点,但切记甩竿时谨防跌落。前往此点要爬一个4米高的小悬崖,仅靠一根绳索爬上爬下。此钓点适合冬天西北季风时期,一旦浪高超过1.3米就最好不要前往。
2.Maroubra
常见“疯狗浪”索命
危险指数:★★★★
此点位于Maroubra海滩附近,沿停车场旁的小道前行15分钟即可达到。钓场不大,只适合小组行动。目标鱼包括Bream、Ludrick、Drummer和Kingfish,鱼况好时频频收获,差的时候小鱼成灾。
该处是绝地,浪高时可淹没整个钓点。因海底地形原因,容易涌起传说中的“疯狗浪”,至少已有2人命丧此地,落水者更多。因不远处有个大平台,落水者相对容易由此爬回岸上。老马自己曾于2001年在此落入,并幸运自救成功。该钓点适合夏天浪高低于1米时矶钓。
3.La Perouse
浪大湿滑易落海
危险指数:★★★☆
位于Botany Bay湾内的La Perouse岛是悉尼附近钓鱼热点之一,钓场风景优美,目标鱼包括Ludrick、Groper、Bream和鱿鱼等。岛上平台宽阔,钓位很多,有一群人常年在此岩钓。
这处容易让人放松警惕的钓点实际上危险四伏。临海平台上有很厚的苔藓,起浪时若急于后撤,非常容易摔倒。该点水位很深,时常有“疯狗浪”出现。
岩钓虽好,生命更可贵,希望各位爱好者能够遵守法律规定,保护自身生命安全。
有关岩钓相关法律法规详情请登录NSW官方网站进行查看,
http://www.watersafety.nsw.gov.au/Pages/Rock-fishing/Rock-fishing.aspx
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