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华美优胜美国房产投资"↑免费订阅
【6月9日·周六】旧金山房产专场推介会
占地4550亩/12000套豪宅 黄金地段/超值低价
相约 上 海 展会报名:400-600-4982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活动邀请函
主 编 说
绝大多数人高考之后,一辈子也不会用到椭圆参数和甲烷的分子式,有人说这是一个“邪恶的制度”,其实我们忽略了这背后的一些社会运行逻辑。
名校学历是否必要?高考如何影响中国的创新?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关键到底是什么?物理学家万维钢的解读,提供了一种独特视角。
注:本文摘编自《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正和岛作为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作 者:万维钢 编 辑:叶开甫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已获授权
上不上名校,对聪明人并不重要
众所周知,有名校学历可以大幅提高一个人毕业后,甚至一生的收入水平。但这里仍然有个因果关系问题:一个能考上名校的学生,他未来的高收入,到底是因为他聪明而获得的,还是因为他上过名校而获得的呢?
也许一个聪明学生因为种种偶然原因——也许临场没发挥好,也许更喜欢家乡的大学——能去名校而没有去,他未来还能获得同样水平的收入吗?
两个美国经济学家考察了将近20000个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十年到二十年的收入情况,结果首先表明,名校毕业生收入更高。但这个研究的有意思之处在于,它考察了那些有本事上名校但最终去了普通大学的人。
在这一项统计中,519个学生同时被名校和普通大学录取,结果他们后来的收入是一样的——不管他们当初选择了名校还是普通大学!
根据这个研究,对聪明学生来说,上不上名校并不重要。你走这条路能成功,走别的路也能成功。
但我们有理由怀疑家庭背景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因为这个有点出乎意料的结论,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好使。这个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不上名校对他影响巨大,可以说第一步走错以后想出头就很难了。
中国式家长之间,到底在攀比什么
大多数国内家长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新颖特性,只求符合各种“实用指标”。当他们说“素质教育”的时候,根本出发点及整个的内心叙事,就是把孩子变成一个“好东西”,以期得到别人的欣赏。
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思维本质上是被动的——外界喜欢什么,我就变成什么。一定要进名校,一定要进好公司,一定要得到好岗位。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也都是这些外部光环的“加持”。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你学这个东西到底是为了改变世界,发挥自己,还是为了适应世界,打扮自己,吸引别人?
中国因为历史原因,过去几十年的主流文化都是“贫民文化”,人们对“怎么适应别人”研究的很多,对“怎么自己做主”研究的很少。在美国硅谷,尽管来自中国和印度工程师的总人数势均力敌,但是无论进入各公司管理层的人数,还是创业的人数,中国人都显著不如印度人。难道仅仅是因为印度人英语好?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印度人比较有主人翁意识——能从作为一个主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我们的日常文化和正统教育,很少有“怎么主动选择、怎么审美,怎么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世界”这样的讨论。
我们大概可以说,现代教育可以简单地分三个层次,对应三个阶层:
1.贫民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具,以找工作为目的;
2.中产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艺品,以提升个人价值为目的;
3.上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主人翁,以欣赏、选择和改变周围世界为目的。
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只能把人送到第一层;想要进入第二层,家庭必须出力,然后你还得去名牌大学;而第三层,则几乎完全是家庭和个人的事情。
如此说来,家庭出身实在太重要了,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文化水平,很大程度决定孩子能到达什么层次,以至于我们搞不清楚到底是人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决定了人。
人很难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可是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个剧本演出,世界就太没意思了。
成大事的3个关键特质
在现代社会,有的路根本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普通人的上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只要根据社会给你的设定,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只有那些想要办大事的人,才需要品格,因为这样的人不能单靠本能行事。
1.自控力
自控,是一种反人性的行为。它要求我们做“该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现在有句流行语讲“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谈不上拼天赋”,其实是有道理的。
自控力是比想象力更为基本和行之有效的个人素质,一个有自控力的人,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中国的教育基础比美国好,可能恰恰得益于中国文化从小就强调自控。
当年我上小学,老师要求上课必须坐直并且还得把手背在身后。我稍微长大一点就对此嗤之以鼻,可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不经意地坐直了一点。
2.中庸之道
中庸,是你要认识到不同理念、不同情感诉求、不同道德标准之间,必然有冲突。这些理念没有哪个是完美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艾森豪威尔当总统的领导艺术,有可能是最正宗的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不同派别的集团可能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互相矛盾,你必须得学会协调。作为最高领导人,绝对不能像个二愣子一样全面倒向一种理念,然后打压其他理念,试图给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艾森豪威尔的做法是时刻根据当时的局面,做出一些临时性的安排,去得到不同诉求之间的平衡点。等到下一时刻局面变了,再继续调整。
所以领导艺术就如同在风暴中驾驶帆船:太往左偏了就往右调整一下,太往右偏了就往左调整一下。平衡永远是动态的,这就是中庸之道。
3.追求“大我”
现在很多心灵鸡汤或者名人演讲,全都是对“你自己”的赞美:你原本就与众不同,你注定能干成一番大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遵从你的内心!
在这种文化中,如果有一个人不爱工作爱旅游,稍微攒点钱就去世界各地旅行,钱花完了再找活干,我们通常会对他表示羡慕。
而真正的牛人却不一样,他们追求“大我”,并没有“选择”自己最终从事的事业,他们是被这个事业选择。他们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因为一些经历,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某个事业召唤,然后他们投入这个事业。
美国的艾森豪威尔生性狂放易怒,在母亲的教导下慢慢磨炼性格,才成为踏实可靠的军人和在位时低调而身后评价却越来越高的总统。鲁迅本想学医,是因为在日本看到中国人太愚昧了才决定弃医从文;很多仁人志士是看到日本侵略中国才决定投笔从戎。
西点军校启示:
牛逼的事业,源自“内在动力”
对于人们爱说的“成功”,我们大概可以把它分为两类:
第一类成功,是这件事有一个标准,然后你努力达到标准。比如在公司里做事,老板或客户提出一个什么要求,你把它实现。
第二类成功,则是这件事没有什么标准,甚至根本就没有先例,你“无中生有”非要做这么一件事,而且还做成了。这是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成功。你发明一个新产品,甚至开创一个新领域,一旦做成,你就可以给后来的人制定标准。
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第一类成功人士,处处精确算计,小心谨慎,不敢有任何错处;做事的动机非常明确,这么做能有升值、加薪等各种好处。心理学家管这个叫“外在动力”,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在动力”。
其实一般人,做事通常有这两种动力,但是如果你考察长期的效果,那么内在动力才是最关键的。
最近有一项关于西点军校学生的研究很能说明问题。研究者调查了超过一万名学生,一入学先问卷调查你为什么来西点军校,答案包括“免学费”“将来工作机会”这种外在动力和“就是相当一名军人”这种内在动力。然后把这些学生给的答案保存,跟踪他们十年以上,结果发现:至少对军人这个职业来说,两种动力都有的人,不如那些只有内在动力的人成就高。
每个人都有内在动力,但英雄有一种更高级的内在动力:使命感。对这些人来说,工作已经不是简单上下班的事,而是一项事业。他们做这件事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和激励,是自己非要把这件事做成不可。
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事业应该由使命感驱动,比如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不应该是为了从政而有政治观点,而应该是有了政治观点才决定从政。
雷军:我再办小米
不是为了虚荣和财富
现在我们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历史到底是谁创造的?也许“历史”这个词太大,那么我们再把问题更具体化一点:经济增长是谁推动的。
这个问题现在有非常明确的答案。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Solow证明了:现代发达国家的主要经济增长,不是由现有的资本和劳务活动的扩张带来的,而是由创新带来的。一个比较近的例子是在IT行业,几乎所有新的职位都是由刚刚成立五年之内的公司提供的。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创新就是意外,创新就是你事先根本没预测到。这就是英雄做的事情。
写到这里我必须提到一位奇人,人称“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美国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他在2013年出版的《知识和力量:关于资本主义的信息理论以及它怎么改变世界》书中提到:资本主义的精髓并不是一个激励系统,而是一个信息系统。
通常人们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激励系统,那种商品需求大,生产者就会为了多赚钱而去多生产这种商品。但是这种激励只能维持经济正常运转,而不能带来经济增长。吉尔德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关于信息的,只有创新才能带来增长。
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意外。你要测量一段话里有多少真正的信息,其实是看这段话给你带来多少意外。如果一些都是套话、废话,这段话就没有信息。
老板交给你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的细节都已经事先规划好,你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你贡献新信息了没有?没有。别人制定计划的时候,已经把故事讲了一遍。创新,是说你做了一些事先每人想到的事,你贡献了新的信息,世界因你而不同,历史才真的进步了。
所以创新是不能命令和计划的。对创新产品来说,根本不是“需求刺激供给”,而是“供给创造新的需求”。我们大概可以总结,企业家面对市场有三种态度,正好对应我们前面说过的三种教育境界:
1.低水平企业家:用户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
2.中间水平企业家:我做最好的自己,等着用户选我;
3.英雄企业家:我替用户决定。
而这三个境界的风险则是从低到高。第三境界最大的可能性,不是你发明了一个东西马上引起跟风,而是你发明一个东西别人根本不买账。每一个成功的英雄,背后都是无数的垫背。这条路失败的风险极大,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经过权衡计算之后,不会选择这条路。
所以英雄这条路的确是内部而不是外部动力驱动。英雄的选择其实是“康德式”的:我这么做不是为了什么好处,而仅仅是因为我认为应该这么做。
就像小米创始人雷军所说:“我再办小米不是为了成就感,不是为了个人财富,也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我就是想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我希望这件事对社会进步有帮助。”
俗人适应世界,而英雄改变世界
英雄跟俗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俗人想要适应世界,英雄想要改变世界。
好莱坞发现了英雄成长的套路,甚至有一套成熟的“电影剧本配方”。这个配方的大致结构是这样的。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最初太平无事;
2.突然发生一个变故或危机,主角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3.英雄想了一个计划,但局面比他想象的更严重;
4.英雄尝试新办法,并且再次失败,这个时候他意识到,必须改变自己;
5.但是这个时候局面越来越差,英雄情绪低落,连观众都快绝望了;
6.英雄获得家人、导师或者女朋友的精神支持,练就超凡品格,毕其功于一役;
7.高潮和结局。
我认为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的套路,不仅观众爱看,人们还在自己的生活中默默地实践。真正的英雄人物的成长路线可能更加复杂多变,但是其中精髓与这个套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这就是成为英雄之路。
大多数人会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失败的时候放弃、认命,然后跟周围其他人一样过大数据预测好的生活。
但是有的人却能一直坚持下来,非得从设定好的剧本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