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御用美女翻译,精通8国语言,英文演讲88年后惊艳了网友:我的英文竟拼不过一个清朝格格!

2018年06月14日 美国研究生留学


美国研究生留学

让你出国之路更加顺畅

关注


小研说:


这位清朝德龄公主兼有中式美和西方独立精神,先为她点个赞吧!相比来说,新式文化好学,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结合中西美的这件事上,中国姑娘占了个优势~

本文授权转自:艺非凡

ID:efifan


她是东西文化的夜明珠,

最有国际范儿的公主。


德龄公主


前阵子,

一个1930年拍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晚清的这位格格全英文演讲,

让网友们深深折服:

“惭愧!汗,我的英文竟然不如

一位清朝的公主。”



1930年,德龄公主英文演讲


且不说

这位穿着花盆底鞋的格格,

英文水平有多溜,

单单说这演讲的思想观点,

古不输今,艳惊四座!



被暴击的网友们不甘心,

深挖了一下格格的背景,

瞬间为自己找到了台阶:

她从小在国外长大,

父亲是外交官呐。



其实,精通8国语言、

内外兼修的德龄公主,

最让人“艳羡”的身份是:

慈禧最喜爱的贴身翻译。

最有国际范儿的“公主”,

妥妥的御前红人!



一、海外旅居的少女时代


裕德龄,笔名德龄公主,

是首位以英文写作的华人女作家,

1886 年出生于武昌。

其父裕庚是汉军正白旗人,本姓徐,

光绪优贡生,彼时的学霸一枚,

八旗才子,红极一时。


裕庚


裕庚赴任武昌后,

因涉外能力突出,

妻子又是法国人,

备受湖广总督张之洞的赏识。

德龄在荆州、沙市度过了

无忧无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

在其《清末政局回忆录》中,

叙写了与兄弟姐妹学习嬉戏的场景。



裕庚(左前)


1895年4月17日,

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署了《马关条约》,

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有外交经验的裕庚被朝廷派使日本,

年仅9岁的德龄,

至此开始了随父海外旅居的生活。


德龄四兄妹与父亲裕庚


在日本的德龄学会了日文、英文、

日式插花和舞蹈。

而当3年后,

当一家人踏上巴黎的土地,

才让少女时代的德龄,

真正领略了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



多少个黄昏,

她在塞纳河畔徜徉,

看落日余晖在水波中粼粼跳动,

听归燕在巴黎圣母院的尖顶上鸣叫。



多少个清晨,

她沿着香榭丽舍大道去学校,

看凯旋门下的城市渐渐苏醒,

听梧桐树在晨风中恋人般低语。



她喜欢卢浮宫的金碧辉煌,

艾菲尔铁塔的举世无双,

仲马父子的小说,德彪西的音乐,

邓肯的舞蹈,印象派的德加、塞尚······


德龄的舞蹈老师:

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


这一切,对德龄来说,

多么不可思议,

又多么难以忘怀。

多年以后,

她还在书中屡屡提及。




1903年,当大清帝国驻法公使裕庚,

携两个宝贝女儿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

17岁的德龄满怀着远离巴黎的惆怅,

和对祖国的好奇与兴奋,憧憬与不安,

她无法想象这次回国,

对于自己和她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


电视剧《德龄公主》剧照


二、慈禧的御前女官


长达六年出使海外的生活,

不但使德龄深刻感受了西方文化,

也使她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

出落的青春靓丽、又多才多艺、

性格开放西化的德龄姐妹,

甫一入京就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


德龄


一方面,时值庚子巨变的痛还盘旋在紫禁城,慈禧急切地想进一步了解西方。


同时也非常需要一个擅长西方社交礼仪的人,替慈禧打开各国驻华使节的“夫人社交”,以期讨好各国列强。



另一方面,慈禧对裕庚在海外任职期间,一直未能将流亡海外的革命先驱孙文抓捕归案非常不满,甚至怀疑裕庚与孙文见过面,对大清存有异心。


裕庚


慈禧将德龄两姐妹

留禁在宫中当自己的贴身翻译,

封为御前女官,简直是一石二鸟。

但天真单纯的德龄姐妹异常欣喜,

以为自己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


德龄(右侧)与妹妹容龄(左侧)


由于深受太后的喜爱,在慈禧70大寿时,赐封德龄为“和硕郡主”,容龄为“山寿郡主”,这就是“德龄公主”(在外国人眼里“郡主”就等于“公主”)笔名的由来。


慈禧左侧是德龄,右侧是容龄


受德龄姐妹的影响,

慈禧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也开始接受西方的衣着和生活方式。

以前,慈禧的化妆品全是宫中自制,

但德龄入宫后,

慈禧慢慢对西方人化妆品有些了解,

当德龄向她推荐法国染发膏时欣然同意,

使用后还赞赏不已。


慈禧的御用摄影师,德龄的哥哥:勋龄


慈禧对西服也颇有好感,

还曾赞誉其亭亭玉立,飘飘如仙。

她还特别恩准德龄可以穿西服,

这在大清历史上算是又破了例。


勋龄给慈禧拍的照片


然而入宫不久,德龄惊讶地发现,

当时中国的落后和压抑远超乎她的想象。

尽管她被宫廷的华丽和慈禧的宠爱所打动,

但清宫阴暗的一面像退潮后的沙滩,

逐渐在她面前展露出来。



在德龄姐妹的种种努力下,

清宫中掀起了艺术革命,

如同一缕春风,

照进了阴暗的宫闱。


电视剧《德龄公主》剧照


作为慈禧的红人,

德龄招致宫眷们的妒忌。

她们故意制造种种麻烦,

难为和嫁祸德龄。


但是德龄为了感化慈禧,

决定坚守皇宫。

她向慈禧讲西学的优越之处,

劝减残酷的刑罚,

希望接受改革建议。


德龄与慈禧众宫眷


德龄见多识广的劝谏慢慢触动了慈禧,

渐渐开始采纳她的意见。

那时得德龄坚信,

哪怕小小的改变集腋成裘。



然而有一天,光绪问德龄:“皇爸爸会喝咖啡,会照相,也会用法国化妆品了,她也想过维新了,可是她还是一样要杀人,杀那些比她想得远、走得快的人,你相信中国能真正变法吗?”


德龄竟无言以对。


电视剧《德龄公主》剧照


慈禧痛恨改革,

只要活着就不会去改革。

德龄伤感地说:

“那时清政府还没想去改革,

在许多事情上,

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改革朝廷。”


慈禧观音照


三、“逃离”紫禁城


德龄痛定思痛,决心离开清宫。

如果不及时抽身,

腐朽的清宫会像沼泽一样淹没她。 


1904年秋,

德龄偶然听到慈禧欲将她

许配给荣禄之子巴龙

裕德龄满心不愿,

但她深知慈禧的脾气,

于是就求到了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


彼时,作为光绪的英文和西洋文化老师,德龄与光绪交情匪浅。


春节临近,光绪派德龄到天津,以替自己为太后采办西洋稀罕年货尽孝心为由,暂且拖延赐婚日期。


电视剧《德龄公主》剧照


德龄离开清宫的时候,

残阳正照在万寿山上。

当轿子穿过一道道宫门

在身后重重地关上,

她想起光绪曾希望

她和妹妹劝说慈禧实行维新,

不由得百感交集:

大清帝国也正如这一轮残阳,

已经行将沉没了。


电视剧《德龄公主》剧照


后来在上海的父亲裕庚患病,

她便直接由天津转道去了上海。

1907年2月裕庚病逝后,

慈禧曾多次召裕德龄回宫,

裕德龄以'守孝'等理由一拖再拖,

从此,再未踏入紫禁城半步。


电视剧《德龄公主》剧照


德龄的努力,

最终也没让慈禧成为改革支持者。

“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是

一个古老的、保守的国家,

她坚持古老的制度。

当然,老一代人喜欢这样,

因为这对他们有利。

······

如果他们没有看过任何好的东西,

他们将不会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东西。

我不会因为革命者

发起了这场革命而责怪他们,

我自己也会这样做的,

我痛恨旧式的风俗习惯。”



四、旅美华裔女作家


1907年5月21日,

德龄与美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怀特结婚,

随后移居美国,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中文。


  裕德龄和前夫怀特 


在美期间“应亲友的要求和催促”,

写下《清宫二年记》

详述了自己宫廷内   

两年生活的所见所闻。

这本书的出版让“怪老头”辜鸿铭   

为之拍手叫好。



他按捺不住喜悦之情,撰文《评德龄著〈清宫二年记〉》,一改主张妇女“三从四德”的人生信条,热情称德龄为“新式的满族妇女”,并推崇道:


“这部不讲究文学修饰、朴实无华的著作,在给予世人有关满人的真实情况方面,要远胜于其它任何一部名著。”



辜鸿铭的大力褒奖,

激发了德龄写作清廷题材作品的兴趣。

以此肇始,她先后用英文写了回忆录

《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

以及纪实文学《瀛台泣血记》

《御香缥缈录》等,总计达七八十万字。



她用极具天赋的文字,

向世界展现了她眼中的清朝,

在中西方引起强烈反响,

因此有人称她是华人文学的祖师母。



抗战期间,在宋庆龄发起的

保卫中国同盟“一碗饭”运动中,

德龄曾追随于左右,

致力于抗日军民筹集经费和物资。



1944年11月22日,

德龄在加拿大死于车祸,

殁年58岁,一代才女埋骨他乡。


1934年12月23日,48岁的德龄公主


“我走了,当我登上轮船回首大清,

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不知道此时此刻是幸福还是痛苦。

虽然我的祖国多灾多难千疮百孔,

但是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都将注视着你,祝福着你,

我的亲人我的祖国,

每时每刻······


电视剧《德龄公主》剧照


她风华绝代的一生,窥见了没落王朝

在历史烟云中最后的挣扎,

亲历了中国封建君主制

被社会变革思潮冲击的剧烈震荡。

“中西合璧”的她,

给清宫大内带来了一次次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用她的笔,记录了那个真实的年代。

当无数正牌公主被遗忘时,

不是公主的“德龄公主”,

却依然被世人仰望。



米歇尔·奥巴马曾说:

当他人沉沦堕落,我们振翅高飞。

总有一些人,

从未曾放弃心中   

承载的信念和责任,

也从未曾因事不关己而绕行他路。

这个世界因有了他们   

而更加美好,值得留恋。


启蒙泰斗伏尔泰曾告诉我们:

生活是条沉船,

但我们不要忘了   

在救生艇上高歌。


是的,我们不要忘记了:

当世界在下沉时,

而我们要向上而行。




相关阅读


哈佛毕业女高管18年经验总结:中国人如何在美国搭建人脉?


你单身的原因找到了!最新调查:七成人不愿将就,半数男生看脸


关键字


回复关键字查看更多


回复 排名 看usnews美国大学专业排名

回复 QS 看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回复 GPA 看GPA相关内容

回复 条件 看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什么硬条件


点击阅读原文提交申请专业老师为你做留学评估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