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time to smash taboos and talk about the unmentionable.
是时候打破禁忌,谈论一下那些不可提及的事情了。
一提到自杀,我们会很容易想到日本的自杀森林,在那个号称「自杀圣地」的地方,每年都有许多人在这里终结自己的生命。
甚至,每年的秋季,日本人都会组织搜寻自杀者的活动,去那片森林里收尸。
不远处的富士山樱花盛开,游客熙攘,而在这片森林里,隐藏的却是冰冷冷的绝望。
不幸的是,这种绝望,也同样出现在澳洲。
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在澳大利亚,最近几年每年都有3000多人因自杀死亡,而在五年前,这个数据是2300左右。
并且,自杀是澳大利亚15岁-44岁中青年人结束生命的主要方式。
就在上一周,在三天之内有两位美国的名人接连自杀。
一位是著名时装设计师Kate Spade,纽约的家中用一条红色围巾自缢身亡,终年55岁。
(Kate Spade)
一位是美国明星厨师、电视节目主持人、作家安东尼·波登,在法国拍摄CNN系列节目《未知之旅》时在酒店客房内自杀身亡,享年61岁。
(安东尼·波登)
随便搜索一下新闻,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世界各地有自杀事件的发生。
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可实际上,澳洲一项民调显示,有85%的人曾听说过自己认识的人自杀。
而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概率了。
曾经,自杀像是一个禁忌话题,人们不愿提及。而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自杀跟我们患心脏病类似,属于健康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自杀才逐渐作为公共话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而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意义在于,提前预防比事后惋惜更重要。
澳大利亚组建了预防自杀预防部门,那里的首席执行官Sue Murray说:
“我们应当用眼睛去注意身边的人是否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应该用嘴巴最关心他们最近是否有不幸发生,
也应该用耳朵以开放的、非批判的方式倾听。”
在每年的9月14日,澳洲各地都会举办「R U OK? Day」活动,以此来鼓励人们去关心身边的人。
当感觉到对方有点反常和异样的时候,积极地问一句「你还好吗?」,或许就可以开始一段足以改变对方一生的谈话。
而在交流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多注意倾听对方的想法,而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对方身上。
诸如:哎呀,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得想开点。
诸如: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你真玻璃心。
诸如:你得坚强,你别老想这么多有的没的。
这些话往往不会起到什么良好的帮助作用,反而会雪上加霜般,让对方觉得更加孤立无援。
关于自杀,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
「It’s a permanent solution to a temporary problem.」
的确,但是这永远都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并且不值得提倡。
预防自杀,保持心理健康,不能指望当事人自己孤军奋战,而应当调动各方一起,来与自杀相抗衡。
借鉴一位澳洲网友的观点,为大家总结一些措施。
这些基本上都不仅适用于小伙伴们未来在澳洲的生活,同样也适用于目前在国内的生活。
1
父母与家人应该注意与孩子们的交流,通过倾听他们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经历,来判断他们过得好不好。
2
老师们应当坚决支持「School without bully」等抵制校园暴力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学校免受外来伤害的侵扰。
3
丈夫与妻子之间应当保持亲密的关系,彼此扶持和帮助,而不要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或者冷暴力,照顾彼此的情绪。
4
雇主与雇员们应该联合起来,反对职场中诸如陷害、中伤等一系列恶意的、有伤害性的竞争行为。
5
人们在受到伤害和不公平待遇时,应当被鼓励以不害怕的心情说出自己的糟糕经历。
而当自己遇到心理上跨不过的坎儿,或者发现身边的人有异常行为的时候,应当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你在澳洲时,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需要心理帮助,可以联系专业机构:
* Lifeline
电话 13 11 14
* Beyond Blue
电话 1300 22 4636
他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你度过艰难而灰色的人生阶段。
最后,我想说,
我们不要去责备那些选择自杀的人,
我们也没有权利去评判别人的决定,
但是,
只要我们还活着,
只要我们注意到自杀现象,
我们就应当联合起来与之抗衡,
帮助正经历脆弱的人度过难关。
爱自己,爱众生。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之一。
戳关键字获取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原文评估选校一分钟
投稿地址:[email protected]
广告合作:微信:liuxing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