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华人小心!14种被吹上天却没什么用的食品!2019年别再当冤大头了!

2018年12月21日 发现澳洲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微悉尼

ID:wesydney 作者:小歪


在健康的市场上,有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你说不出它究竟对健康有益或是无效,


也说不清它究竟是


食物还是药物。



它逐渐成为了人们送礼的最佳选择,


也让许多老年人爱不释手,


甚至愿意花高价不断购买…


它,就是一直藏在面纱下的——


保健品。



在华人眼中,保健品定义并不明确,种类也十分复杂。


通常,指未经临床检验,却声称有利于健康,


甚至可以防止疾病的药物。


在美国,人们则将“免疫力草药”、营养品、维生素等称为一种


医疗骗术。



即便如此,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却极为迅速,


一时间便成为一个


庞大的产业。


可就在近日,


由于春节期间保健品广受人们青睐,


由它产生出的问题也


迅速浮出水面。


中外媒体都曝光了一些徒有其名的保健品:


人民日报:治治“坑老”的保健品陷阱


新浪财经:目前中国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


Health杂志:14种常见保健品,你都不需要


ALDEN:不要在保健品上浪费钱


由此可见,就连《人民日报》和《Health》这样影响力极大的刊物,


都在报道保健品无用,


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市场上极受推崇的阿胶、燕窝、鱼油、蛋白粉这些产品,


到底效果如何?


其实,他们的真面目是这样的…



1

被捧上天的阿胶



阿胶,说白了就是


“水煮驴皮”,


能把驴皮卖到脱销,阿胶可以说是独一个了。



很多人都说,阿胶功效奇大,没事多吃一点,


有病治病,

没病补身。


有传说称,曹植被东贬东阿时,骨瘦如柴、面无血色,


正是因为吃了阿胶,而变得


面色红润有光泽。



《全唐诗·宫词补遗》中也有记载:


“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


杨贵妃美颜盖世,也是坚持暗中


服用阿胶的缘故…


因此,人们中也盛传阿胶具有神奇的功效,例如:


提高造血功能、抑制肿瘤、调节癌细胞、提高免疫力,保护骨髓、扩张血管、促进钙的吸收、抗疲劳耐缺氧、提高临床妊娠率、促进骨愈合、维护机体微生态平衡。


这一套直接把老编忽悠的天旋地转啊!



既然这么牛逼,为何中医著名名方(四物汤、八珍汤、圣愈汤等)之中,


却从未出现过阿胶呢?


因为谁都知道,


煮驴皮能治什么病啊?!



经过现代医学分析,阿胶中蛋白质占60%-85%,


含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然而!


阿胶所含的是一种劣质蛋白!


甚至,


多数国家的食品工业仅将其


当做添加剂使用。



这种依靠熬制驴皮制成的阿胶,


只要利用熬制同样具有胶原蛋白的


猪皮、羊皮或牛皮


同样可以获得。


有人说,那不是还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吗?!


是的,但是一块钱一颗的鸡蛋中含有


全部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一块肥肉加上一个鸡蛋,成本不到两块钱,


功效就和阿胶如出一辙了。


现在,你还会去买价格炒到飞起的阿胶吗?



2

蒙蔽华人的燕窝



燕窝原产于我国南部沿海以及东南亚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进入我们中国人的餐桌要追溯到明朝,


传说和郑和多少有点关系。


那么,燕窝是如何制成的呢?



燕窝是由雨燕和金丝雀分泌出的唾液,


再加上羽毛等其他物质铸成的巢穴。


是的,我们所食的,


就是它们的巢穴。



干燕窝中含有约50%的蛋白 质,30%的碳水化合物,10%左右的水分以及一些矿物质,


另外,还含有唾液酸、表皮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


传说有养阴润燥,益气补中,治虚损等效果。


听起来很牛逼吧?大补吧?


我们看看事实是怎样的…



首先,


金丝雀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它呕出的是


自己的唾液,


并不是没有消化的食物。


吃燕窝其实就是…


吃口水!



接着,


燕窝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高到差一点就


超过豆腐皮和猪皮了!




而且,燕窝中所包含的氨基酸,也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所以研究称:


“燕窝含有的是劣质蛋白,功能单一。从营养学价值上来说,燕窝只是一种低级食品,营养有限。”


至于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


但你知道吗?


在自然界中,渗透到燕窝中的这些物质,


质量根本没办法控制啊!



新加坡和印尼出口到中国的燕窝,


甚至出现过


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案例,


非但没有营养,反而可能引起


食物中毒!



说到唾液酸、表皮生长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


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唾液酸就是口水,可以运送细胞到全身各地。


癌症患者若是吃了燕窝,后果…



表皮生长因子,


听起来好像能换皮哦?


其实这只是用于靶向治疗的一种物质,


没有任何文献表明,它可以让表皮再生。


集落刺激因子(CSF),


这个确实牛逼,

真的很牛逼,


不过人家只能靠注射产生效果,


有人注射过燕窝吗…



所以,燕窝和虫草一样,只是“物以稀为贵”,


不要再浪费钱了…


3

健康人不需要的蛋白粉



有些人胖到无法自拔,也有些人瘦到皮包骨头。


于是乎,有的商家就蹦出来了:


太瘦的人要补充蛋白质!不然会一直这么瘦!吃也吃不胖!


于是,这个让人羡慕的人群便开始


疯狂购买蛋白粉了…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蛋白粉就像奶粉和肉类一样,


其中包含的蛋白质和


鸡蛋中的蛋白质没有区别,


只是含量丰富,最低可达50%以上。


但是,这么多蛋白质,


人类要如何吸收啊?!



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


1克的蛋白质,


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


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


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质的,


也吸收不了过多的蛋白质!



另外,我们平时活动的能量、免疫力的提高都依靠的是


蛋白质的作用。


人体如果缺乏蛋白质,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所以,如果说体内蛋白质真的短缺,


此人可能已经躺在病床上了。


因此,健康人是没有必要使用蛋白粉来补充体内蛋白质的,


那么平时健身的人呢?


其实也不一定。



只有训练达到一定强度后,才需要服用蛋白粉!


实际上,肌肉并不是在健身房中长出来的,


器械训练只会破坏肌肉纤维,


而蛋白粉,就是用来补充被破坏的肌肉的。


所以,如果训练的强度、力度没有达到再次破坏肌肉纤维的程度,


那么你们,


是根本不需要吃蛋白粉的。



4

鱼油基本无效



生活在澳洲的小伙伴们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吧,


每逢回国一次,


亲戚朋友们都来求一些保健品,


其中最为火热的,


当属鱼油!



在美国及澳洲应用最广泛的若干膳食补充剂中,


鱼油位列第三,


仅次于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至少10%的人定期服用鱼油,其中大多数人都相信鱼油中的ω-3脂肪酸会


促进心血管健康,

降低心梗发病率。



ω-3脂肪酸可以减少炎症、稀释血液,


从而降低血栓发病率。


鱼油,顾名思义,是从鱼类的身上提炼出来的,


那么,究竟是吃鱼油有效,还是吃鱼有效?


说真的,


当然是吃鱼有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报告称,


绝大多数有关鱼油的临床试验都未发现任何证据足以证明鱼油的确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2005年至2012年,顶尖医学期刊上至少登载了二十多篇有关鱼油的严谨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


几乎全军覆没,


非但没有研究出鱼油的临床效果,


反而证实了ω-3脂肪酸在人体内,

并不全能有效转化成效益。



2014年《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表示:


“尽管越来越多的试验都证明(鱼油)无效,但其销售量在节节攀升。”


威斯康星大学医院和诊所(University of Wisconsin Hospital and Clinics)的预防心脏病学主任詹姆斯·斯坦(James Stein)博士,


在对鱼油进行了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后,


也依旧未能发现其功效。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他发表言论:


通过12000人的临床试验发现,在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人群中,每日服用一克鱼油并未降低因心肌梗死和中风死亡率。


这让着手鱼油研究的科学家们都


略显尴尬了…



5

过富盛名的保健品



除了上面这些“让人误会”的保健品外,


还有一些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神药”,


其实对健康,


没有过于显著的作用。



最健康的,


莫过于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以及健身锻炼。


没有什么能扭转自然,


你吃再多的保健品,


也怼不过“优胜劣汰”。


除了上面提到的保健品,还有下面几种被吹上天的食品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大家可都长长心眼吧!



葡萄籽:偷换概念



平时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


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


卖得火热。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


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


“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


“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


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


体内抑制癌细胞。



有机食品:心理安慰


每逢逛超市,总有人跟你推销各种“绿色蔬菜”、“有机大米”,


听起来就很高端、健康!


但实际上效果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贵的,


不等于好的。



早前已有消费者协会对市面上的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等进行


抽样检查,


分别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标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这些所谓“有机食品”、“绿色蔬菜”,虽然


在价格上比

普通蔬菜高出好多,


但这些指标检测结果依然


超出国家标准…


严重打脸啊…



海参:不比鸡蛋强



现在只要去一些揽客为主的餐厅,


老板立马开始推销自己家的海参了!


这货蛋白质含量老高老高了,又要吃好还要


吃得健康。


可是,贵得心疼哇。


海参真的这么神奇吗?



海参的价值在于蛋白质,不过它的蛋白质含量虽然很高,


但质量并不高。


蛋白质有高质和低质之分,其质量主要通过人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


吸收率来做评判。




解酒药:并不能减轻醉酒危害



只要老编一回国,国内的小伙伴就排着队来找我


代购解酒药。


药店里各种解酒药卖得火热,还宣称可以千杯不醉。


其实,更多的,只是给了人们一个


多喝酒的理由…



解酒药只是个噱头。他们的批号并非药品,


而是保健食品。


它们的成分只是一些护肝的成分,并不能减轻醉酒的危害。


解酒最根本的是


适量饮酒。


每天饮白酒不超过2两,饮啤酒不超过两瓶。



酵素:一进嘴就失活了



酵素近两年火的不行啊,


不少商家纷纷声称这货能帮助


排毒美容减肥,


神一样的速度挤进了保健品排行榜。


但是,懒人们啊,你们就胖着吧,


不行动、没毅力就想减肥?



“酵素减肥”是一个


彻头彻尾的大忽悠。


“酵素”其实是日本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酶”。


胃中的酸性很强,一般而言,


酶在这样的环境中


很难经受住考验。


酵素一旦进入胃中,立即被分解,


吃了等于白吃…




黑糖:只是长得黑



大姨妈期间的女生都爱吃黑糖,


黑糖食品开始成为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称为


天然健康食品,


有美容养生作用。


其实…它就是红糖…



“其实黑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糖,功效上和普通红糖无异”。


很多人认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


其实不然。


黑糖和红糖一样都属于蔗糖,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


在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上也相同。




黑枸杞:还不如吃茄子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据商家宣传


具有万能功效,


价格最高达每公斤数千元,


甚至引发了数千人盗采野生黑枸杞。


哎…这世道茄子都有人抢…



黑枸杞只是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


其实,


日常的紫黑色食物,


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


想用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



蜂胶:尚未有科学依据



蜂胶,


据说能


阻挡细菌等外来侵袭。


希腊、罗马、埃及等地的古人,用它来疗伤、消炎,


以及制作木乃伊。


那么,它对人体也有同样的效果吗?



事实上,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


针对人的实验规模都不大,


在医学上不被认为能够足以得出结论。    


所以,什么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


都是商家吹出来的…




儿童酱油:有害无益



儿童酱油的广告宣称


“专为儿童健康研制的

酿造低盐淡口酱油”。


适合拌饭、清蒸食物等,一则起到开胃的作用,二则补充营养”,


富含18种氨基酸、

有机酸、

碳水化合物等


儿童所需的营养元素”。



实际上:


专家提醒,儿童饮食


完全不需要

额外再用酱油来调味。


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


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


而且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





人类乃是自然的产物,


健康,则是自然界


最平衡的状态。



与其用保健品亚健康式让自己有点心理安慰,


不如趁着阳光明媚,


出去跑个一千米,走个几千步,


打一场球,游一次泳。


晚上早点睡,早上吃早餐,


荤素搭配,正常饮食。


这样的生活方式好过千千万万的无厘头保健品,


也省去了每次回国时,箱子的大部分重量…



编辑:小歪


来源:


Fuster, Mark M.; Esko, Jeffrey D. (2005). "The sweet and sour of cancer: Glycans as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Nature Reviews Cancer5 (7): 526–42. doi:10.1038/nrc1649. PMID16069816.


Wang B, Brand Miller J, “The role and potential of sialic acid in human nutr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3) 57, 1351–1369. doi:10.1038/sj.ejcn.1601704


Venturi S, Venturi M (2009). "Iodine in evolution of salivary glands and in oral health". Nutrition and Health20 (2): 119–134.


其它来源:


《人民日报》、《New York Time》、《Health》


本文来自:微悉尼(wesydney)微信公众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