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被雪藏了5年的老电影《狗十三》终于在影院上映了,而最初吸引我去影院观看的是这样一张宣传海报:
作者:罐子
(小楼特约作者)
01
最近,一部被雪藏了5年的老电影《狗十三》终于在影院上映了,而最初吸引我去影院观看的是这样一张宣传海报:
海报中,父亲一点点地把女儿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父亲自己,早已是一尊被打磨完整的雕塑。
就如海报中所透露的一样,影片讲述的是13岁少女李玩从“不懂事”到“懂事”的成长故事,她在父母离异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父亲常年没有陪在李玩身边,后来还再婚生了一个儿子,父亲为了安抚李玩,就送了她一条宠物狗“爱因斯坦”。后面的情节便是围绕着这只狗的走失和失而复得展开的故事。
影片从开始看到结束,心始终像是被什么东西揪着似的,难受。一位豆瓣网友的短评获得了大量观众的认同。
02
当你还在以“听话”和“懂事”作为标准去衡量、要求你的孩子时,《狗十三》已经从13岁少女的视角去为你展现一个懂事孩子背后有过多少失望和泪水,这个蜕变过程是残酷,也是让人心疼的。
李玩喜欢天文,热爱物理学,英语成绩却不太理想,父亲当着老师的面不容置疑地替她把名字划掉,改报了英语小组。当李玩哭着走出课室,父亲追上来拉住她,塞给她一点钱想让女儿消气,李玩一把推开并逃掉了。在大人眼里,这时的李玩,不懂事。
父亲送了李玩一只宠物狗“爱因斯坦”作为礼物,狗不慎走失了,大人们并没有去找,想用一双轮滑鞋来弥补过失,而让李玩伤心的是大人们对“爱因斯坦”走失的漠视,于是她在附近疯狂找狗,甚至一时不小心推倒了爷爷。在大人眼里,这时的李玩,不懂事。
发现送轮滑鞋无效后,又买来一只相似的狗,谎称是“爱因斯坦”,李玩坚决不认,为此郁闷得深夜晚归,奶奶出门寻找,冻得在路上发抖。在大人眼里,这时的李玩,真不懂事。
父亲终于忍无可忍,大打出手,用暴力结束了李玩的这场“不懂事”。
事后,父亲伤心道歉,因为“爸打你,是因为爱你”,并提出带她去天文馆看展览作为补偿。
可是,天文展览也没有看成,一次是父亲去早了,一次是因为父亲在酒局上没完没了的应酬,加上大人把她最喜欢的《时间简史》抨击为“小孩读物”,李玩实在等不下去就独自去了展览馆(然而也已经关门),留下一桌有点扫兴的酒局,在大人眼里,这时的李玩,不懂事。
弟弟(继母所生)贪玩吓到了新来的“爱因斯坦”,狗一急咬伤了弟弟,大人却不问缘由,继母叫嚷着让父亲把狗送去狗肉店,看着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感情的狗要被扔掉,李玩苦苦央求无果,对着远去的车无望地哭着,在大人的眼里,这时的李玩,还是不懂事。
“不懂事”的李玩在英语口语比赛中狼狈失利,却意外在一次物理竞赛中得到一等奖而获得保送高中的名额,她也终于迎来了转机,李玩一下子成了全家人眼中最懂事最听话的孩子,成了父亲骄傲的炫耀和社交资本。
为此,父亲特意邀请亲朋好友办了一场庆祝酒会,还高兴地承诺孩子想要什么都可以答应。
李玩却说,我只想知道“爱因斯坦”怎样了?
去到流浪狗收养中心,“爱因斯坦”早已绝食饿死了。李玩没有闹脾气,默默离开。
酒宴上,不知情的亲戚端上一盘狗肉让李玩尝尝,本以为李玩会拒绝,李玩却迟疑片刻后一口吃下去,并笑着说了句,“谢谢叔叔。”,短暂的尴尬和沉默于是化解,恢复了欢笑和交谈。
这时的李玩,在大人眼里,懂事了。
不过,荧屏外的观众看得无比心疼。
就像一颗还没熟透的果子被强行摘下并催熟,滋味苦涩,如鲠在喉。
03
李玩的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
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性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 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可是在这个宇宙中,李玩终于被大人一句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什么时候才能懂事”,“你太不懂事了”,“你终于懂事了”捶打成一个“懂事”的大人,却不再是自己喜欢的模样。
作为观众,也许我们能分辨出片中大人的教育方法确实有失妥当,可是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呢?作为当局者,我们还能意识到自己作为父母时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呢?
拿片中李玩丢失“爱因斯坦”时的叛逆情绪作为例子,有些人可能会将其归因于孩子的青春期特有的叛逆,但看过整个情节经过我们就会发现,李玩的生气并不来源于狗丢了,而是家人对丢狗这件事本身的态度,没有任何歉意,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撒谎,不仅没有发动人力出去找狗,还企图用一双轮滑鞋来敷衍了事。狗在李玩眼里是珍贵的生命,在大人眼里却是无足轻重的物品,换做是谁都很难不生气。
因此,导演透过这一幕很好地诠释了“到底是大人教育方式引发了孩子的叛逆,还是孩子的叛逆让大人不得不动用粗鲁的教育方式”这个问题。很多时候,问题在于双方的视角、立场和沟通方式,如果大人能以平等的身份,蹲下来心平气和与孩子聊聊,也许就没那么多叛逆情绪了。
04
可能有人会问:影片里的大人是不是都不是什么好人?恰恰相反,他们被刻画得像极了我们现实当中的长辈:
爷爷奶奶一手把李玩带大,疼爱孙女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父亲因为工作忙碌无法经常陪伴,但也看得出父亲努力在拉近和女儿的距离;
继母虽然宠爱自己的宝贝儿子,也没有因此忽视李玩的存在。
只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不容易。
父亲面临着工作事业上的压力,应酬于各种酒局饭局,还要平衡每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当各种烦人的琐事袭来,很难不出现负面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
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指的是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影片中可以看到,父亲暴打了李玩一顿,嘴上说“为孩子好”,其实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一起发泄到了李玩身上,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叫“虚假自体”。“虚假自体”说的是人在学习被他人接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部分,这部分称为“假我”,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真我”。“真我”是每个人独特的、原创性的部分,人只有在感受“真我”时才会有真实感。
而“假我”则像一个人格面具,这个人格面具更多是正向的,即我们努力迎合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展示出自己很棒的那部分。我们尝试着让自己穿上社会所称赞的外衣,比如积极向上、考出高分、体面工作、努力社交、按时结婚等,用标准化的模子来迎合他人。
“虚假自体”主要形成于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历程中,也就是孩子是因什么而得到父母的关注、重视和爱。如果孩子因为他是他本身而得到爱,那么他就可以顺利的发展真我。
反之,如果儿童只有成为某个特定角色或者只有具有某个功能才能得到父母的重视和赞赏,比如当孩子只有表现好、学习好或者“乖”才能得到养育者的赞赏时,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忧虑:一旦自己暴露真实感受,就会引来拒绝和羞辱。于是,为了得到关注和爱,孩子只能顺应环境,被迫服从,逐渐发展出“虚假自体”。
当然,每个人都有真我和假我,健康的假我是需要的,也符合环境需要,正常情况下是我们能在这两者间平衡和切换。
可是,当“假我”这个人格面具戴久了,我们便会会对那个真实的自己是否存在、以及那个真实的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产生怀疑。这也是很多人内心不幸福感的一个主要来源。
回到影片中的父亲,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并不太幸福,人格面具后已经疲惫不堪却又不得不笑着去应酬,这除了社会因素,我想更多还是我们传统教育的结果。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父辈将他们孩子的雕刻成他们想要的雕塑,我们又从他们手中接过刻刀,将我们自己的孩子雕刻成同样的雕塑。时代不停在向前推进,不变的却是面具背后的不幸福感。
都说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看完《狗十三》再回头看,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05
真正“为孩子好”,不是让孩子充满负罪感的情绪勒索,不是为孩子过度担心和操控,而是让孩子回到孩子的角色,放手追求、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电影的最后,弟弟因为学不会滑旱冰跌跌撞撞哭喊着“我学不会”,老师并没有伸手帮弟弟站稳,而是在一边指导,李玩和家人则在在旁边静静看着。也许李玩早已明白这只是成长的必经历程。面对这些,她曾淡淡的说:
这样的事儿,以后还多着呢。
不,但愿不是。
作者:罐子,小楼老师心理课特约作者,心理学爱好者。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或文末留言,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免费评估,寻找最适合您的正确移民方式就在本网!最新推出:阿省企业家移民,雇主担保移民,详情联系我们发简历评估!
* 全球空气质量排名:加拿大超越美国排第四,当看到中国排名我哭了!
*【惊艳】加拿大第一条自驾到北极的高速路今天正式通行!沿路风景美到让你无法呼吸!
*【最全】2018加拿大移民新政变化大盘点:九大福利开放,哪一项最令你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