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海吃海,澳大利亚人十分喜爱海鲜产品,但同时也十分关注食用海鲜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据澳大利亚政府调查,超过85%的海鲜产品都是可持续发展。但是,一种可持续供应的海鲜并不意味着就是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选择。
近日,一项发布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澳大利亚人消费掉了大量如鲨鱼和金枪鱼等海洋鱼类,同时也食用了三文鱼、虾等人工饲养海洋水产。报告指出,消费者其实有更加健康的海洋食品可选择。
澳大利亚人吃什么?
该研究基于澳大利亚健康调查,探究了澳大利亚国内食用的海鲜产品的营养含量和可持续发展性,并得出了一系列成果。
在调查当天,有高达83%的澳大利亚人并没有食用任何海鲜产品。但是,在食用了海鲜的调查人员中,依据不同的社会统计学范畴,他们食用海鲜的形式显现出巨大差异。
调查发现,那些食用了海鲜的人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低,或者处于失业状态下的人群占比很低。同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消费者摄入的海鲜主体均是诸如罗非鱼等所含营养较低且最不具有可持续性的海鲜。
相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消费者主要食用较高营养水平的海鲜产品,如吞拿鱼、鲨鱼以及富含omega-3的鳟鱼和三文鱼,后两者被认为是最有营养价值且具备一定可持续性的海鲜产品。
▲调查发现,依据不同的社会统计学范畴,
消费者食用海鲜的形式也显现出巨大差异
在调查人群中,大约有1%的人表示食用沙丁鱼和马鲛鱼等最具营养价值和最具可持续发展性的海洋鱼类。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性?
报告指出,就海鲜产品而言,可持续发展性非常复杂且难以量化,因为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并没有考虑在内。但是,获得不同种类的海鲜产品以及全球范围内渔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十分巨大。
比如,消费者对虾的需求不断上涨就带来了全球捕鱼业更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之下,如沙丁鱼等深海捕鱼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相对较少。
▲扫码受调查人员中,成年人与小孩的食用海鲜产品占比
同样,人工饲养的海鲜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过去,大量的人工饲养鱼类被喂养的食物是体形较小的野生鱼类。但是目前而言,这一饲养模式的应用正在下降,粮食或者动物的副产品替代了以往的野生小鱼。
目前研究并不清楚这些替代品是否对环境有害。与此同时,人工饲养的鱼类的营养价值也在下降。
做出更好的选择
尽管消费者在购买海鲜产品时不能被告知详细的营养信息,但澳大利亚相关部门根据食品标准制定了一套食品所含营养表,其中就包括了海鲜产品。
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会(National Heart Foundation of Australia)就提供了可在市面上买到的、富含大量omega-3的鱼类和其他海鲜产品目录,比如排在前列的大西洋鲑鱼和沙丁鱼,以及排在表靠后位置的虾蟹等。
在考虑海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方面,消费者可在购买时认清是否具备澳大利亚海洋管理理事会(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等机构所出具的水产品认证或者是否有最严谨的水产养殖规范(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的标志等。
▲澳大利亚消费者越来越青睐营养价值丰富
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海鲜产品
对于食用较新类型、不太熟悉的海鲜产品时,消费者还可以在FRDC鱼类档案、悉尼渔业市场菜单(Sydney Fish Market recipes)等进行查询。
比如在西澳州,当地渔业协会就曾制作过一份关于当地海鲜产品的手册,里面包括对海鲜产品的种类、烹饪以及储藏的信息介绍。在南澳州,当地消费者则可以每周从新的社区支持渔业手册(Community Supported Fishery )中选取当地的鱼类来进行食用。
由于所有的食品生产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在获知相关信息后作出的选择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是有益的。因此,营养价值丰富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海鲜产品越来越成为澳大利亚消费者的首选。
来源:澳华视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