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5日 Rita澳洲生活报告
(作者本人Linkedin:https://au.linkedin.com/in/frankchen2014)
有些公司的AC就是final interview,而有的在AC之后还有一轮面试。Assessment Centre俗称群殴,是将不同candidates分组,组织小组活动,讨论和presentation,每一个小组(基本上6到7个人),而同时全场会有8到10个面试官,每两个面试官盯一个小组,观察全程小组成员的表现,为之打分。
3. 是否以小组利益为大局,不过分抢眼,听取其他小组成员意见,并且contribute to 其他成员意见。
这些都是教训总结来的,第一次AC信心满满,结果血淋淋地接到拒信,第二次AC就比较淡定,和谐,以为没说多少肯定挂了结果收到通过通知。还是那句老话,实战出真知,挂得多了自己懂了。
还是来个情景再现吧
提前到达公司大堂,各路小伙伴开始闲聊,亚裔,印巴裔,白人都有。除了说说学校,就开始聊到最近就业形势严峻,工作不好整啊blabla。HR开始check PR文件,接着就上楼了。其实check PR文件的只有一家,其他的很多到最后final interview也没有check,早知道去年在等PR的时候也应该去申请。如果大家觉得在5,6月份PR肯定能下,我是鼓励大家去勇敢申请的,毕竟试一下没有坏处,而且真的走一遍整个过程失败了对下一次也是很有好处的,况且到AC这一阶段也不那么容易,尝试一下前面的三个阶段,总结一下经验也是极好的。
镜头回到群面现场。
我们鱼贯而入,但见里面黑压压已经环坐了10位面试官。根据名片,找到各自的座位。六人一桌,又分成两组,每组三人,同组一位UNSW的马来西亚裔同学和一位QUT的白人同学。
第二个任务,发一张大白纸,小组讨论怎样让每一个人的特点或者长处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使这个小组变得有竞争力。我们就开始画圆圈,有的写initiative, 有的写leadership,有的写problem solving, 我们瞄了一眼另一组在画机器人的场景,提出,要不我们也恬不知耻地画个人?于是用leadership当做大脑,手足写上不同的skill,teamwork和communication作为四肢连接起手足。Make sense, ah?
第三个任务,case study,我们拿到一个case,是基于低迷的经济情况下怎样增加保险收入,从business, home等不同角度去理解。指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并且派两个人上台做presentation。我提出的是business集体保险,因为记得原来回国的时候看《华人世界》有介绍一位华人在美国开创了的这一个新险种,增加收入。对方另一组坚持Home insurance,可以通过深入乡村来获取更多的client base,扩大收入。他们一位已经工作几年后来上了Master再申请Grad,还有的去过德勤群面,说D记给一大堆资料,然后每个人一分钟Presentation。。
我固执己见,但是我两个队友投降了,所以最后只能按对方的方法走。Home 就Home吧,那我说我们可以利用邮局作为网点联络(国内不是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最可怕么。。再偏远的地方没有银行总有个邮局吧),而且根据每个人的报税情况确定优惠的比率,使保险更加approachable,还有每个州的情况应该也不一样吧。比如NSW多山林大火,Queensland多水灾。几位仁兄表示同意。
最后选谁去presentation因为我说的点子比较多,而且自己比较积极,所以就和另一个哥们上台了,一共2min,说我们的解决方案,原因,最后还做一个promotion,我只有1分钟,这语速可想而知,说得太快就有点乱。。语法,节奏,各种,虽然最后即兴发挥说了一句“Your Home,your choice”但是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做英文presentation,想想都后怕。
最后是在全场放一遍公司的介绍视频,这个视频在公司网站上,之前我已经看了三四遍了。
任务是每一个candidate根据视频里每一个公司高层阐述的公司文化,选择一个你觉得最引起共鸣的,1. 说出选择的原因,2基于第一点说出你怎样为公司创造价值。
大家依次进屋一对二面试。我选的是teamwork,说的是内部有finance, business和IT部门,外部有售后,服务队伍,无论哪一个岗位,我们都必须在自己岗位上体现价值,只有个体有了价值,团队才会有价值。说了我之前的团队经历,以及决心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等表忠心的bla bla。
No reason,No why
我觉得写这个失败的经历是想给大家说group activity主要考察的还是个人在group里面的表现,不能不说话但更不能太显眼,太aggressive,尤其又不是native speaker,语言表达肯定并不那么流畅,说得不好反倒得不偿失。所以多做辅助角色。
两个星期后另一个公司的AC,类似的小组介绍,也是3人小组,6人大组,只不过把CASE变成了对于一个连锁商店的建议,怎样增长三倍的利润。
先是摆事实,然后是讲道理。轮流发言理清公司基本信息,我们大概的思路当然是减少成本,增加收入。成本当然是固定成本,可变成本blabla,收入自然是价格和数量
而利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化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好方法,大家讨论,贡献意见。我们小组比较和谐,没有太aggressive的人,大家就都很积极讨论,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又将六个人分成三个小组讨论三种不同解决方案。两个面试官装作客户接受我们的提问,并且故意抵制我们的意见,一个人做presentation(这次我不抢。。)我绝对不是话说的最多的,有时候就看看表提醒一下时间,问了一个问题大概就是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后会有5billion,数字还是在他们家视频上抄的)在用社交网络购物,而且不断增长,而他们的评价和行为又会影响到他们的朋友,blabla。同组的人都挺强的,一个韩裔澳洲人参加了7个AC,几个终面,还画图,还和面试官开玩笑,游刃有余。另外一个local也是善于总结,还有一个华裔姐们也是侃侃而谈。别人发言好好听着,自己发言被打断也不生气。我当时想的反正就这样吧,再混个经验也成。
最后是CEO的一段介绍公司视频,和上次一样,找公司value,说感想,谈看法。通过之前的research,我发现所有的视频结尾不断重复出现的五个公司做事步骤,决定主要以这个为突破口解释,同时这五个步骤用五个指头代表,一个一个解释给他们,最后握紧拳说明以它为整体实现公司价值。
三个小时转瞬即逝,和休息时间认识的中国同学聊聊天就撤了。播一个插曲,其实参加AC挺有趣的是认识一些一起苦逼找工作的同学,主要还都是ABC,之前和ABC们玩得不多,聊一聊还挺有意思的。我问过几个人他们是否觉得Asian在找工作时候会困难一点,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没有感觉,而且说他们参加过的AC也至少有三分之一有Asian,这比例不小了吧,而且Asian女生也会相对有优势(don't know why。。可能男生太多了吧)。
两个小时后,AC通知过了,准备第二天final面(具体在final面里面再说吧)。
国内貌似暂时没有金融衍生品或者股票的做市商制度,所以如果能在国外做上几年交易员,等国内市场开放了绝对是抢手的人才,包括在官方网站上某家已经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兴趣。
交易员需要的是长时间的专注和速度,对数字的敏感,反应灵敏和对交易发自内心的痴迷。所以即使狂背面经,狂练数字题,即使幸运通过各项测试,也在实际工作中会败下阵来,这一点也在一位交易员朋友那里得到了证实。所以我觉得可以给大家一个概念,不全是真题,大部分是我根据真题改编的,聪明人自然会搞定的,搞不定也没有关系,不适合这个也有许多其他的工作。
具体大家research brain teaser question
还有其他问题,留作当场的SURPRISE,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终面基本上是Partner或者公司Manager,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最后面试。还是情景问(Behaviour Question)为主,然后着重反复提问,你为什么喜欢做这个工作,你为什么能胜任这个岗位。
回接到那个过AC的面试。第二天下午去悉尼的办公室,见到了同组的另外两人,发现我们小组进的比例高一点,一般三分之一的AC的人进FINAL,我们是二分之一,可能大家配合不错吧。
过简历,teamwork, leadership等等常规问题,不再谈。后来的几个小问题想说一下,
答:虽然我没有IT背景,但作为金融硕士,并且完成了部分CFA,相信我的金融知识比其他同事要好一些。因为我了解金融机构的结构和业务,可以更好地了解金融机构的需求,即使是IT服务,我想也会和其他公司有所区别吧。作为一个团队,我们有人会IT,有人会金融,通力合作,保证完成组织上交给我们的任务。
他说OK,OK。后来我想了一下IT咨询应该是与project management相关的证书,只提及CPA和CFA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并没有特别想成为consultant而是financial analyst或是accountant. ORZ
答:从PEST到SWOT,Porter Five Force分析法,掉书袋似的叙述了一遍,经理频频点头。后来我想了一下,没有结合例子,只是泛泛而谈,是一个很大的硬伤。
面试前夜踩点,9点了大楼还灯火辉煌,真是奥迪特的好节奏。中午眯了一会儿,刚要走接到上一个咨询公司的拒绝电话,反正之前拿到OFFER的人已经在坛子里说了,所以心理也有准备,问了一下具体是什么,答曰problem solving的问题,具体没有了,whatever。一路小跑20分钟到大楼,满头大汗,从楼下reception拿了好几张纸巾,还有三分钟三点。
侍者端着饮料进来了。没想到上着班还有customer service….
寒暄,并且小心翼翼地擦汗(下次早点走)。还是自我介绍,经历比如之前的审计经历,背景,一些behaviour question以及对公司文化,审计的理解和今后的期望
接着又聊了一些有的没的,看着楼下美景,聊聊周五下午准备去哪休闲。
我是等其他家的消息的时候在linkedin搜索到的,已经5月中了,这次网申,做题,一周后AC/final。AC即Final,两个partner一对一面试,最后是一个信息处理测试,每一个candidate在电脑面前模拟场景给一个partner回email,具体内容是基于为一个公司提供项目支持的的30页的资料,需要在email中陈述公司出现了什么具体情况,我们有哪些解决方案,我们哪些部门,人员需要参与,30分钟,30页资料,还要注意EMAIL各种用语和口气。
想必大家一定有焦急等待的时候。直接的解决方案是email HR,有可能会有回复,或者在whirpool上面查大家的状态,有的拿到OFFER的人会在上面吼一声的。
还有一个更直接的-----THANK YOU LETTER
在获得PARTNER或者经理的联系方式之后,可以在网上搜索感谢信的格式和内容,主要是表达对于面试机会的感谢和对此工作的热忱,给自己的申请作最后的努力。
另外,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在等待这一家的同时要积极去开拓下一家。我在等OFFER的一周内参加了一场招聘会,申请了另外三家的项目,有一个进了AC,有一个拿到了电话面试,即使这已经是看似渺茫的五月中旬。同时,我和同学花了一天去city十几家猎头公司面投我们的简历。首先在网上搜索几家大的,然后搜金融,会计相关的,印了近20份CV,穿着正装毛遂自荐。因为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大多是投了之后杳无音讯,但还是有一家愿意和我再聊一聊,这就足够了,我已经尽我所能,没有遗憾。
当然自己有挺不住的时候,也需要倾诉,所以还是真的感谢那些在我低落,彷徨甚至绝望的时候一如既往支持我的朋友,让我在失败99次后继续第一百次的申请。有个朋友说的话我记得很深刻,他说“现在所有的困难都是你的财富来的。”确实,我们年轻人不怕吃苦,尤其是早期不顺,都会是今后人生道路上的财富。我学会了接受失败,接受拒绝,并且尝试在不顺的时候还能保持冷静,不屈不挠,因为我相信找工作只是人生曲折道路的一小部分,只有保持甚至加强这种心理素质,才可以面对以后的波涛汹涌。这不能嘴上说说,只有亲身经历,自我总结,才能真正有所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要感谢那些拒信,那些失败。
三个月前,我不懂简历的排版,cover letter的格式,不懂VBA,不懂consulting是干嘛的,不懂企业,一些金融机构的内部组成,不懂交易员是干嘛的,不懂什么是MARKET MAKING,不懂如何回答behaviour question,不懂怎样在群面里表现。三个月后,绝不敢说多深了解,但是自己觉得比三个月前有了很多进步,就算真的没找到工作,也自信能给其他朋友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担心这种大量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投入是不是有意义,我自己也时常有这样的疑问,但我现在觉得,看你怎么看这几个月的投入,人生路长,有成长就有意义。
话说回来即使没有拿到grad,照样以后也可以有事业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能做得和别人不一样。马云同学有拿过Graduate 么?
此刻脑子里不停地浮现起澳洲阳光明媚的下午,那些年轻的脸庞和青春的日子,献给在异国他乡坚持的我们,献给一直支持我的家人朋友,献给那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小子。
回复【工作】可再次查看工作相关推送。回复‘m’可查看往期推送目录。感谢你一起‘生活’,一起关注
如果你喜欢这里的内容,欢迎转发并推荐给你的朋友哦。回复‘0’可以知道Rita澳洲生活报告主要内容。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