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为何难以过上有效的智力生活?

2015年01月14日 澳洲生活




过一种有效的智力生活,当然是每个人所希望的。而更多的人从未想过他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也因此,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到底该过怎样一种人生。

  

微信圈上最近广泛传播着一段话:“中小学教学体制应该这样改:吃好早餐,早8:30到校。上午三个主科数学、语文、英语。午饭在学校食堂。下午按照自己的选择,学习舞蹈、声乐、烹饪、园艺、乐器、武术、实验、科技、服装、土木等特长班。每周爬山、攀岩、游泳,欣赏电影。暑假从7月到9月。寒假从1月到3月。假期组织旅游,到另一个城市或国家体验风土人情。中国式教育结束吧!让下一代幸福健康快乐生活!!同意的请举手!!!”

  

你看,教育部的活越来越不好做,贵国公民大有替你包办之势,如果你不按着来,那么选择也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上私立学校也就是国际学校,上到中学后直接报考国际性大学,从此与中国教育体系毫无瓜葛;一种是上完中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孩子越洋去念书,一步到位,跨入全球化公民的行列,更有等不及者,有小学毕业就送孩子去国外就学的。

  

一位家长便分享说:“我真想给美国教育部送一面锦旗。”她2014年8月将女儿送到美国念初中,四个半月走过来,六门主课三门优、三门良。经过了语言关、环境关的各种适应。在妈妈眼中,孩子变得“自信、独立、有主见了”。

  

“她比以前快乐了,她得到的肯定鼓励她自觉自愿地努力,对自己有要求,希望更优秀。”孩子变得爱运动、爱结交伙伴、不怕晒黑。这位母亲最后用“阳光自信开心健康”来描述这个个体,当然,这也是西方教育殊为不同的结果。

  

想过上一种智力生活,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件特别难堪之事。

  

国外的教育让孩子很轻松,上中学像上幼儿园,“整天玩”,课程稀松,孩子在玩耍中得到各种发育,尤其是人格的发育成长。将来他们的课业也很繁忙,却是另外一种繁忙,是求知者的繁忙,是乐此不疲的繁忙,而不是被逼迫的扭曲。上述那位母亲说:“单冲她背着书包欢欢乐乐爱上学这一条,我都有给美国教育部送锦旗的心思。一切一切的单,我心甘情愿地买。”

  

作家石康住在波士顿,他观察到波士顿人群的素质很高:“若我有孩子,一定先送波士顿。若是令他错过波士顿,那么等于直接夺去了他享受智力生活的机会——那里有夸张的四季,严酷的学术竞争,严肃的表情,书店里的书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看懂。有人说,夜晚漫步街头,会看到波士顿的家中有世界上最多的书架。”

  

石康这样表达他的惊奇:“即使在西岸的斯坦福,我也没有见过那么多人具有一种聪明的样子,那些步态、形体姿态令人感到敬畏。”他被饱学之士的样态吓着了:“你会见到一张张充满智力的脸,这些表情是人类长年深思某些深刻的问题后在脸上留下来的印迹。”

  

而中国人则缺少学术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永远在基本理论和意义上打转。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人缺乏长程的、持续的、耐心的收集信息及保持逻辑辨析的能力。”

  

陈丹青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只需要听话的人。”他在美国接触过很多留学生,得到的经验是:所有中国学生进入学校,立刻就成为这个学校最好的学生,美国学生根本不是对手;但等毕业进入所从事的那个领域,最优秀的立刻全变成美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了。“差距就在人格培养,缺少了个性、自由、想象力、勇气和好奇心。我非常重视奇怪的人——用通常的规范无法解释的人,美国多是这样的人。”

  

陈丹青进一步讲:“在美国,你想干什么,想变成什么人,你都可以试着做。在中国,如果你是个特别的人,从你的家里开始,一步一步,一直到学校、社会,没完没了的管束和指责,耽搁你、恶心你,甚至毁掉你。”

  

也就是说,想过上一种智力生活,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件特别难堪之事,从一开始,中国的文化教育系统,就不产生这类人才。对于教育的批判,几乎从未中断过,但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僵化力量,也从未被改变过。即便是教育体系中的教师群体,也具有一种无力感。他们和医生的待遇类似,工作在作为奉献者的第一线,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但只有最基本的保障。对他们最大的褒奖,就是每年有一两次写表扬信或高唱赞歌的“荣誉”。

  

2015年的文化教育趋势将继续向小众分化。

  

散文家蒙田对智力生活有如此描述:“我的目的是悠闲地而不是辛劳地度过余生。没有一样东西我愿意为它呕心沥血,即便做学问也不愿意,无论做学问是一桩多么光荣的事。我在书籍中也是寻找一个岁月悠游的乐趣。若搞研究,寻找的也只是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享受人生、如何从容离世的学问。”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长大了能成为艺术家。他们想象中艺术家所过的生活,正是蒙田所讲述的:拥有自己的loft工作室,不用为生计发愁,具有设计感和审美的能力,不用上班,在世界各地享受美食和观看博物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这些,也决定了一种生活品质,正在让我们的教育体制感到难堪:我们培养的孩子,最终会站出来破口大骂那些教育他们的人。——这个,去听听阴三写的歌曲《老师好》就知道。

  

2015年的文化教育趋势将继续向小众分化:两股趋势带来的力量其实是一股,那就是脱离现有的教育体制。有些人向传统靠近,选择中国传统经典之路,读私塾、家庭教育或一些人联合起来办学;有些人选择德国、英国、美国的教学模式,办国际学校,当然,学费也是昂贵的。

  

另外,互联网技术也改变了教育模式,未来的学校围墙将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公开课分享到名校教育,自学将成为最重要的学习能力。自学教育或者自我教育,将取代学校教育,成为主要的成长模式。但最重要的前提是,你必须找到自己心中最为热爱的那一部分,它决定了在你的生命过程中,可以燃烧多久,可以驱动你多久。

  

过一种有效的智力生活,当然是每个人所希望的。但前提是,你能真正做到一如蒙田所说的那么通达吗?而更多的人从未想想他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也因此,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到底该过怎样一种人生。

  

一位智者因此说:“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老祖宗已经教会我们如何过一种智力而幸福的生活。


胡赳赳,1978年生人,湖北孝感人,中国当代诗人、著名媒体人,《新周刊》副主编。先后做过医生、文案、记者、杂志主笔等。诗文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等,200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随笔集《布尔乔亚之痒》。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