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电视台TVNZ近期播放的Border Patrol(《边境巡查》)纪实系列中,记录了一个海关截毒的经典案例,涉及亚洲有组织犯罪团伙在新西兰的活动。新西兰电视1台近期播出,当时的画面是这样的——
奥克兰港海运货柜码头,天气很好的一天。
码头的一边有个海关检查区,检查区里有个大仓库。
所有有疑问的货柜,都会运到这里做详细检查,仓库里扫描、化验设备一应俱全。
一批从中国运到新西兰的货柜——一共10个——将被海关仔细检查,这批货柜申报的是普通建材产品。
把货物取出一部分后,集装箱被送到仓库中做进一步检查:
你可能会问:
真的吗?
每个货柜都要这样开柜检查吗?
其实,这是一次警方和海关联手展开的重要行动,这次行动代号Operation Winchester(温切斯特行动),事情要从16个月前说起——
当时,新西兰警方掌握了一条线索:有一名香港身份人士,将持新西兰学生签证进入新西兰,该人与亚洲地区的贩毒组织可能有重大联系。
警方于是对这名香港人及同行游客在新西兰的一举一动,进行了监视,发现他们进入新西兰之后,很快就设立了一家本地的进出口公司。
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对这家公司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监视。
一直等到这批10个货柜的进口货物来到了新西兰,于是有了开头的这一幕。
海关官员来到现场监督。警方和海关似乎是有把握发现点什么的。
工作人员先要检查货柜内的货品,并且把货品搬到外面来。
之所以带上面具,是因为货柜内的货物全部被新喷了油漆,味道呛人——海关人员知道,这是贩毒团伙对付嗅探犬的常用方法。
然而,集装箱似乎很“干净”,没有立刻找出藏毒的迹象。
这时,一名官员拿了个小榔头,沿着货柜的边,把货柜一个一个都敲遍,这被称为声音检查。
从声音判断,检查人员开始发现第一个疑点:
这里有补过的痕迹,而且敲打的声音也出现了异样。
打开这个货柜,同样也是进口的二手脚手架,同样也喷涂了刺鼻的新油漆:
虽然脚手架进口新西兰是正常的,但进口这么多二手货却不多见。
味道实在刺鼻,呛到无法靠近。海关人员找来风扇进行通风,等味道小一些了再进一步检查。
气味散得差不多了,经验丰富的海关人员继续用小榔头敲击集装箱每个地方,发现了更多的声音疑点。
“能够感觉里面有东西,我们必须要打开检查。”
检查人员爬到货柜顶端,检查接口处。
和预想的一样,果然在接口处,可以发现新的修补痕迹、新的油漆痕迹。
所以,必须要用工具打开检查了。
一钻孔就发现了问题,普通的货柜这里都是钢板,而这个修补过的地方其实是塑料板,很容易就被打开了。
盖子掀掉后,发现里面有根红绳:
拉着这根红绳向上提,便提出长长的管子来。通过透明的管子看到里装着白色的物质——当然不是糖,也不会是洗衣粉。
检查区里就有化验室,白色物质被送往化验室鉴定。
经鉴定,里面装的都是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新西兰俗称“P”。
其后,在这批货柜的所有夹层中,都找到了同样包装的毒品,数量惊人!
货柜门夹层中的毒品全部起获之后,工作人员又使用小型拍摄设备,深入货柜夹层,希望不漏掉任何一个死角。
设备深入夹层缝隙后,发现底部还有更多毒品。于是上了电锯:
打开后这里又发现了毒品,这两个管子相对较小:
最后,就是一个个管子拆封、称重、拍照、入档,作为犯罪证据留存。
Operation Winchester(温切斯特行动)是新西兰警方汇同海关部门进行的一次成功缉毒行动,行动中,共截获176公斤冰毒,这批冰毒的街头价格可高达1.76亿纽币。这次行动严重打击了犯罪团伙的嚣张气焰。
从本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组织犯罪团伙无所不用其极,相当狡猾也相当大胆,为了贩毒会做长期精心的准备。
本案收网后,多人被捕入狱,其中主犯为一名香港身份持有人,已经被判处15年5个月监禁,在新西兰服刑结束后,将会被遣返回国。
警方表示:这一缉毒行动的成功,来源于新西兰打击毒品走私策略的改变。
以往,新西兰只是纯粹的border management即边境控制,在边境设防能抓多少抓多少。
而现在的策略是直溯源头,“我们的策略是打乱冰毒的供应链,从源头上打击贩毒团伙,我们为此和中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这是两国共同的胜利!
也是对跨国走私团伙的警示!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新西兰核心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