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设计:OhOh 不是不来客 psycho CCCCP
来源:噢芝士OwlCheese(ID:owlcheese)
可能你从初中就开始抱怨:
我学相似三角形能干什么?
阿伏伽德罗常数有什么(卵)用?
我一不跳楼,二不高空抛物,自由落体用来干啥?
可高考是我们大多数人需要经历的过程,我们可以说服自己,再学一点,懂多一点,就能上个好大学。但事实上是这样吗?
当你上了大学,可能发现自己学的专业完全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根本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出了校园,你发现自己在学校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好像学的那些都没什么用啊!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知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David Perkins,在书《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Future Wise: Educating Our Children for a Changing World)》中详细讲解了学习的目的,教学的构架。他本人还是哈佛“零点项目”( Project Zero)的创始成员。
“零点项目”在今天旨在研究人类潜能及其可持续发展性,智慧、理解、思考、创造力、跨学科及跨文化思维、道德等等,都在这个范畴。
今天我们就想通过Perkins教授,来聊一聊知识:
为什么知识学了不用还有危害?
为什么小时候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的“神童”,现在却不怎么厉害?
什么样的知识值得我们学习?
怎么把没用的知识变得有用呢?
我们应该学什么?
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
我们应该学什么?
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
学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吗?学海无涯,能学则学,能记则记,不怕你知识多,就怕你没文化,难道不是这样吗?
不,图样图森破。
1. 什么是惰性知识?
教育理论家Alfred North Whitehead在1929年首次提出了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的概念,它是指人们能够解释但无法应用的知识。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所学的知识都是惰性知识!
惰性知识学了也就学了,关键是它还会产生副作用(我靠!ಥ_ಥ)。《忘记是为了更好地记住》一书中提到,记忆的存储能力并不随时间而减弱,会减弱的是记忆的提取速度 (有关记忆技巧)。就像电脑内存占用多了会卡一样,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我们调用知识的速度就会越慢。惰性知识堆了这么多,脑子卡顿起来可能和进水真没多大区别。
男神福尔摩斯就说过:“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古脑儿装进去……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习的东西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出去。”
哎,哪怕是个虚构人物,别人脑子灵光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从记忆的角度来看,将大脑中装上惰性知识,就像往一个粗制滥造的皮箱里狠命塞满了东西,没错,是能装一段日子,可不久就散架了。
2. 那什么知识是“有用”的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提出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Bloom's Taxonomy)”,将我们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由浅入深分为六个层级:
记忆(remembering):信息一来,死记硬背。
理解(understanding):理解知识由来,能描述,能解释。
应用(applying):在新的情境下运用知识。
分析(analyzing):分解知识,了解知识的概念、推断、逻辑。
评估(evaluating):判断、评估知识。
创造(creating):将不同知识重组,合成新的知识。
举个🌰吧,
刚刚我们知道了个新知识:“惰性知识”——人们能够解释但无法应用的知识(记忆);
现在差不多理解了它的概念,到时候能跟朋友们讲讲(理解);
仔细一想,我大学学的好多东西好像也是惰性知识啊(应用);
但也不能怪别人,我觉得吧,惰性知识的形成不仅与教育有关,其实也跟自己没有下意识地应用有关,哎怪我怪我(分析);
上次看书知道:知识越多,我们对其提取速度越慢诶。也就是说,惰性知识对我还有害!啊啊啊不要!(评估和创造)
一直以来,我们大部分知识停留在了“记忆”、“理解”这最低级的层面。惰性知识不多就见了鬼了!而真正有用的知识至少得达到“应用”的层面。
那到底什么样的知识能达到这一层面呢?
那!就!是!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
Perkins教授认为,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是对生活有价值的(lifeworthy)、自己感兴趣的、并关注于未来的知识。其中,“对生活有价值”是核心中的核心。
3. 什么叫对生活有价值?
对生活有价值这个词听起来又空又大,但的确是被我们忽略了。道理我们都懂,所以就给大家一些入手的角度吧👇:
很多人学习、上班两点一线,生活幸福感不足,学点心理学知识,懂些幸福学就对生活有价值;
为了跟上时代,与亲朋有共同语言,与同事有思想对话,这些“谈资”就对生活有价值;
提高个人效率,锻炼逻辑思维,这些知识就对生活有价值;
想追求高的审美,并学会细致地观察、多角度看问题,那么摄影知识就对你有帮助……
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同样渊博,这并没有缩小知识的广度。说白了,它是要我们心中有杆秤,不能看什么学什么,要有目的,学以致用。Perkins教授还提到,学习业余的专业知识同样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得知道哪些知识该深学,哪些只用涉猎。
4. 那,什么叫关注于未来?
Perkins教授认为“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熟悉、了解的层面,也要关注于未知的知识。”他进一步谈到,“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当是培养我们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里面内容的好奇心。”
现在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时代,我们会为了工作、生活而学习不止。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关注于已知的知识,也要对未知充满好奇,做好准备。未来这门学问的发展趋势会如何?可能会有哪些新的职业出现?哪些领域的发展存在上限?这个世界还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传统行业+新技术是不是会有新领域的产生?
这样一来,如何学习,如何对已有的知识加工,如何融会贯通并创造新的知识,都是我们关注于未来时更需要学习的东西。
结合布鲁姆分类来看的话,要想知识对生活有价值呢,就至少得学会“应用”;要想知识能面向未来呢,就必须得学会“分析”、“评估”和“创造”。
如何有效率地学习知识?
从兴趣入手,但不要急躁
从兴趣入手,但不要急躁
早就有数据显示,自1976年以来,世界上知识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超个人的学习速度,根本不怕你没得学。这么多知识,怎么有效地学习呢?
1. 技能增长方式
首先,我们自身可能对知识就有所偏好——上手越容易,进步越迅速越好,毕竟这样的成就感来得快。David Brooks在《纽约时报》中,将这种情况称为技能的“对数增长模式”:刚开始增长速度快,可一段时间后,一点点的突破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这种知识需要前期抓住机会学习,快速进步,后期投入大量精力,获得质的突破,不过其上限相对低,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是“半途而废”... 很多运动项目差不多就是这一类,就像爱打篮球的人很多,成为篮球选手的人却很少一样。
这也不得不让人想起:小时候,唐诗三百首,圆周率背诵简直是“神童”的必备技能,更是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表演的最佳节目。可长大了,“神童”们的学业并不一定有成。其实,这都是对数增长模式的“锅”,虽然上手容易,但“对数增长”的知识技能上限较低,神童们背也不能背出个花儿来。
相对的,其实还有另一种主要的增长模式,“指数级增长”:一开始增长得很慢,“十年磨一剑”后,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知识需要前期稳住,基础打牢,不能放弃,后期迅速进步,不断创新。可难就难在前面的枯燥乏味,很多人连成就的滋味都还没有体会到,就早早放弃。很多专业知识就是这样,根基不牢,要么学术做不了,要么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小。
其实两种类型的知识并没有优劣,一方面是希望大家能抓住知识的特性,有效率地学习,另一方面希望大家在做选择时,不要因“见效快”而选择了自己很可能中途放弃的“对数增长型知识”,像什么21天速成,一个月学会XXX……学东西哪有那么容易,他教会的也只是皮毛。当然,也不要因“见效慢”而放弃了可能对自己一生都有益的“指数增长型知识”,沉得住气,慢慢来。
2. 抽样法
现在每一个大的学问,都会分成很多小的领域,就像心理学下有积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啊,但领域多到挑花眼,完全不知从何入手,萌新只能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不怕,Perkins教授很有一套!那就是抽样法!Perkins教授认为,很多时候巧妙地抽样,好过仓促地涵盖。前期,对知识抽样学习能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也有助于我们找到兴趣所在~
首先呢,如果你已经对某个具体的领域感兴趣,那你可以从该领域奉为“圣经”的经典出发 → 转到通俗易懂、能引发共鸣的内容 → 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再慢慢涵盖整个领域!这个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思考~
但如果只是想了解这门学问,却完全无从下手,那你可以先来个全局观,了解具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内容 → 再从熟悉的、规范的内容开始,慢慢过渡到少见的内容 → 最后,看看该领域中不同的声音、观点和思想。这样一来,就基本有对这门学问的粗略认识啦~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种“大化小,小化了”的思维,先找到你关心什么,兴趣在哪里尤为重要。start from what you care,因为你会自动将这些知识转化成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
而在传统教育中,老师一上来就讲一些陌生的概念,而你完全不知道这些知识和你有什么关系,和你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你当然对它的兴趣就不高了,emmmm那这个知识离变成“惰性知识”就不远了......能理解,但不会用。
怎么将惰性知识转化成有价值的知识呢?
3个方法
3个方法
可是,学过的知识也是知识啊!难道不能将惰性知识转变为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吗?能像减肥一样,化知识赘肉为知识肌肉,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步流星吗?
1. 全局性理解
前面布鲁姆分类也说了,要想知识有价值,认知就得有深度。不论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步入社会的上班族,我们对已学知识的认知就要有对应的深度,不仅是理解,更是得深入三观,能引导我们的行为,不然谈何“对生活有价值”。
Perkins教授算是为我们量身定做了一套理解体系——全局性理解(big understanding),它从四个方面讲解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深刻见解:能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机制,理化生、经济、政治、历史、艺术各方面都可以。
行动:对我们将来行动有指导意义,学习、工作、政治、社会都能行。
伦理道德:对我们伦理道德有影响,道德、人性、同情心、规范行为都在这个范围下。
机会:使用的领域、形式不局限,还有其它新的机会和场合能运用。
举个🌰,“平等”的概念并不陌生,法律、种族、女权、LGBT、国际关系……处处都能见到它。我们真的有好好理解这个知识嘛?
前段时间的“性侵”事件不断升级,在此,我只想从以上四个方面简单地提几个问题:我们是平等的维护者还是践踏者呢?我们是不平等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呢?你有“男生就该拎包、提行李,女生就该做家务”的思想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禁止师生恋,禁止办公室恋情呢?平等的背后,媒体、舆论公知做了什么?他们又该做什么?
我们从理解、到行为、再到伦理道德,你会发现,知识网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搭建起来的。
简单来说,我们对知识的态度要跳出理解的层面,上升到行为和规范行为的水平,深入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思考这些知识将来如何应用,能在哪儿应用的问题。
Perkins教授提到,大部分人并不是没有学习过全局性的知识,而是没有意识到,所以就没有将其发挥成全局性知识。我们不是“手里拿着锤子,眼里全是钉子”般的盲目,而是“手里拿着锤子,却没发现哪儿有钉子”般的呆板。
给知识多一点爱吧,知识不被“翻牌子”,它也会寂寞,无助和可怜啊!
2. 学会提问题
数学教育者Stephen Brown提到,我们几乎只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解决问题天生伴随着“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学会提问也是一种能力,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内化知识。
但要注意,提问要有讲究,我们并不是要通过提问来检验自己是否知道答案,而是想通过提问来启发我们寻找或探索答案。这个寻找和探索答案的过程,正是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促进我们应用知识的过程,尽可能地将其转化为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
Perkins教授认为,开放性问题(big questions)不仅能带来全局性理解,还能有所超越,激发进一步探究。开放性问题涉及人性、世界、宇宙等,不一定有特定答案。
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做,想一想“假如不是呢?”,开放地问一些问题,或许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就已经知道如何去运用知识了。
还记得学地理的时候,从太平洋背到北冰洋,从亚欧大陆背到美洲大陆,感觉地球仪的旮旯缝里都背明白了。如果我要你从地理的层面回答我,欧亚文明为什么是世界主流文化?⊙▃⊙?是不是突然傻了?
emmm,因为欧亚大陆不仅面积广,而且横贯东西。你瞧瞧南半球与世隔绝的澳洲,看看美洲整体的占地面积,肯定不能比的嘛。你也可以再想想,如果从历史层面考虑呢?这样以来,惰性知识不就被应用起来了吗!
这只是一个例子,这些开放性问题答案肯定不唯一,角度也很多样,但是知识串联起来,发挥作用,能够有利于我们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
3. 跨界、跨学科
惰性知识 + 其它领域的知识 = 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
这个公式看起来是不是很奇妙?把知识结合起来用就可能得到这么意想不到的结果!
Perkins教授提到,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已经无法在单独的某个学科或领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相反,只有靠跨界、跨学科的对话,才有可能获得解答。
或许你并不喜欢经济学,大量的数学模型学到你头皮发麻,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用,到头来满脑子的惰性知识。可是,你爱做统计,经济学 + 统计学 = 计量经济学;或者,你爱心理学,经济学 + 心理学 = 行为经济学……
这种交叉与融合,让你原本的惰性知识发生了“化学反应”,慢慢地,你将它们运用于生活中,成为了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 跨界的知识能被我们更好地应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或许兴趣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东西,自然理解得就更深刻,也更愿意主动运用于生活中~
相关阅读:
◈ 哈佛教授:排名前5%学生的学习秘诀就3个字,这比勤奋更重要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