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古玩收藏鉴赏家程星皓

2018年12月25日 旅美华裔信息直通车


记古玩收藏鉴赏家程星皓


(作者:青橙)瓷器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文化符号,中国古陶瓷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古陶瓷美学具有无与伦比的悠久传统和自身发展的历史一贯性,收藏瓷器不仅仅是博物馆里专属从业者的事业,更是一大批来自民间自由人士的一生挚爱。


程星皓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民间收藏家。他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的河北香河,自幼受到家人程长新以及程瑞秀两位古玩鉴赏家的熏陶。在古玩行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练就了一身识物的本领,曾经先后担任国内两家知名拍卖行的艺术品顾问以及大量拍卖品的征集工作,现任北京某艺术品鉴定公司的陶瓷组专家和陕西卫视当下热播栏目《华山论剑》的金牌店主。


在收藏这个领域里,程星皓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常常对他的学生们说:收藏者为什么而收藏?其实就是“享受”两个字,享受几千年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享受先行者前卫的思维与创造力,享受这片土地上大美的灵山秀水赋予给创造者审美的提拔。在收藏的过程中体会美的同时感受着民族气质,一件瓷器在你的手中得到很好的保存,并且能通过你精心的呵护和完美的解读赋予了它更多的内容,经过你的手再流传下去,给后世子孙一份美的传承是收藏者最大的心愿,也是收藏的完美境界。


收藏的故事何尝不是人生经历的浓缩,多少次把玩藏品,在子夜的昏暗的灯光下,看见的不仅是它斑驳的历史痕迹,在物件照见你的影像中你会与上届的藏友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领略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感受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这就是每一位爱好这件器物者的人生,收藏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品味。更是你在浩如烟海的藏品世界里以独特的视角寻求的不一样的唯美,寻找一片属于你自己身心舒阔的气韵和自在。收藏的目的是洞悉历史文化和古代艺术内涵,千百年来,我们历史上那些精美珍贵的瓷器往往在历史的变迁中成为碎片,这些残存下来的碎片也忠实的记录了那些消失的岁月。



在这条道路上,期初他是懵懂的。他边学习边收藏,所以无论怎样用心,还是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好的东西也得到了不少,但失去的珍品可能远远多于所得到的。


收集瓷片是程星皓先生从兴趣出发转而进入专业收藏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农村广袤的田野里专注地搜寻,赤着双脚走在河岸的淤泥中,长久地蹲坐在老屋废墟的青砖上用小刀挖掘暴露出来的瓷片。这些瓷片见证了他收藏过程的艰辛和坎坷,他在瓷片的研究中有所收获后,自然而然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完整器物的寻觅中。这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更艰难,但有了瓷片研究的根基,使得他在真正从事收藏的道路上多了一分自信,而机遇就在不断的收藏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他至今依然记得,多年前去外地农家小住,傍晚闲适时他在夕阳下散步,偶然发现脚下散落着许多瓷片,有青花的、有彩色的,上面的图案有的画面工整、有的破碎随意,真是美不胜收。他知道这里是一片古代窑址,这里记载着如今这片寂寞的土地曾经的繁荣与富足。


他在那里捡拾很多瓷片,经过清洗整理之后,他开始查看这些瓷片的来源,并结合学习历史知识、多次去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对这些瓷片进行分类逐一研究并记载。

他爱宋瓷,因为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是一个浪漫的时代,宋徽宗用他的瘦金体书法引领着那时代所有的艺术天分,在那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的东京汴梁,让想象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才华任性横溢,那个时代的审美造就了宋瓷,宋瓷也以其温婉含蓄的釉色、风姿绰约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独占鳌头。


他爱青花瓷,青花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中的珍品。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曲《青花瓷》诠释了满满的中国风,青花瓷在世界瓷器的舞台上更是大中国的象征。天青色一定要有一抹江南的烟雨来衬托,你可以想象江南的风雨桥、桥上的阿娇、阿娇打折油纸伞、伞下是渐渐远去的小蛮腰,那一抹袅娜是东方美的线条。青花自诞生之日就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700年来无人撼动。仅仅因为它的脱尘出逸的美吗?不是的,它一定是上天所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干净和光芒让人臣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在青花身上一览无余。


程星皓先生在学习古陶瓷时有两点重要的体会,第一要从理论上获得指导,第二要从实践中取得经验。他坚持学习主要得益于对古陶瓷的热爱,甚至于有点痴迷,这使得坚持学习有了巨大动力。前些年,他是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多看多探访增长见识。在近些年中,他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改变,他有了较充裕的时间来从事研究,于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坚持学习的关键靠毅力,但光有毅力没有方法还是不行,必须有计划、有安排,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重点。他前期的重点一直放在明清青花瓷的研究上,一直在利用收藏的瓷片和完整器物进行排比分类,进行类似古物器型和纹饰的分析。后期的重点则放在单色釉和彩瓷的特点归结上,尤其重视元末开始烧制的釉里红和清代红釉器、粉彩瓷的研究。程星皓先生说:“在我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书籍是我人生进步的又一位导师,我十分重视系统的历史文化和古陶瓷专业知识的学习,我现在能够很快的鉴定出一件藏品,清晰地说出它的历史渊源,应该说是过去多 方面、多角度坚持读书学习的成果。


程星皓先生的藏品中有一件清·康熙洒蓝釉将军罐,将军罐,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这种罐式,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其器形体高大,各朝器型略有不同。陶瓷艺人经过不同朝代的改良把这个罐子变成了登堂入室的陈列瓷,当然也有一些大罐粗器被用来存储。“洒蓝釉”则是明宣德时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清康熙、雍正、雍正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他收藏的明代天启年米石隐制款青花花觚是保利的绝佳拍品。人们通过这件瓷器了解到明天启(公元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年号)朝仅7年,又处于明末多事之秋,景德镇官窑陷入衰落状态,至崇帧时官窑停产,但民窑在大量外销订单的刺激下,青花瓷的风格百花齐放,一直受到官窑影响的民窑,此时摆脱了几百年的精神束缚,逐渐离开了长期依靠的官窑蓝本,有很大的创新。其时代特点是大件产品渐少,小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规整度略差,小件产品则很精细,颇有万历遗风。2010年12月5日,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的“天启年米石隐制”款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在北京保利被拍卖,600万至800万元的估价,对一件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而言,堪称高价。令人更意外的是,花觚拍到了1232万元,创造了明清景德镇民窑瓷器交易的最高价格。



程星皓先生在收藏上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理念,有着自己对收藏的深切体会。“一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循序渐进是进步的必要程序,而坚持不懈则是修成正果的关键所在。二是不断学习、重视实践。从书本中学固然重要,但对于古陶瓷收藏来说,我认为更需要强调实践,以理论作指导,从实践中学习提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三是宏观视野、微观求索。无论是对古陶瓷的鉴定还是一般欣赏,都要求鉴赏者具有宏观的视野,要有历史的纵深感,但具体的鉴定则需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纹饰等微细处探求其真伪。”他说搞收藏的不仅要回看真品,更要会看赝品。从赝品与真品的对比中学习,这样才能不为相对落后的理论所束缚,为掌握高深的鉴定学问打下扎实基础。


今天,在盛世中华的伟大时代里,程星皓先生依旧以他作为收藏家饱满的热情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带领着他的学生行走在中华帝都每一个承载瓷器历史的地方,把自己的学识无私的传授给他们,让这份美接力下去、传承下去,为艺术品的殿堂里点燃一颗璀璨的星。

个人藏品












星皓工作室 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喜欢这篇文章吗 

就请转发到你的朋友圈吧

想看更多好文章

请登录:www.usalifeonline.com

美国生活在线----微信文章  

大家都在看


实用!这8个养花绝招,99%的人都不知道!赶紧收藏起来吧!


科学家惊人发现:善恶有报是真正的科学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答案令人深思!


ღ_全球公认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好朋友为什么会逐渐疏远?这是我听过最戳心的回答!


中老年人长寿显年轻的17个现象,你中了几个?


人最大的教养,是善待父母


67岁老爷子看起来只有20岁!逆生长秘诀竟是......


一辈子难得一见的花卉,太美了!!


长寿秘诀已被诺贝尔奖得主破解,主因无关饮食烟酒和运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