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版“乔布斯”覆灭记!硅谷美女CEO被曝百亿美元大骗局

2018年12月25日 走遍美国


走遍美国

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美国!

关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远读重洋」

(ID:readabroad)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在 2019 年,你可以心想事成,那你的人生巅峰最好可以混成什么样子? 

 

首先,应该有钱,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比方说身家 300 亿,公司市值 600 亿,够不够?

 

其次,还要有颜,全国的大牌杂志封面,排着队让你上——他们说除了影视明星,你就是最美的那颗星;

 

要有名,电视节目访谈、高端会议论坛轮番邀请你—— TED 演讲至少也得去一次。

 

还要有爱,每一个家人都全心全意支持你的事业;心爱的伴侣身家过亿,却甘心来给你做二把手;

 

要有权,有 800 个手下听你发号施令,唯你马首是瞻——连美国前国务卿的亲孙子都来给你打工;

 

还要有魅力,谁见到你,对你的第一印象都超好——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有闺蜜,闺蜜还是希拉里·克林顿的亲闺女;

 

有人脉,马云同你高谈阔论、克林顿对你赞不绝口,基辛格祝你“生日快乐”,美国总统请你去参加国宴,传媒大亨默多克上赶着给你投钱;

 

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人生,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混得还不错?

 

好了,该醒醒了。

 

这个人不是你,而是她——

 

有一个女人,曾经同时拥有这一切。

 

而今天,她离锒铛入狱只有一步之遥。

 

所有人弃她而去,因为她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伊丽莎白·福尔摩斯(Elizabeth Holmes)。



她过山车一般的跌宕人生,成了 2018 年我听过的最精彩、也最让人感叹唏嘘的真人真事。

 

而把她的故事写下来的人,也正是把她从巅峰上推入万丈深渊的那个男人。


△ 故事作者和伊丽莎白


如果说在 2018 年的中国,有没有一本新书,是全民叫好又叫座的——你大概很难得到统一的答案。

 

但是在美国,这个答案很容易找到。

 

那就是这本《滴血成金》(Bad Blood)。

到了年底,谁家的榜单里没有这本书,都不好意思说这是我们家的“年度榜单”:


  美国亚马逊 2018 年度最佳图书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2018 年度最佳图书

 《时代周刊》2018 年度最佳图书

 《金融时报》2018 年度商业类最佳图书

 《华尔街日报》2018年度最佳图书

 《华盛顿邮报》2018年度最佳图书

  比尔·盖茨 2018 年度推荐图书

   Inc. 杂志 2018 年度最佳图书

   ……


在美国豆瓣上,这本书拿到了接近 9 分的高分,读者留下的长书评多达 3000 篇。

 

这个成绩对得起作者——拿过两次普利策奖的王牌记者约翰·卡瑞尤(John Carreyrou)。



他用了 3 年半的时间,对 150 多人做了数百次的深入访谈,其中还包括 60 多个伊丽莎白的前员工。

 

他是第一个揭开伊丽莎白真面目的人。

 

而这个传奇的故事还将继续下去——

 

《滴血成金》改编的电影版权已经被传奇影业重金拿下。

 

即将出演伊丽莎白本人的,是“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



 如果说在 2018 年挥手告别的时候,

 

你给自己立一个新年 Flag:只读一本英文书——

 

那我推荐你一定要读这本《滴血成金》。

 

因为这样的故事,真的是看一个少一个。




01.

肤白 貌美 富家 名校

不爱科研 只爱钱


有人很好奇,伊丽莎白到底是干什么的?她怎么骗得了那么多人、那么多钱?

 

其实她做的东西,解释起来很简单。

 

就是抽血的时候,少抽点血。

 

我们去医院化验,大夫会用大针头在胳膊上抽静脉血,有时候一抽就是好几管儿。

 

有人怕疼,有人晕针,还有人晕血。

 

伊丽莎白(以下简称“小伊”)发明了一个东西,

 

不用大针头,不用扎胳膊,不用抽好几管儿。

 

轻轻扎一下手指头,一两滴血搞定。

 

能测出你几百项生理指标。



关键是,它还很便宜,随时随地可以测。

 

在家可以测,在楼下的超市和药店都可以测。

 

等个洗照片儿的工夫,就可以拿到你的检测结果了。

 

多快好省一站搞定。

 

这就是小伊的创业项目。

 

听上去是不是也没有比登天更难?

 

就是这个生意,让她的公司市值达到了 600 亿人民币以上。

 

也正是这个生意,让她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而一切恶果的种子,都还要从她在斯坦福辍学的原因讲起。


17 岁那年,小伊如愿以偿,考上了斯坦福的工程学院。


和其他小朋友考上名校不一样,小伊很清楚,她的目标远不止是名校这一站。

 

7 岁那年,她想做一台时光旅行机,然后她把详细的设计图纸画满了一整个笔记本。

 

9 岁那年,姑姑问她:“长大了你想干嘛呀?”

 

小伊一点儿都没犹豫:“我想做亿万富翁(billionaire)。”

 

姑姑又问:“你不想当美国总统吗?”

 

小伊说:“不想,总统会娶我的,因为我手里有 10 亿美金。”(No, the president will marry me because I’ll have a billion dollars.)

 

9 岁的孩子,说出来的话,就像大明星一样:“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 小伊童年


 从高一开始,她就是全 A 的优秀生。如果想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选择斯坦福攻读理工科是最好的选择。

 

2002年,她被成功录取,还成为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每年有 3000 美金的经费支持她的科研项目。

 

在大学期间,父母问她要不要读博,她斩钉截铁地说:

 

“不要,爸爸,我对博士没兴趣,我想挣钱。”

 

她接受媒体专访的时候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相信私人企业是产生影响力最好的方式,它是改变世界的工具。”


△ 小伊在斯坦福上学的时候


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废寝忘食地做科研,斯坦福工程学院的院长钱宁(Channing Robertson)甚至破例让她到实验室给博士生帮忙。


△ 钱宁教授


2003 年的暑假,她跑到新加坡的实验室做项目,那年正是非典(SARS)在亚洲肆虐的时候。她觉得当时对血液里 SARS 病毒的检测手段太落后了,一定有更好的办法。 

 

从新加坡回来,她把自己关在家里,闭关 5 天,每天只睡 1、2 个小时,穷尽她所学知识,写出来一份专利申请,是一种可以穿戴在胳膊上、释放药物的贴片。

 

当她把这个东西拿给钱宁院长看的时候,院长就震惊了。

 

他说:“我见过成千上万的学生,没有人像她这样,能把理工科杂七杂八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一种我都想不到的方式,创造出一个东西来。”

 

院长鼓励她说:出去追求你的梦想吧!

 

2004 年,她选择了辍学,离开了斯坦福。那一年,她 19 岁。

 

爸妈同意她把教育基金里的钱都拿去做生意。

 

她创办了一家公司,董事会顾问是钱宁院长。

 

而她的第 1 号员工,就是钱宁院长的博士生。

 

公司的名字叫 Theranos ,是英语里面的“治疗”(therapy)和诊断(diagnosis)捏合出来的一个词。

△ Theranos 标志


可她选定的方向——微量血液检测,也就是她的创业项目,并不被其他人所看好。

 

斯坦福一个医科教授就给她泼过冷水:

 

仅凭指尖的一滴血,是没法对大多数疾病做出准确检测的。

 

因为手指被刺破的时候,细胞也会被刺破,这样一来,包括细胞碎片之类的杂质,就会趁机混入细胞间质液当中,导致检测结果不准。

 

好几个教授都说她做的是无用功。

 

只有她自己和钱宁院长相信她能够成功。

 

一家有着 15 年历史、最高 600 亿市值和 800 名员工的硅谷创业公司,就此拉开大幕。




02.

名校生创业,飞一般的感觉


想创业,光靠父母给的念书钱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一个技术公司,小伊更需要大笔的融资。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她第一轮的融资来自身边的亲戚朋友。

 

她的邻居就是一个风险投资人,曾经投过 Hotmail 。两家关系很好,所以一出手就给她投了 100 万美金。

 

她能给人展示的,只有一份 26 页、薄薄的商业计划书,跟人说我要用微型的针管做无痛抽血技术,然后通过无线技术传输血液分析数据,告诉医生对症施药的剂量大小。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不懂医药和血检技术、却愿意相信她的人给她投了钱。

 

她成功融到了 600 万美金。

 

接下来的事情就像变魔术一样,你眼睁睁看着她怎么把 600 万美金,变成 600 亿人民币。



小伊心想:我要做这样一款产品——

 

让所有害怕打针抽血的人,都能轻松获得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

 

这其中有关键的 3 步:

 

怎么无痛抽血?——尽量少抽

怎么检测所有指标?——全面的化验分析

怎么准确输出结果?——前两步的完美平衡


△ Theranos的抽血仪器


她的偶像是乔布斯,她要向乔布斯学习,对完美的要求毫不妥协。

 

但以她辍学生的能力,又憋不出来这么个东西,可怎么办?

 

答案只有一个:造假。

 

一开始,她想做的是一个粘在胳膊上的小巧的贴片,用微针取血,她要测至少几十项身体指标。

 

结果做不出来。她和团队就做了一个“凑活”的版本——

 

一个大个儿的、血糖检测仪一样的东西抽血,只能测血糖。

 

如果想测量更多的指标,仪器就会更大、更笨重。

 

结果是造了一台只能在实验室里用的大机器,抽出来的血,收集在一个厚厚的小盒里,就像一沓厚厚的信用卡,把它塞进机器,可以开始分析。


△分析仪器和血盒


她没想到,做这个东西会遇到这么大困难。

 

因为当你取的血太少的时候,结果就是连化验用的样本都不够。

 

怎么办?只能兑水,用生理盐水稀释。

 

结果就是你的血变成了一滩“血水”,不再“原汁原味”。

 

怎么保证测出来数据还是准的?这对后续的化验分析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他们发现,在那个厚厚的小盒里,要精确地控制血液流向,控制好各种阀门。

 

而小盒里的“血水”路径一复杂,串来串去的时候还会发生相互污染。

 

这一通下来,所有的技术人员只有一个感觉:头大。

 

我们中国人的老话是:按了葫芦起了瓢。

 

一个问题倒下了,千千万万个问题站起来了。

 

这一个血盒的造价高达 200 美金,而且用 1 次就报废,实验室一礼拜就能报废好几百个。

 

600 万首轮融资很快就烧完了。

 

到了 2005 年底,公司成立 18 个月,员工 24 个人,没有什么进项。

 

怎么办?她一边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继续跟人鼓吹她的愿景:让天下没有难抽的血!一边去忽悠新的投资人,又融来了 900 万美金。 

 

到这儿,有人可能会好奇:她就不能稍微多取点儿血吗?

 

小伊她在这一点上决不妥协。因为她给人讲了无数次她对针头的恐惧。

 

她跟员工都这么说话:“老娘我天不怕地不怕,天地间我只怕针头(needle)。”

 

更何况,取的血变多了,就跟医院抽血差不多了,她开创的事业就没有意义了。

 

她还拿什么故事去跟投资人讲呢?

 

所以她坚持要求团队,只取一两滴血。



然后这一代产品就陷入了停滞,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然后她就把做产品的人炒掉了。

 

换了另一个人,做了一款“划时代”的产品。

 

花 3000 美金,从别家公司买了一个用来滴胶水的机械手臂,能把送进分析仪里面的血水精确地进行分配。

 

然后在这个机械手外面套了一个壳子——新的分析仪就完成了,外头看起来就像一台电脑的主机。

 

这个新员工问小伊:咱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

 

小伊说:我们失败了这么多次,就成功了这一次,我们叫它“爱迪生”(Edison)吧。

 

土土的胶水机械手,摇身一变成了“大发明”。

 

但是爱迪生没有解决血液稀释带来的种种问题,只是一颗表面光的驴粪蛋而已。


△ 像电脑主机的Edison


后来当她发现爱迪生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她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叫“迷你实验室”(miniLab)。

 

这时候市面上已经出现竞品了,人家可以在 12 分钟内测出 31 项结果,但还不包含全部检测项目。

 

所以环境倒逼她,只能提出:我们家的什么都能测。 这成了她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当然,是停留在她想象中的稻草。

 

技术人员建议:我们可以先做个大而全的原型机,把所有检测用到的东西都放进去,然后再想办法一点点把机器缩小。

 

她不干,她要一步到位,必须小,小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而如果坚持做小,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温度,一台机器运转的时候会产生热量。

 

在封闭的小机器内部塞进各种仪器,一旦运转起来,内部的热量积聚,会提高血液的温度。

 

血液的成分、含量,还有检测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都会发生不可控制的变化,导致检测结果不准。

 

她不管。

 

她把技术人员逼到死胡同里,然后让他们继续往前走。

 

就在这时候,大客户登门拜访。



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沃尔格林(Walgreen)。

 

他们想把 Theranos 的血液检测项目搬到他们的门店里。

 

原来是小伊给沃尔格林他们发了邮件,毛遂自荐了 Theranos 的血液检测产品。

 

然后人家还真看上了。

 

在展示 PPT 的时候,小伊甚至告诉人家,说我们只需要 1、2 滴血,就能做 300 多项检测,包括血糖、电解质、肾功能,甚至癌症的筛查。

 

实验室里能做的全套检查,用我们的设备,能完成其中的 98% 以上。

 

等小伊给他们一通忽悠完之后,沃尔格林的高管们已经眼冒金光了。

 

他们回去以后,跟自己的同事都这么说:

 

“你想想看,用上这个东西,女人都不用拍X光片,她就能检查出来,自己得了乳腺癌。”

 

问题是,这么好的的东西,它做出来了吗?

 

并没有。

 

当你迫不及待地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变得鲁莽。

 

你很难想象,沃尔格林大药房的人,连产品演示和检测结果都没有实地去验证,就直接跟 Theranos 签下了 5000 万美金的设备采购大单,还给 Theranos 贷款 2500 万美金,要在全国的药店网点全面铺开。

 

因为他们害怕被对手抢了先,所以不敢错过任何高速增长点,必须抢占先机,快速决策。

 

他们毛躁得像一个急着吃棉花糖的小男孩。

 

紧接着,沃尔格林风风火火地,把一批门店都装修了一番,专门辟出来一块地方,作为门店里的“健康中心”(Wellness Center),其实就是给 Theranos 预留的宝地。

 

他们希望这种血液检测设备入驻门店之后,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流,让药店的生意更好。


△ 沃尔格林的健康中心


他们不知道,当他们的“饭馆”准备好开门迎客的时候,Theranos 的“后厨”已经火上房了——

 

实验室里的测试都漏洞百出,更不要说给老百姓验血了。

 

眼看着健康中心开幕的倒计时越来越紧迫,可是小伊成立的“迷你实验室”(miniLab)毫无进展。

 

怎么办?又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要么告知药房实情,暂缓健康中心开业,等产品合格、可以民用的时候再开业;

 

要么硬着头皮上,拿实验室里的半成品机器给老百姓验血。

 

小伊选择了第三条路。

 

既然“迷你实验室”的新机器没法用——

 

那咱们就用回“爱迪生”(Edison)好了。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旧款的、涂胶水的机械手,改装的简陋机器。

 

小伊很清楚爱迪生“可怜”的本事,它只能测几项血液指标,离承诺的 300 项差得实在有点远。

 

所以聪明的她,还偷偷地准备好了“B 计划”——买别人家现成的机器,来应付药房的检测。

 

比方说西门子的“ADVIA 1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 1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他们花了 10 万美金买了 6 台西门子的分析仪,每台都是 1200 斤重的大家伙。

 

也正是这件事,为 Theranos 后来的崩塌埋下了伏笔。



药房本来的设想,正如小伊 PPT 里说的那样——

 

应该是一台小机器,可以放在门店里,现场给用户在指尖抽血,现场机器做化验分析,现场出结果。

 

结果是一样都没做到。

 

因为实际用到的西门子机器太大了,也不可能放在门店展示,所以老百姓抽完了血必须送回实验室。

 

可小伊她们连“送血”回公司这件事都没办好。

 

很多老百姓在超市留下的血样,是从超市快递回 Theranos 实验室的。

 

快递过程中没有任何血液保鲜措施。

 

很多快递的血样到了机场,就躺在夏季高温的柏油路上,变质了。

 


然后他们在实验室里拿着变质的血样进行化验,出结果。

 

老百姓要等好几天,甚至一周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到检测报告。

 

而无论是爱迪生,还是西门子,只要是刺破指尖抽血,血细胞破裂的问题就都没有解决,无数次测试结果显示,血液里的钠和钾含量都会异常地飙升。

 

当开幕倒计时把小伊逼疯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咱们在药店里改成静脉抽血吧!

 

对,你没听错,就是跟医院里从胳膊抽血是一样的。

 

所谓的创业,所谓的改变世界,所谓的血液检测——

 

就是用别人家的机器,用医院老套的静脉抽血,用快递以后变了质的血样,给老百姓送上不靠谱的检测结果。



还有一件事儿我没告诉你。

 

就是西门子的机器分析的项目多,有几十项,所以需要的血液容量很大。

 

它的原装机器里面就会预先把血液稀释一次,但是药店采回来的血样还是不够。

 

怎么办?

 

那就在送进机器之前,再兑一次水。

 

也就是当你的血送到 Theranos 以后,会“注水”稀释两次,再进行化验。

 

有一些负责改造西门子机器、注两次水的技术人员,他们无法说服小伊停手,可他们不想欺骗老百姓,无法忍受自己良心上的谴责,就辞职了。

 

药店的项目还在继续。

 

小伊通往成功的脚步丝毫没有停下。

 

她继续招揽更多的投资人,继续夸下海口。



投资人来参观的时候,她向人家演示,我们怎么检测血液。

 

当她把信用卡一样的血盒,塞到分析仪里,电脑屏幕上就会进行“实时”显示——

 

就像科幻电影一样,你都能看到血液一点点流过血盒,进入分析舱的过程,数据是怎么无线传输到服务器云端,又从服务器返回输出结果的。

 

简直完美。

 

因为这是提前剪辑、录好的录像,它只是在屏幕上又播放了一遍,根本不是现场实时的图像。

 

而当她给投资人展示 PPT 的时候,她拿着“自己家”的检测数据,跟医院里的化验数据进行比较,两条线几乎重合。

 

她说:你们看,我们的检测结果多么完美。

 

因为 PPT 上的数据,都是在买来的机器上做的,没有一个是“自己家”的机器。

 

公司的 CFO(首席财务官)对她说:“不要这样了,我们不要造假骗人了。”

 

小伊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你不是这个团队的一员,我觉得你应该滚蛋了。”

 

然后 CFO 瞬间就被炒了鱿鱼。



到 2010 年底的时候,Theranos 获得的投资已经超过了 9200 万美元。

 

然后在 2011 年,她认识了对这家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人,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那就是当时已经 91 岁高龄的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一个在冷战期间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大政治家。


△ 乔治·舒尔茨


老人一直醉心于科学事业,他相信科技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

 

由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他结识了伊丽莎白,很快喜欢上了这个精明强干、雄心勃勃的年轻 CEO,并在 2011 年加入了 Theranos 的董事会。

 

这个老人的身份不只是前国务卿,他还是美国著名的胡佛研究院(Hoover Institution)的成员。

 

由于他的引荐,下面这些人也陆续加入了 Theranos 的董事会。

 

美国前国务卿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美国前国防部长 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前任主席 萨姆·纳恩(Sam Nunn)

美国前海军上将 盖里·罗海德(Gary Roughead)

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将军 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tis)



△ 华丽的董事会成员


乍一看,你可能会误以为,这是美国研究下一次发动战争的军事委员会顾问团。

 

但它就是 Theranos 华丽丽的董事会明星阵容。小伊一个个搞定了他们,给他们股份。

 

他们就像一批贴了胡子的洋娃娃,摆在 Theranos 精致的橱窗里。

 

对小伊同学来说,这是每次见投资人的时候,最响亮的一张王牌。

 

到了 2013 年,这个明星董事会阵容终于有了大放异彩的时候。

 

因为 Theranos 的公关宣传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了。

 

2013 年 9 月,《华尔街日报》登出了关于 Theranos 的详细报道,这是这家公司第一次在美国主流媒体公开亮相。

 

在文中,记者引用舒尔茨本人的话说:“这个姑娘,就是下一个乔布斯,就是下一个比尔·盖茨。”



而 Theranos 的血液检测过程,被描述成“只需要几滴血,就能得到比传统化验更便宜、更快、更准的检测结果。”

 

从那天开始,伊丽莎白就成了全美国主流媒体的“掌上明珠”。

 

人们太喜欢这个故事了。

 

大美女,名校,辍学,19岁,创业,害怕打针,于是用一滴血来改变世界,迅速成为估值 10 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公司……

 

在她之前的著名女性企业家,有 Facebook 的 COO 谢丽尔·桑德伯格,有雅虎的 CEO 玛丽莎·梅耶尔。


但她们都不是一家企业的第一创始人。

 

而伊丽莎白是第一个从 0 到 1 ,做到硅谷独角兽的创业公司女性 CEO 兼创始人。

 

硅谷需要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人需要这样一个故事。

 

接下来,主流媒体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

 

她登上了无数的杂志封面——



《福布斯》(Forbes)杂志把她评选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翁”;

她在 2014 年的“福布斯美国 400 富豪榜”(400 Richest Americans)上名列第 110 位;

《时代周刊》将她提名为“2015 年最具有影响力的 100 大人物”;

《魅力》(Glamour)杂志将她评选为“年度女性人物”;

《财富》(Fortune)将她评选为“年度商业家”、“40位40岁以下精英”。


当她和马云、克林顿坐在一起的时候,克林顿就像欣赏着邻居家可爱的女儿一样:

 

“告诉大家,你自己办公司的那年,多大年纪?”

 

她羞怯地说:“我才 19 岁。”


△ 克林顿、小伊和马云


各大电视媒体轮番邀请她做客——CNN、USA Today、FOX 商业频道、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C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她为美国全球创业大使(U.S. ambassador for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哈佛医学院邀请她加入享有盛誉的研究员委员会。

 

她以每周至少一次的频率,参加各种媒体专访和高端会议。

 

由于她声称公司核心技术属于“绝密”,每次出行,她的身边都环绕着 20 人规模的安保队伍。

 

她的座驾,是一辆奢华的黑色奥迪 A8 轿车,被她命名为“猎鹰 1 号”(Eagle 1)。

 

她有一个专门的私人厨师,每天为她量身定做素食。


如果她需要长途飞行,她会乘坐她的私人飞机——湾流宇航(Gulfstream)商务私人飞机,这是民用航空中最快的飞机之一——据说马云和刘强东分别以 3 亿和 4 亿人民币的价格,购买过这一品牌的私人飞机。


△ 湾流宇航私人飞机


2014 年,她 30 岁的生日派对,是前国务卿舒尔茨亲自为她张罗的,就在舒尔茨家里举办。

 

舒尔茨让自己的孙子为她用吉他弹唱,献上生日祝福,基辛格同样到场为她庆生。

 

她享受着这一切。

 

美丽的伊丽莎白女王。


△ 《福布斯》颁奖仪式上


凭着完美的公众形象和诱人的市场前景,到了 2014 年,新的投资人加持之后,这家公司的市值终于登上了 90 亿美元,接近 600 亿人民币的顶峰。而伊丽莎白本人拥有公司一大半的股票,她的身家更是突破了 50 亿美元。


△ 公司市值


她登上 TED 演讲,向别人动情地讲述她从小对针头的恐惧,说起多少人做不了昂贵的血液检查,说起她因为皮肤癌扩散以后,英年早逝的舅舅。

 

如果当年有及时的血液检测技术,她舅舅就能尽早诊断出癌症,可能就不会去世。

 

她想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一个所爱之人长长久久、不必匆匆挥手告别的世界里。

 

她想创造这样一个世界。

 

所以她创办了 Theranos 这家公司。

 

即便是今天,当我知道她是一个大骗子,她说的她一样都没做到的时候,

 

我依然会为她的演讲而动容。

 

她有一种魅力——甚至可以说是魔力,

 

让你相信,她说的未来就是真的。


△ 小伊在TED演讲


几乎每一个 Theranos 的前员工,都是被她的这种魔力吸引而来的。

 

然后他们在这儿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都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

 

我被骗了。

 

然后就是同样的戏码轮番上演:

 

辞职、签保密协议、匆匆离开,必须对这里的一切守口如瓶。

 

好像只要她不低头,王冠就不会掉。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纸,是包不住火的。

 

那么究竟是谁,亲手扒下了“女王的新衣”?



03.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揭穿 Theranos 骗局真相的过程,其中的机缘巧合和千钧一发,令人难以置信。

 

Theranos 一直有一个死对头,在血液检测的专利上和她们纠缠不清,甚至一度打起了官司。

 

有一天,这个死对头的大老板,叫理查德(Richard Fuisz),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西门子公司的销售代表。

 

两人攀谈的过程中,他突然得知:西门子的人竟然老往 Theranos 公司跑。

 

难道 Theranos 是在用西门子的机器做化验的吗?

 

他不好直接去闯人家公司,所以他就跑到新开的沃尔格林“健康中心”去一探究竟。

 

他跟药店的人说:我想化验一个肌酸酐。

 

这是常规的血液检测里就包括的项目,可是药店的人告诉他,测不了。

 

他顿时心生疑惑。

 

直到《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上刊登了她的长文报道,她终于露出了马脚。


 


有一个美国的病理学医师,名字叫亚当(Adam Clapper)。

 

他在业余时间,一直在网上写揭露医学界黑幕的个人博客(Pathology Blawg)。

 

《纽约客》文章指出:Theranos 的科研技术缺少已经公开发表的、经过同行评审的数据。

 

小伊同学反驳道,她在一个叫《血液学报告》(Hematology Reports)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过论文。

 

这个医师亚当心想: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期刊呢?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露馅儿了。

 

这是一家意大利的期刊,任何科学家想在上面发表论文,只要出 500 美金就能刊登。

 

而小伊同学发的那篇论文,其中所包含的整个样本,总共只取了 6 个患者的血样。

 

这不是开玩笑么?什么破论文也敢拿出来当挡箭牌?

 

于是医师亚当就把这些破事儿都放到了他的博客上。

 

只可惜,亚当不是什么网红,他的专业博客也没什么流量。

 

但有时候,一篇点击量是 1 的文章,都能扭转乾坤。

 

Theranos 的死对头理查德,他的儿子乔(Joe Fuisz)也在帮爸爸经营公司。

 

儿子在谷歌上搜索 Theranos 相关讯息的时候,就发现了这篇博客,赶紧把链接丢给了爸爸。

 

爸爸理查德火速联系医师本人,两人互通有无、交换信息,更加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和担忧都是对的。

 

只是光凭一篇不靠谱的论文,想要扳倒如日中天的硅谷“女王”,他们需要拿到更重要、更可靠的铁证才行。

 

两个局外人又开始干瞪眼了。

 

僵局。 



要说这个故事巧就巧在,什么“偶遇”都碰在一块儿了。

 

老头理查德有一天在逛领英(LinkedIn),突然发现有个人踩了自己主页,名字叫艾伦(Alan Beam),他的工作头衔是:Theranos 的实验室主管。

 

 Alan Beam 的领英页面(就职公司已变更)


理查德给他发了一封站内信,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结果竟然真的收到了回信!

 

艾伦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因为不愿再欺骗别人,已经从 Theranos 辞职了。

 

他把真相告诉了理查德,关于这家公司的种种内幕。

 

理查德全都记了下来,兴冲冲地告诉了医师。

 

没想到,医师听完就怂了。

 

他怕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只是个普通的小大夫,业余写写博客,不知道背后的黑幕竟然这么多。

 

他也不可能全职追查、一路深挖下去——他觉得这是记者干的活儿。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在他写博客的时候给他提供过资料,这个人懂各种医疗黑幕。

 

“这个人”就是我们这本《滴血成金》的作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王牌记者约翰·卡瑞尤。

 

一条大鲨鱼,闻到了血的味道。




04.

复仇者联盟:女灭霸登场!


卡瑞尤一接下这个案子,就发现它是个烫手的山芋。

 

因为他发现最早夸赞伊丽莎白的大媒体,就是他所供职的《华尔街日报》。

 

如果要揭她黑幕的话,那不是啪啪打脸了吗?

 

更要命的是,作者发现对方阵营里有一个大 boss,比伊丽莎白女王还可怕。

 

就是美国的传奇大律师大卫·博伊斯(David Boies)。


△ 大卫·博伊斯(David Boies)


他打赢了很多几乎不可能赢的官司。

 

比尔·盖茨说,他是“试图摧毁微软的男人”。

 

2009 年,博伊斯打败了美国国际集团(AIG),帮助他的客户免遭 AIG提出的 43 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伊丽莎白为他支付了 450 万美元的天价律师费,请他为 Theranos 保驾护航。

 

卡瑞尤区区一个记者,能赢吗?

 

这同样是一道选择题摆在了他面前,而他考虑的不是输赢。

 

一次错误的血液诊断、检测结果,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没病的说人有病,结果让人去做没有必要的手术和治疗;

 

要么有病的说人没病,结果延误了治疗,甚至导致病情无法挽回而死亡。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可以被原谅。

 

因为一个医生经常有 70% 的诊断,要基于化验信息得出。

 

卡瑞尤作为一个记者,没有义务必须接这个案子;

 

但他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手段的调查者,他选择了以卵击石。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无数个想要伸张正义的人,和他站在一起。

 

他们在离开这家公司的时候,被迫签下了保密协议,不能透露公司的任何信息。

 

但他们还是说了。

 

有些人甚至受到了博伊斯律师团队面对面的严正威胁和警告:

 

“再敢跟那个记者多说一个字,我就让你吃官司!”

 

付出代价最大的一个前员工,为了扛住几个月持续不断的法律威胁,家人光请律师就花了 40 万美金。

 

有一个匿名的高级实验员告诉卡瑞尤:

 

“这家公司疯狂得就像一边开公交车,一边造公交车,有人会为此送命的!”

 

因为他们的勇敢,卡瑞尤才知道了我们刚才所揭露的种种黑幕。

 

在作者调查的患者当中:

 

有一个孕妇,如果她相信了 Theranos 的结果,错误地加大药量,很可能会危及腹中的胎儿。

 

有一个姑娘,血钾浓度高得离谱,医生说她很可能是心脏病发作,问题是,姑娘才 16 岁,健康得很。

 

有一个人,第一次去,发现有一种激素严重偏高;过几天再去,这种激素含量又严重偏低。

 

无数人用亲身经历向记者卡瑞尤证明:

 

血检结果造假,铁证如山!

 

而就在 Theranos 的重重黑幕浮出水面的时候,小伊同学又在忙活些什么呢?


奥巴马总统邀请她和她弟弟,出席招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的国宴;

 


小伊盛情邀请当时的副总统拜登(Joe Biden)来 Theranos 参观——

 

拜登不知道,他参观的并不是真的实验室,而是临时为他装修、搭建出来的“假实验室”。


△ 当时副总统拜登参观Theranos实验室


他参观完以后感慨地说:“这就是未来的实验室啊!”(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

 

而卡瑞尤这一边,当他的调查和采访越来越深入的时候,他遭遇的威胁和阻力也越来越大。


△ 卡瑞尤和华盛顿日报


伊丽莎白祭出了两招杀手锏。

 

为她撑腰的大卫·博伊斯律师团两次“组团拜访”《华尔街日报》,当面驳斥卡瑞尤的种种证据。

 

大卫·博伊斯威胁:如果卡瑞尤胆敢报道 Theranos 的负面新闻,就要把《华尔街日报》告上法庭。

 

卡瑞尤说:我要亲自见到伊丽莎白,我要当面质问她。

 

伊丽莎白理都不理。

 

她却反手偷袭卡瑞尤的老巢。

 

她买通编辑部的其他人,在《华尔街日报》亲自撰文,鼓吹她们新的疱疹测试项目通过了美国 FDA 的检验。


这还没完,她甚至直接和邓文迪的前夫、传媒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取得了联系。


△ 默多克和前妻邓文迪


她再次对“老男人”施展她的魅力,让默多克一口气为 Theranos 投了 1.25 亿美元的巨资。

 

这是默多克投出的最多的一笔钱。

 

更要命的是,卡瑞尤供职的《华尔街日报》——它的母公司就掌握在默多克的手里。

 

有一次伊丽莎白直接找到默多克,跟老头抱怨说:你们家报纸要发文章黑我,你管管吧。

 

老头笑笑说:报纸的编辑会秉公办事的,他不直接干预报道的事情。

 

那一次,她和老头在 8 层的办公室说起这件事,而卡瑞尤就在这栋楼的 11 层办公。

 

千钧一发。

 

如果默多克动了一个心眼,想要直接干预,卡瑞尤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05.

楼塌了!


2015 年 10 月 15 日,伊丽莎白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天。


那天,《华尔街日报》头版发文:《一家明星创业公司的挣扎》(A Prized Startup’s Struggles)。



这是一个温和的标题,却包裹着毁灭性的内容——卡瑞尤把 Theranos 的黑幕都给爆了出来。

 

媒体瞬间炸了锅。

 

曾把她捧为掌上明珠的《财富》《福布斯》《纽约客》等等媒体,开始纷纷倒戈。

 

她成了硅谷人人热议的焦点。

 

为什么她一直对她的技术那么保密?

 

为什么她的董事会里面,一个跟血液科学沾边儿的人都没有?

 

给她投资的所有风投企业,为什么没有一个是专门投医疗健康领域的?

 

伊丽莎白终于出面回应了。

 

她登上了一档著名的电视节目《我为钱狂》(Mad Money)。


△ 小伊在电视节目中回应


当主持人质问她的时候,她说:

 

“当你想要改变世界的时候,有的人就是会这样针对你。”

 

“一开始他们觉得你疯了,紧接着他们会攻击你,你只有挺过去,才能看到拨云见日的曙光。”

 

她真以为自己是乔布斯了。

 

她甚至回公司组织了一场全员大会。她告诉那些忠诚的员工,说他们正在改变世界,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是错的!

 

她越说越激昂,她的男朋友 Sunny 甚至带着员工振臂高喊:

 

“× 你妈,卡瑞尤!× 你妈,卡瑞尤!”(F**k you, Carrey-rou! F**k you, Carrey-rou!)



不过是垂死挣扎,以泄私愤罢了。

 

在接下来的 3 周里,卡瑞尤在《华尔街日报》又接连爆出 4 篇后续报道,刀刀致命。

 

大卫·博伊斯的律师团准备告《华尔街日报》诽谤。

 

《华尔街日报》没有给卡瑞尤施加任何压力,报社的法务部门开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战。

 

与此同时,Theranos 公司的董事会却被腰斩,基辛格、舒尔茨等人退为可有可无的“顾问”。

 

沃尔格林药店紧急宣布关停所有门店的“健康中心”。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 开始进入 Theranos 调查。

 

《福布斯》将她的资产估值更新为 0 ——一文不值。

 

《财富》杂志将她评为“世上最让人失望的领导者”。

 

伊丽莎白其实已经无路可退了。

 

当 FDA 调查结果公布的时候,很多人都惊呆了。

 

在药房给老百姓验血时包含的 250 项检测当中,

 

Theranos “引以为傲”的“爱迪生”,只能做 12 项检测,

 

其他 238 项检查用的都是买来的、别人家的机器。

△ Thernaos的检测项目


而在“爱迪生”上所做的检测:

 

睾酮含量错误率:87%

前列腺癌筛查错误率:22%

维生素 B12 含量的误差范围:34 到 48%,而一般的机器才 2 到 3%

跟正常的商用机器相比,总体偏差高达 146%

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取得任何化验资质

血液储存温度严重不当

化验用的试剂已经过期

……

 

这样化验出来的结果,跟连蒙带猜没有任何区别。

 

而就在 FDA 报告发布前不久,小伊同学竟然还在给希拉里·克林顿的总统竞选举办筹款活动。


△ 小伊和希拉里


她跟希拉里的女儿是闺蜜,她希望跟克林顿一家站在一起,能让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都“烟消云散”。

 

掩耳盗铃。

 

2017 年,开设了众多沃尔格林“健康中心”的亚利桑那州起诉 Theranos,指控她们销售 150 万份不合格的血液测试产品。

 

Theranos 公司要把费用退回给顾客,总计支付赔偿和罚金 465 万美元。

 

默多克割肉出局,损失超过 1 亿美金;

 

沃尔格林起诉 Theranos,他们单方面在药店的合作上,总共投入了 1.4 亿美金;

 

大卫·博伊斯的律师团队不再为她辩护,留下一堆烂摊子让她自己去收拾。

 

众叛亲离。

 

在顶峰时期,Theranos 拥有 800 多名员工,此后一路解散殆尽。

 

2018 年 3 月,伊丽莎白和 Sunny 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为“大规模欺诈”。

 

伊丽莎白支付了 50 万美元的罚金,交还股份,并且在 10 年之内,都禁止担任上市公司的高级职员或董事。

 

2018 年 4 月,Theranos 剩下的员工人数不足20人。

 

2018 年 6 月,联邦检察官对她进行了刑事指控,以 9 项电汇欺诈罪和 2 项串谋欺诈行为起诉了她,称她欺骗了投资者数亿美元,还欺骗了医生和病人。目前案件还在审理当中。



2018 年 9 月,公司宣布正式解散,剩余的现金和资产将用于还债。

 

一代硅谷创业神话,就此落幕。

 

有人说,这是继 2001 年臭名昭著的“安然破产案”之后,硅谷最大的创业骗局。



如果说这个故事,或者说《滴血成金》这本书有什么不足,有什么遗憾,

 

那就是卡瑞尤自始至终,都没能采访到伊丽莎白·福尔摩斯本人。

 

理由很简单,伊丽莎白拒绝了他的一切采访。

 

我们不知道,伊丽莎白自己是怎么看的。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有没有过一丝的自责?一丝的悔恨?一丝丝的自我怀疑和良心上的不安?

 

我们会感到困惑:一个能凭本事考上斯坦福的好学生,怎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她为什么敢用 15 年的时间,撒一个这么大的谎?

 

卡瑞尤分析说,她很有可能是一个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

 

这种人,他们爱冲动,具有高度的攻击性。

 

就像伊丽莎白,任何违背她意愿的人,都会得到立刻的惩罚和报复。

 

这种人,没有羞愧、惭愧的感觉。当你批评她的时候,她缺乏跟焦虑相关的自主神经反应。

 

也就是说,你很难唤起她的愧疚感——“我做错什么了?我没错!”

 

这种人,他们的行为大多受到情绪冲动和本能愿望的驱使,缺乏合理的规划。

 

就像伊丽莎白,她一门心思地要求:取的血必须少,血液分析装置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得很小,一点通融的余地都没有,是因为她怕抽血,这是她本能的愿望。

 

这是卡瑞尤给出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但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把一个人身上的问题,打包成一种“人格障碍”,然后告诉大家:这个人是有病才这样的——于是我们就可以获得一种解释上的满足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真相永远没那么简单。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故事。

 

在今年的《奇葩说》决赛上,有一个辩手熊浩,

 

他引用了《哈利波特》里面,邓布利多校长对哈利说的一句话:

 

在这人世当中,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选择,并不是 The right way, or the wrong way.(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我们真正面临的选择是:

 

The right way, or the easy way.  (正确的,还是容易的)



站在每一个岔路口上,我们都在选择。

 

是这些选择塑造了我们,我们选择成为今天的自己。

 

具体到一个创业者的身上——

 

忽悠外行投钱,是容易的;

用别人家的机器,是容易的;

用伪造的数据做出好看的 PPT,是容易的; 

把错误的化验结果交给患者,是容易的;

用年轻漂亮的脸蛋去魅惑投资人,是容易的;

享受媒体的吹捧和名人的赞誉,都是容易的。

 

我不关心伊丽莎白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人格障碍”,

 

我只清楚一点,站在每一个选择的岔路口上,

 

她都选择了容易的那一条路(easy way),而不是正确的那一条路(right way)。

 

就像走下一个不断分叉的滑梯,

 

每一次她都选了最滑溜的那一条,笔直地冲了下去。

 

而那一条滑梯,带她冲向了地狱



我们都不难理解,为什么大表姐会接下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因为它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虚构作品——


这是

一个拔苗助长的故事

一个好大喜功的故事

一个瞒天过海的故事

一个利欲熏心的故事

一个自掘坟墓的故事

一个万劫不复的故事

一个金玉其外,却败絮其中的故事

一个初心美好,却步步踏错的故事

 

人生的路,或许就是这样:

选错了,就再也不能回头了。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有一首诗

名字叫《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我想把这首诗送给你

送给每一个正走在选择路上的人: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坦途?歧途?

险阻?明路?

你的答案,就握在你自己的手上。



推荐阅读

中美国民价值观千差万别,中国人花800美元买件衣服,美国的中产阶级认为这是脑子有问题?


美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强烈推荐)

“我们只骗中国人,他们人傻钱多”,国外商家专坑中国人被曝光!

凌晨4点,漂亮女孩偷偷为两个男人买单,随后发生的一切让人泪湿双眼


美国最好的东西是这个,但是你永远带不回来

从同一个纸盒中抱出的一对中国孪生姐妹,分别被挪威和美国夫妇领养后......


美国老人的时间都花在哪?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 一个海归的话让国人沉默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