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国一家名为“祖母厨房”的餐厅宣布:禁止14岁以下儿童在晚餐时间进入餐厅就餐。
老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餐厅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这项禁令针对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管不住“熊孩子”的“熊家长”。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餐厅大吵大闹,打扰其他食客,甚至破坏餐厅财物,却一笑置之。
看来,“熊孩子”全球都有,“熊家长”也广泛存在。
气人!那些年遇到的“熊孩子”
现在“熊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少!不少网友在网上晒出了自己遇到“熊孩子”的经历,有些情况确实气人!
没有熊家长,就没有熊孩子
现在经常把一些不知礼数、有破坏性的孩子,称作“熊孩子”。虽然家长们深有感触,但却并未因此得到警示,反而习以为常以此为俏。
不少父母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管。除非孩子“出事”了,才开始注意。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家庭教育的失败。“当然这不是说家长有意为之,通常是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步入误区,无心之举。
当孩子变“熊”犯错的时候,不是无视和护短;也不是疯狂的责骂和批评。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为人。
孩子成长过长中,难免有顽皮的时候,而家长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课。
如果多几个这样的家长,熊孩子或许就能少一些。
家长不护短,引导孩子做有意义的事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今天纵容孩子的小恶,日积月累,慢慢就会凝积成明天的大恶,再想管也来不及了。
孩子天性是顽皮的,许多不到10岁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顽皮,做一些恶作剧。面对不合理的“熊”,家长也平时也要注意。
▼ 家长们首先要不护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孩子犯了错,讲什么道理,打一顿,屁股疼了,自然就记住了”、“再不听话,妈妈不理你了!”、“你必须那样”、“你不可以这样”,这些冷暴力、强说教的效果并不好。
好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打动孩子的心”和用“好的情绪”来带动孩子的潜意识按照你的期望去行事,才是教育的关键。
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如何做是正确的,该怎么做,家长应该耐心去引导孩子。
▼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常常碰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不喜欢上学,如何如何与家长顶嘴等,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多半孩子的态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极为相关。
大家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作用就是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太阳,榜样示范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就是家长躬行身教,父母以自身的主行影响孩子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及其它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应该是孩子高尚情操的榜样,崇高人格的榜样,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而现实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了双标的“榜样”作用。要求孩子早睡,自己却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游离到深夜;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玩手机,不看电视,自己却在饭桌前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或用手机一边看着肥皂剧、一边聊着天...。
正是这样缺乏榜样力量的教育,导致部分的孩子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标榜,学习他们平时生活中不好的习惯,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正是父母忽视了是因为自己没有起到带头作用,没有起到示范教育作用,才给了孩子机会去学习这些不好的习惯;
正人先正已,一味的责怪孩子,却不反思自我。也正是这样,部分孩子进入提前的叛逆期,不愿听从父母的话。
正是因为父母要求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而自己却给孩子树立了个“言传重于身教”的不良“榜样”。也释放给孩子一个不良“信号”,家长要求“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其实做不到、做不好也没关系,因为家长总是说“一套”而做出“另外一套”。
希望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真正正能量的“榜样”,在要求孩子做好之前,自己能够要求自己做到那些好习惯。
推广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商业合作请微信:
zhenyan1999、Angela
意见反馈请微信:DynamicQI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o0NewsTalk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