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常听到“上帝创造了一半的世界,中国人创造了另一半。”国人的创(zao)造(jia)本领早已声名在外,可是要知道,造假并非中国人专利,如今的老外也频出花招,打着“高端”、“大牌”、“洋货”的牌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骗善良的中国老百姓,从中牟取暴利!中国人一向推崇“民以食为天”,这回,老外造假的魔手竟然伸向了我们的饮食领域,是中国人的都来看看,《人民日报》都发文了!
《人民日报》报道称,购买孕妇、儿童鱼油一定要谨慎选择。很多鱼油都是采用人工养殖的三文鱼或吞拿鱼制成,含有抗生素和微量汞等重金属,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品质好的鱼油必须通过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如加拿大的IFOS国际鱼油认证,其检测标准是欧盟和美国国际标准的180倍以上。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也纷纷转发此文,引起高度关注。
说句心里话,由于工作关系,小编经常往来于中国和澳洲,每次回国都会义不容辞地带N多瓶瓶罐罐的鱼油及其他保健品送亲友,很难相信国外人也会有造假。可是,《人民日报》的警示应该并非空穴来风。为此,小编特地走访了澳大利亚的各大药房和免税店,在仔细查看了十几个品牌后却很遗憾地发现,获得IFOS国际鱼油认证的仅有一家。
这样的调查结果不免让人忧心忡忡,也不禁让人追问,为何那些所谓世界知名大品牌都没有IFOS鱼油专业检测认证,难道仅仅是为了节约每一批次的检测费用吗?
纵观全球保健食品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消费者单从品牌知名度方面很难辨别真伪。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沃尔玛、GNC等超市多种保健品下架 五分之四涉假,据查在对78个样本进行测试后发现,近80%的产品不含标签上所说的植物成分或含有其他成分。根据报道,沃尔玛共被抽查了6个Spring Valley品牌的产品,包括银杏(Gingko Biloba)、金丝桃草(St. John’s Wort)、人参(Ginseng)、大蒜素(Garlic)、 紫锥菊(Echinacea)和锯棕榈(Saw Palmetto)。抽查发现,除了一瓶大蒜素和一瓶锯棕榈含有少量的大蒜素DNA和锯棕榈DNA外,其他被抽查产品全部没有检测出商标上标出的成分。
这样的造假情况不止于美国,在澳洲和新西兰也屡见不鲜。一项在对澳洲和新西兰出售的32个品牌鱼油片剂的研究发现,只有3个品牌的omega-3脂肪酸与标注相同,其余均远低于包装上标识的有效成分。
而在澳洲,经常可以看到国人蜂拥抢购某些大品牌鱼油,澳币10元竟然可以买到400粒鱼油,刨去生产成本、租金成本、人员成本,每粒只要几分钱,这样的“鱼油”你敢吃么?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劣质鱼油的原料大多来自东南亚国家,几经辗转到了澳洲,却成为大家疯抢的“香饽饽”,最终受害的还是这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
一桩桩“鱼目混珠”的案例实在让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心痛,原本花钱买放心的大牌制造,竟然是这样的不堪一击!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通过检测并上架的?那些所谓大国的监管部门又是如何作为的?我们不得而知。
说实话,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当面对林林总总的认证标识时,其真正内涵常常让人云里雾里。此次《人民日报》特别发文,给我们消费者一个安全又放心的指导,尤其是对于长期服用鱼油产品的人群,无疑是“久旱逢甘露”式的一剂宽慰。
醒醒吧,中国人!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当我们在高价为进口鱼油买单的同时,务必要看懂各项认证标识的含金量,不要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错。中国人,绝不做猪头!!